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撥雲見日(上)(3 / 3)

他這一番手法過快,顏安也不曾看到什麼異常,隻道他一招敗敵,大為敬佩,上前大拇指一挑:“薛峰大哥好本事啊!”

薛峰卻好生詫異:“素聞八賢王武功蓋世,手下更是人才濟濟,如此不濟之人怎麼也持有八賢王的金牌?”此刻無暇多想,一指不遠處高峰道:“小兄弟,武當山隱仙岩就在那裏罷?”顏安笑道:“沒錯,你既然知道,又何須多此一問?”

薛峰微微一愣,隨即道:“兄弟見笑,有熟人指路,那不是能少走彎路麼?”

顏安道:“隱仙岩在那邊沒錯,不過山路坎坷,我知道一條捷徑,領你上山,倒輕鬆得多。”

薛峰不料顏安如此熱情,不忍拂他好意,笑道:“如此有勞兄弟了。”

顏安道:“薛大哥不用客氣,我叫顏安,你便直呼我姓名好了。你年長於我,當尊你一聲'薛大哥'!”

薛峰哈哈笑道:“小兄台性情豪爽,正是我輩中人,我喊你顏安,你便也喊我薛峰好啦。”

當下二人並肩登山,顏安自小居住在山下,對此處地形再熟悉不過,一路上指點風光,講解武當山上的傳說野聞,他口齒伶俐,多半是現編現賣,薛峰也不揭破,偶爾故作驚疑追問下文,彼此相談甚歡。山路雖然坎坷,談笑間也未覺勞累,不多時便將薛峰帶到了隱仙岩上。

隱仙岩是武當山三十六岩中的一座大型岩洞,在中國道教曆史上久負盛名。漢代著名方士尹軌就在此修行,傳說老子曾授他《道德五千言》。又傳說尹軌“既明天文星氣,又精河圖洛書,既能用丹藥為人治病,又擅長燒煉金銀”。直至此時,來武當山修練的人主要以隱修為主,多數修煉之人便住在岩洞裏。

但見岩洞內並無有人居住過的痕跡,僅有五座石殿。主殿居中,兩側各兩座偏殿。主殿規模不大,約高五尺,寬三尺左右,偏殿則更小。二人來到主殿前,殿內立著兩座石刻像,薛峰道:“左邊這座叫‘太陽星君’,另一座叫‘太陰星君’。石像背後都有兩排神秘的文字。”

顏安道:“小時候我和村裏夥伴常來這裏,隻是大人說菩薩摸不得,摸了便會肚子疼。所以沒人敢動菩薩,長大後也沒人去關注這些菩薩,自然也沒人知道菩薩背後有字了。你從沒來過這裏,怎麼知道菩薩背後有字?”

薛峰毫不欺瞞,笑道:“我是蜀山弟子,不久前翻閱本門古籍,書上說這裏藏有寶貝,道教典籍中雖有自創的龍章鳳文等,但這石像身後兩排文字如何讀、代表著什麼,至今還無人知曉。”

顏安道:“那薛大哥上山之前,就將此處認定為‘隱仙岩’,莫非也是書上看來的?”

薛峰道:“兄弟取笑了,武當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即便是書上有記載‘隱仙岩’位於何處,薛某豈能在這千峰萬仞中一眼認出?湊巧的是薛某會點‘望氣’的法門,此處被雲霧所圍繞,卻又不遮蓋其本來麵目,隱然便如仙境一般,望之令人心神飛躍。所謂隱仙隱仙,若我是神仙,也非當隱居在此地不可!”

顏安哈哈一笑:“原來如此。”他從未聽說這山上有寶貝,好奇心大起,雖知薛峰故弄玄虛,也不與他較真,隻想瞧個稀罕,續而問道:“這武當山隻有少數隱修的尋常道士,大哥遠道而來,要找的莫非是神仙留下來的,能修煉成仙、長生不死的寶貝?”薛峰遊曆江湖十餘年,閱人無數,與顏安相識不過一兩個時辰,言談之間已深知其人,如果有防人之心,問路即可,也不會帶著顏安一同上山來。

薛峰道:“你說的相差不遠,書上記載:‘道教名士尹軌者,計年數百歲。其言天下盛衰,安危吉凶,未嚐不效。其腰常佩漆竹筒十數枚,中有靈藥,常施舍於人,能治百病。恰逢天下大亂,鄉裏多罹其難,唯此家免厄。又大疫時,隻需得其靈藥粒許,塗於門上,則一家不病。此道坐化於武當山,著有《清異錄》一本,便藏在隱仙岩了。尊師伯五十壽辰將至,我欲尋得此書做壽禮送給師伯,聊表敬意。”

顏安問道:“這書現在何處?”

薛峰道:“我假以推測,道教以五行八卦為尊,主殿必是'天'位,八卦中'乾'代表天,主殿便是'乾'位。《清異錄》中'清'字有水,這書當藏在水位。'坎'代表水,以八卦方位,右側偏殿是'巽'位,接下來是'坎'位,書應該在於右側偏殿牆角。”

言畢二人各尋一塊尖石,在偏殿牆角挖了起來。一個江湖高手、一個茁壯青年,頃刻挖出一尺有餘的坑來。莫說挖到書,連大一點的石頭也沒見著。

顏安道:“難道是老神仙怕後人太容易得到寶貝,將那書埋在更深的地下?”

