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不同地區的送禮禁忌(2 / 3)

日本人:

盛行送禮,探親訪友,參加宴請都會帶禮物,接送禮物要雙手,不當麵打開禮物,當接受禮物後,再一次見到送禮的人一定會提及禮物的事並表示感謝,送的禮物忌送梳子,要不要送有狐狸,獾的圖案的禮物,因為梳子的發音與死相近,一般人不要送菊花,以為菊花一般是王室專用花卉。

給日本人送禮時,不要一次送4樣或9樣東西,因為在日文中,“4”字與“死”諧音,而“9”字則與“苦”字諧音。日本人喜歡名牌貨,但對裝飾著狐狸和獾圖樣或皮毛的東西很反感,他們認為,狐狸是貪婪的象征,獾則代表狡詐。到日本人家中做客,攜帶的菊花不能有16個花瓣,因為隻有皇室的帽徽上才有16個花瓣的菊花。日本人認為,個人禮品應當在私下而不應在公開場合贈送,除非你給在場的每個人都贈送禮品。

日本人講究禮儀,有送禮的習俗。但一般送些對其本人沒什麼用途的物品,於是收禮人可以再轉送。日本人喜歡中國的絲綢和名酒及中藥,對一些名牌貨也很喜歡,但對狐獾圖案的東西則比較反感,因為狐狸是貪婪的象征,獾則代表狡詐。到普通百姓家作客,送菊花隻能十五片花瓣,皇家徽章才有十六瓣的菊花。

非洲人:

非洲人對禮品的價值不大講究,但重視禮品的實用性,不宜送高檔禮品。在獨聯體國家,送禮品隻要送名牌,特別是西方名牌貨,不論禮品價值的高低,都容易獲得他們的好感。從一盒“萬寶路”香煙、一條LEVIS牌牛仔褲,到一台日本產的彩電,都會使他們感到十分滿意。

阿拉伯:

阿拉伯人來說,精美華麗的禮物比平淡簡單的禮物更受歡迎;有“名”的東西比無名古董更受喜愛;智力玩具和工藝品比單純實用的東西更受偏愛;各種酒類包括那些描繪有動物的禮物不受歡迎。

韓國:

政府規定,韓國公民對國旗、國歌、國花必須敬重。不但電台定時播出國歌,而且影劇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國歌,觀眾須起立。外國人在上述場所如表現過分怠慢,會被認為是對韓國和韓族的不敬。

韓國人禁忌頗多。逢年過節相互見麵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生氣、吵架。農曆正月頭三天不能倒垃圾、掃地,更不能殺雞宰豬。寒食節忌生火。生肖相克思婚姻,婚期忌單日。漁民吃魚不許翻麵,因忌翻船。忌到別人家裏剪指甲,否則兩家死後結冤。吃飯時忌帶帽子,否則終身受窮。睡覺時忌枕書,否則讀無成。忌殺正月裏生的狗,否則三年內必死無疑。

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由於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若是在長輩麵前應跪坐在自己的腳底板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末征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級、長輩麵前抽煙,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飯時不要隨便發出聲響,更不許交談。進入家庭住宅或韓式飯店應脫鞋。在大街上吃東西、在人麵前擤鼻涕,都被認為是粗魯的。

在韓國人麵前,切勿提"朝鮮”三字,也不要把"漢城說成"京城"。現在是"首爾"照相在韓國受到嚴格限製,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立博物館以及娛樂場所都是禁照對象,在空中和高層建築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阿拉伯:

在阿拉伯,初次見麵時不送禮,否則會被視為行賄,阿拉伯習俗,用舊的物品和酒不能送人;特別不能送禮物給有商務往來的熟人的妻子。更不可詢問他們的家居情況,去阿拉伯人家參觀做客,千萬不能盯住一件東西看個不停,那樣阿拉伯主人一定要你收下這件東西,否則心裏將鄙視你。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不能送刀剪,否則認為友情的完結,手帕也不能作為禮品,因為它是和眼淚相聯係的。拉丁美洲人喜歡美國生產的小型家用產品,比如廚房用具等。在拉美國家,征稅很高的物品極受歡迎,最好不送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