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醫務人員的受禮問題(1 / 2)

醫務人員受禮問題是醫學倫理學長期以來異議頗多的問題。本文就醫務人員受禮的類型、產生的原因及其對策作一探討。

一、醫務人員受禮的類型

根據病人給醫務人員送禮的動機及時間的不同,可將醫務人員受禮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1.病人為選擇技術水平較高的醫生而送禮。病人來醫院就診或住院,希望由醫療技術水平高的,在當地有較高知名度的醫務人員為自己治療,所以往往在手術前或進行B超、CT、化驗、放射等檢查前,送禮給一些醫療技術水平較高的醫務人員,以求得手術的順利進行,檢查的快速、準確、可靠。

2.病人為保持“良好的”醫患關係送禮。據心理學測試結果表明,病人住院期間最根本的心理需求便是安全。即不出意外事故,不出合並症,不留後遺症,早日康複。因此,很多病人把這種“安全”寄托在醫務人員身上,為了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主動送禮給醫務人員,以期在就診或住院治療中醫務人員能盡職盡責,全力赴救。

3.病人出於對醫務人員的感激之情送禮。醫務人員妙手回春的醫療技術,將一些瀕臨死亡的病人挽救過來,或病人在就診、住院期間受到醫務人員良好的醫療服務,病人往往以送禮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醫務人員的尊敬、愛戴和感激之情,其動機是純潔的。

4.病人在醫務人員的暗示或索取下送禮。目前,少數醫務人員利用職權謀私利,甚至直接向病人或病人家屬索取錢財。《健康報》1987年9月27日曾報道,山西省腫瘤醫院CT室一名技師,利用病人檢查心切的心理,多次向病人或病人家屬索取現金,在社會上影響極壞。

上述四種類型,前三種是病人主動送禮,醫務人員被動受禮,而最後一種類型則為醫務人員主動索取,病人被動送禮。

二、醫務人員受禮的原因

醫務人員受禮問題的出現,與黨風、社會風氣的好壞、醫務人員醫德水平的高低、各種陳腐思想觀念對醫務人員的影響以及改革開放中的一些消極因素對醫院的衝擊,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1.社會“大環境”對醫院“小環境”的影響。

如果把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稱為“大環境”的話,那麼醫務人員工作的場所——醫院則為“小環境”。良好的社會“大環境”有利於提高醫院“小環境”的醫德醫風水平;而不良的社會“大環境”會給醫院“小環境”帶來許多消極影響。醫務人員受禮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由社會“大環境”的不正之風對醫院“小環境”不斷滲透所引起的。社會“大環境”的吃請受禮之風在醫療衛生的各個部門都有反映。它涉及的麵極廣,在衛生幹部中有,醫生中有,後勤職工中也有,助長了醫院的不正之風,侵蝕了醫療衛生隊伍,降低了白衣戰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破壞了醫務人員的形象。

2.各種陳腐思想觀念對醫務人員的影響。

目前,一些陳腐的思想觀念還殘存在我們的一部分醫務人員的頭腦之中,他們認為既然“我為人人”,人人就應該為我,憑借自己所掌握的醫療技術為病人服務,促其機體康複,本應得到病人的回酬,對於病人所送之禮,他們認為既合乎情理,也是理所應當的,毫無受之有愧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