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中外送禮差異(2 / 3)

其次,中西方文化在送禮的目的上也顯露出不小的差異。中國人送禮,往往目的性很強。中國人的禮,常常是在請求別人幫助前送出去的。過去,到某人家裏提著幾瓶酒,一定是有事相求。找別人幫忙時,禮物有時會提前送,為的是事情辦得更順利一些。在國外旅行,每每在機場遇到行李超重,我們往往會事先給櫃台的辦事人員送上一件小禮物,希望對方能夠手下留情。這些方法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和個別西方國家很管用,目的無非是在得到幫助或受惠後表示感謝,或是增加請求幫助的份量。

而西方人注重的是送禮這一行為,以及禮物的象征意義。他們的禮物一般都不貴,而且一般是在得到幫助之後送,以表達誠懇的謝意。有一次,我在國內接待美國人,陪了好幾天,他們離境前送給我一支印有美國國旗的圓珠筆。如果按照中國人的價值觀念,這是在打發叫花子,因為我畢竟付出了幾天的辛苦勞動。但是,一支小小的圓珠筆,價格不高,一旦印上了美國國旗,就具有了一種特殊的象征意義,而且這種宣傳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不過,我曾見過有些為外國代表團開車的司機,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叫花子”,當場把人家送的小紀念品仍在一邊。

此外,在接受禮物時,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反應截然不同。在中國,人們接受禮物時往往並不喜形於色,且不當麵打開禮品,認為這樣做非常不禮貌,而且會給人留下“貪財”、“貪婪”的印象,或讓人感到對所接受的禮物過分在意。往往是在客人離開後,或回到家後悄悄打開禮品。

而在西方,人們在接受禮物時,想到的首先是感謝。因此,為了表示謝意,他們往往會當麵小心地打開禮物,大呼小叫地稱讚一番,激動時還擁抱你一下,與你同時分享快樂。有時在結婚慶典上,主人還將客人送來的禮物展示一番,以增加喜慶的效果。

盡管中國和西方在送禮上有如此大的文化差異,但並不是說西方文化就一定優越於中國文化,也不能說中國文化表現出虛偽的一麵,西方文化表現出坦誠的一麵。

首先,任何習慣,隻要成了一種禮節,都會帶有一定的虛偽性,或者反過來說,都是一種善意的表現。有些美國人逢人便問候:“Hi,howareyoudoing”讓你感到好像很熱情,其實,也許他剛才假裝沒看見你,或者也許根本就不想與你交談下去。即便如此,禮節告訴他要作出與你很熟的樣子。中國人打招呼,一個簡單的“你好”,並不能說明中國人的冷淡,而隻能說明中國人的務實態度和說話簡潔的風格。

同樣,西方人當麵打開別人贈送的禮物,大呼小叫地讚歎一番,他也許未必在乎你的禮物,隻是禮節告訴他應該表示謝意,至少表麵上應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以免損害對方的感情。而中國人等客人走之後才悄悄打開禮物,一是不想給對方以貪婪的印象,二是中國人普遍注重禮物的實用價值,萬一禮物不實用,或對方送重複了,也不至於使對方下不了台。因此,禮節告訴他不應該對禮物太在意。中國人的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在向對方傳達一個信號:我對你是否送禮、或禮物的輕重並不感興趣,即便你不送禮物也照樣受歡迎,也不會影響我們的關係。然而,這個信號有時則需要西方人去慢慢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