正文 第五章 冬季常用藥膳(三)(2 / 3)

【功效】補中益氣,溫腎助陽。適用於陽氣偏衰、精神不振、腰膝酸軟等症。

【製作】

1.將狗肉清洗幹淨,整塊下鍋內,用沸水煮透,撈入涼水內,洗淨血沫,晾幹,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生薑、蔥白洗淨,薑切成片,蔥切成段。

2.將鍋置火上,放入狗肉、薑片煸炒,烹入紹酒熗鍋,然後一起倒入大沙鍋內。同時將菟絲子、附片用紗布包好,放入沙鍋內,加清湯、食鹽、蔥白,置武火上燒沸,打去浮沫,蓋好蓋子,用文火燉約2小時,待狗肉燉至熟爛,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陰虛火旺者不宜多服。

【解析】附片辛、熱,具有回陽補火,溫腎助陽,祛寒止痛之功效;菟絲子具有補肝腎,益精髓,明目之功效;狗肉具有補中益氣,溫腎助陽的功效。三者共製成壯陽狗肉湯,溫陽益氣之功明顯,適合陽氣偏弱的人士冬季進補之用。

大麥湯(溫)

【配方】草果1個,羊肉200克,大麥仁500克,食鹽適量。

【功效】溫中下氣,暖脾胃,破冷氣,去腹脹。適用於脾胃虛寒之腹脹、腹痛等症。

【製作】

1.將羊肉洗淨;大麥仁用開水淘洗淨,備用。

2.將大麥仁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熟。

3.將羊肉、草果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熬煮2小時,然後將羊肉、草果撈起,將湯與大麥仁粥合並,再用文火燉熬熟透。

4.將羊肉切成小塊,放入大麥湯內,加鹽少許,調勻,即可食用。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草果具有燥濕除寒,祛痰截瘧,消食化積等功效;羊肉具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功效;大麥仁具有益氣健脾,和胃調中等功效。三者共烹,以麥仁為主,功效上主要體現為溫暖脾胃,兼有破冷氣之效。若胃寒不盛而以虛為主,可去草果而僅用羊肉與麥仁,則補虛效果更佳。

羊肉溫中粥(熱)

【配方】草果1個,肉桂3克,羊肉500克,胡豆200克,粳米100克,食鹽、香菜各適量。

【功效】補脾,溫中,順氣。適用於胃中虛冷之脘腹疼痛、嘔吐等症。

【製作】

1.將羊肉洗淨,同草果、肉桂、胡豆(搗碎,去皮)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武火煮沸,後用文火熬成湯,濾淨羊肉與中藥,保留湯,下粳米、食鹽調勻,繼續置文火熬熟。

2.在粳米粥內,放入香菜葉,將羊肉切塊,盛入碗中,分碗盛裝。

【食法】吃肉喝粥。

【宜忌】陰虛火旺者不宜久服。

【解析】由於草果、肉桂、羊肉皆為辛溫祛寒之品,故共烹後使其溫熱更甚,此為這款藥膳的重要特點,加入的胡豆、粳米均性質平和,有調和養胃之功,故而此款藥膳較適合胃中虛寒的人士冬季調養之用。

羊肉蘿卜湯(溫)

【配方】草果1個,羊肉500克,豌豆100克,蘿卜300克,生薑、香菜、胡椒、食鹽、醋各適量。

【功效】溫胃消食。適用於脘腹冷痛、食滯胃脘、消化不良等症。

【製作】

1.將羊肉洗淨,切成小塊;豌豆擇選幹淨,淘洗淨;蘿卜切小塊;香菜洗淨,切段。

2.將草果、羊肉、豌豆、生薑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開,即移文火上煎熬1小時,再放入蘿卜塊煮熟。

3.放入香菜、胡椒、鹽,裝碗即成。食用時,加醋少許。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胃寒不盛者可用半個草果。

【解析】羊肉具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效;草果具有溫中燥濕,除痰截瘧,開鬱消食功效;蘿卜具有健胃,消食,止咳化痰,利尿的功效。三者加入益胃氣之豌豆,則補中有行,補而不滯,有很好的溫胃消食,利尿之功效。對常感脘腹冷痛,食滯胃脘,消化不良的人士,很適宜冬季調治之用。

八寶雞湯(溫)

【配方】黨參、茯苓、炒白術、熟地黃、白芍各10克,炙甘草、川芎各3克,當歸5克,母雞1隻(1500克),蔥、生薑、粒酒、食鹽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