薛峰默然,本以為根據自己的推測,能一舉尋得《清異錄》,此時略有失落之感。聽了顏安的話,搖頭道:“高人行事,斷不會如此無趣,埋得再深,也終須給人挖出來。所以或深或淺,本就毫無意義。”

顏安道:“大哥這話有理,我再去看看別處有什麼異常。”薛峰凝神思考片刻,卻毫無頭緒,索性站在原地出神。

顏安將主殿、偏殿上上下下、前前後後看了好幾遍,也並沒發現甚麼不同之處。眼見日已偏西,走到薛峰身前道:“薛大哥,天色晚了,再找下去怕是天黑之前到不了山下,咱們這就下山,明日再來罷。”

薛峰搖了搖頭:“不行,今日定要找到,否則我來不及趕回師伯壽辰。”

顏安勸道:“明日我多招呼些兄弟們過來,大夥將這‘隱仙岩’翻過來,還愁找不出這本書?就算找不到,你千山萬水的跑這一程,尊師伯想必也會體諒。”

薛峰皺眉苦思,恍惚道:“多謝兄弟好意,薛某心領了。咱們萍水相逢,你待我如此熱忱,薛某著實感激。現下天色已晚,你這就下山去罷,我再想想、尋它一尋。”

顏安笑道:“莫非書上還有其他記載此物的線索?”

薛峰腦中靈光一動,揚聲大笑,顏安驚道:“莫非真有線索?”

薛峰一邊回想,一邊說道:“方才專注於自己的推測,一時之間沒想起來,我派中古籍曾這樣說道‘‘太陽星君’、‘太陰星君’石像身後兩排神秘文字當是我道教秘語,因文字失傳,故已無人識得。另有《清異錄》一冊藏於附近,然二者不可得兼。’此類雲雲,如此看來,書中之意會不會是舍二星君而取《清異錄》不可?”

薛峰言辭之間神采飛揚,續道:“這秘語既已失傳,石像毀了也無妨!”當下更不猶豫,向主殿前大步而邁。離石像約莫一丈之距,薛峰大袖一卷,一掌拍出,顏安突然靈光一閃,喝道:“且慢!……”無奈薛峰得意之間出招太快,顏安未能喝止,掌力早已送了出去。‘轟隆’一聲,整座石殿幾要坍塌,那兩座石像卻是未傷分毫。

二人皆是始料未及,薛峰遊曆天下多年,這石像之堅固,他居然絲毫看不出是何材質所鑄。

顏安矢口笑道:“難怪薛大哥外號叫做‘蠻道人’!石像身後既是道教專用文字,所載內容想來也非無用之物。倘若這掌下去毀了石像也沒找出《清異錄》該怎麼辦?豈不是竹籃打水什麼都沒了?”

薛峰求寶心切,尚未想到此節,這番被顏安點醒,登時驚出一身冷汗。

顏安道:“薛大哥莫急,咱們還是看看石像上是否還有線索。”說完二人繼續去看那兩方石像,又過許久,依然沒有新的發現。

天色更晚,山下已是催煙嫋嫋,顏安顯的有些不耐,一腳將地上供人跪拜的蒲團揣的老遠,開始罵起四方神仙來。薛峰不做理會,一邊俯身去看石像背後的文字,一邊閉目苦思,似是在辨認這些古怪字符。

再過片刻,日頭更沉,薛峰依舊苦思無果,耳邊顏安的叫罵也停了下來,薛峰今日已是滴水未進、粒米未沾,之前在山腳下討了碗水也沒喝成,想著還是先在山上尋尋泉水、找找野果充饑再來尋找這《清異錄》。他剛一睜開眼,豈料一道微白光芒直逼雙目。

薛峰心念鬥轉:“這周圍都是青石地磚,如何會有白光?”目光下沉,卻並未發現地上有何異樣。薛峰心道:“難道是我老眼昏花了?”再閉雙眼,睜開時果然又見一絲微光閃過。”

薛峰哈哈大笑:“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顏安奇道:“難道你找到了?”

薛峰道:“這次怕是八1九不離十啦!兄弟你閃開,當心為我掌力所傷!”顏安才見識過他掌勁的威力,聞言匆忙後退三尺,薛峰一掌橫斫而出,這次前方石殿卻是紋絲未動,就連一丁點兒響聲也沒發出。”

顏安見狀捧腹大笑:“薛……薛大哥,就這,你還讓我躲開……”薛峰不去搭理他,匆匆上前,將石殿內兩方石像拿了出來。

顏安笑聲啞然而止,驚道:“剛才一掌將整個完好的石殿震了個粉身碎骨,足見大哥掌力驚人。可是這一掌破爛的石殿反而沒受到波及,還把兩座石像都連根削斷,大哥真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