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口語至上”批判(3 / 3)

如果有一定的語言功力,便不至於在有聲語言中以固定語勢、加快語速去著意凸現思維的態勢,這樣做的結果卻走向了反麵:掩蓋了思想的閃光,稀釋了感情的濃度,堵塞了美感的通道,屏蔽了個性的魅力。有時竟懷疑:語言主體的作為究竟為了口頭的表達,還是為了寫作的文采?有時更懷疑:與其聽這一席話,還不如去看這一篇文。聽說話,稍縱即逝,如不明白,就不容捉摸;看文章,曆曆在目,如不理解,反複閱讀或求教於人,仍能連續下去。“怎麼想就怎麼說”是不行的,大眾傳播要求的是為大眾想,更要對大眾說。思維的個體性不被人知,隻有學會正確的表述,準確的表達,才能被大眾感知、被大眾理解。寫作是如此,有聲語言更是如此。而這,從思維活動的起點就要把握住,並延續到表達的終點。

廣播電視傳播,必須善於聚集全人類的精華,必須善於把它們傳播給期待著的大眾。任何個人的思維都不過是個狹小的領域,單槍匹馬打天下,行之不遠便會夭折的。因此,企圖用思維的滿足營造口語至上的氛圍,無法推托使語言萎縮的責任。20世紀的語言哲學正以不可抗拒的排山倒海之勢,從思維階段轉向語言階段,從說(寫)什麼轉向怎樣說(寫),並將迎來美學的新世紀!

廣播電視傳播中的有聲語言創作,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語言創作,必須經過長期的、反複的、嚴格的、艱苦的訓練與磨礪。

在訓練中,首先是現階段所學、所思、所見、所聞的融會貫通,以此為基點。其次要打開思想感性的運動通道;再次要進行語言技能和語言技巧的學習積累;最後要逐步解決情、聲、氣的綜合運用問題。

這種訓練,既不是簡單的語言訓練,也不是機械的技術訓練,實質上是人文精神音聲化的陶冶和錘煉。

這種訓練,是因人因時而異的。訓練的難度和嚴格程度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之中。沒有普遍適用的“練習曲”,也沒有人人必學的“楷體字。”因為“情無定型”,“語無定勢。”

這種訓練,必須超越日常語言的當下性和個體性的自然狀態,進入電子媒介的規範性和審美性的傳播狀態。

這種訓練,必須結合時代性和敏感性、民族性和新聞性反複進行。時代的脈搏和時代的節奏必須融入語流之中,語言的生命活力必須旺盛。任何“純語言”、“純技巧”的命題,隻會窒息創作主體的創造性、能動性、獨特性。

對口語的推崇,對日常口語的神化,正是口語至上的核心。可惜這不過是一種迎合和媚俗,是為了嘩眾取寵,同時,也是對廣播電視傳播語言的輕蔑和貶斥,對藝術語言和語言功力的否定和拒絕。

口語至上主張人人皆能,甚至以半生不熟的口語——港台腔為偶像,五體投地。這種論調使人聯想到“想吃葡萄而不得,就說葡萄酸”的尷尬,也使人想到妄圖把漢語改造成印歐語係的“革命派”的張狂。對此,隻能用原典的集萃和傳統的精華啟發之,以便盡量弄明白,語言的幽渺難知、奧妙無窮;還要用“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講解之,以便盡量搞清楚,語言的示範作用、美感享受。

口語至上的觀點,早已有之,並不是今人的發明。隻是眼下又有了它生長蔓延的氣候,它才直言不諱地亮出了自己本色的主張。

本土的重文輕語的曆史現象,域外的後工業社會的消費文化,對準了“語言藝術”聯手攻擊,以“大眾文化”為口號,宣揚“生活”、“自然”,製造官能刺激,以一時的喧鬧和歡樂,取代高雅藝術的恒久魅力和主流文化的崇高理想,以金錢拜物教和宿命論呼喚殖民地奴仆心理的複活,並取締勤勞節儉、自強不息的民族美德。浮躁心態、物欲橫流的惡果必然是高視闊步地去追利逐名,放棄專業的深鑽苦練,大言不慚地敘述自我的神話,鋒芒畢露地演繹語言的奴性,自給自足地張揚人格的魅力,不屑一顧地背對藝術的聖殿。

處於前工業文化的人民大眾,不會容忍後工業文化的大量侵襲,短暫的官能享受緩解不了生命征途上的酸甜苦辣。藝術品位的俗化和語言能力的弱化,正激勵著一大批有誌者甘於寂寞和清苦,誌存高遠、發奮進取,為弘揚民族優良傳統,吸取世界文化寶庫的營養,為眾多學科(包括語言學、藝術學)做出自己世紀性的貢獻。不必擔心當下的文化垃圾傳染給後代失語症,五千年藝術基因的抗體保存著強大的智慧輻射力,弱智的語言現象是曆史的瞬間,燦爛的語言光華一定會永照人間。

任何存在都有其現實合理性.麵對商業的炒作、利益的失衡,麵對大款的一擲千金、大腕的一句千金,麵對道德的滑坡、語言的貧瘠,麵對時尚的淺薄、噪音的幹擾,不必茫然,不應木然。隻管去敘述英雄的故事,隻管去敲打編鍾的樂曲。真理的黃鍾大呂正接受雷鳴般的掌聲,藝術的有聲語言已捧得鮮花般的敬意。廣播電視傳播在信息高速路的競爭中,一旦失去有聲語言的藝術支撐,就會失去立足之地,讓位於雙向互動的多媒體,有識者一定會從今天開始,拋棄口語至上的蠱惑,專注於有聲語言的美化,並形成集團優勢,在網絡文化中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部署。

自然主義、形式主義的遊魂並沒有遠去,它會在許多場合出現。有些理論陣地不斷為它高歌“魂兮歸來”,還曆數其功業。口語至上成了一種主義,也不奇怪。但決定語言命運和前途的,決不是它。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