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過謙了!”鄒衍嘴上這麼說,心中不免得意,拱手應道,“在下以為,天如穹蓋,地有四極,《禹貢》所載九州並非天下全部,實為天下一州,可稱赤縣神州。穹蓋之下,四極之內,赤縣神州當為九分之一,另有八州,不為《禹貢》所載,因而世人不知。”
蘇秦微微一笑,點頭問道:“請問鄒子,天下當有地,地上當有天,此理是否?”
鄒衍點頭道:“當然。”
“請問鄒子,”蘇秦抓住一點,進而論道,“天是穹蓋,必是圓的,地有四極,必是方的。若依此說,地之四角,勢必無天。地上無天,還叫地否?”
眾人皆笑起來。
“這……”鄒子難圓自說,麵色大窘,連連抱拳道,“蘇子高見,在下受教了!”轉身大步退下,在自己席位上坐下,閉目冥思。
談天衍一向咄咄逼人,此番僅戰一合即敗下陣來,實讓稷下學子震驚。有頃,人群中站起一個中年人,眾人一看,是稷下先生慎到。慎到治黃老之學,為人厚實,學風嚴謹,多有著述,聲譽可追彭蒙,從者兩百餘人,場地上,就數他身後的隊伍最長。
慎到走至台下,躬身揖道:“趙人慎到求教蘇子。”
蘇秦還禮道:“慎子請講!”
“蘇子欲在兵不血刃中尋求天下大同之道,在下敬服。不過,在下甚想知道,假定蘇子合縱成功,天下如何共治?列國如何共生?”
“慎子所問,正是在下未來所求。共治、共生之道,先王早已有之。三皇五帝時代,大道貫通,德化天下,無為而治,天下諸侯數以萬計,同生共存,並無爭執。自夏入商,自商入周,道德式微,天子以禮樂治世,諸侯皆能循規蹈矩,和睦共處。自春秋以降,禮崩樂壞,天下始不治矣。世風日下,若使天下大同,當從治風伊始。因而,在下合縱,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山東列國縱親,化幹戈為玉帛,共製暴秦;第二步,與秦和解,使天下縱親,諸侯共坐一席,求同存異,教化人民,恢複禮樂;第三步,揚善抑惡,化私去欲,複興道德,使天下歸於大同。”
蘇秦講完合縱的未來遠景,眾人既驚且疑,無不麵麵相覷,以為是在聽天書。慎到微微抱拳,再揖道:“蘇子壯誌苦心,無論成與不成,在下皆是敬服!以蘇子之論,天下若行大同,可有天子?”
“有。”
“天子與民,孰貴?”
“皆貴,亦皆不貴。天下為天下而立天子,非為天子而立天子。民之所以立天子而貴之,不為利天子一人,而為利天下。”
“天子何以治諸侯?諸侯何以治民?”
“以道治之。天道貫通,聖人無事。聖人且無事,天子又有何事?天子無事,諸侯亦無事,民亦無事,故聖道之世,無為而治。”
“以道治天下,能詳述否?”
“道有諸德,德有諸術。三王五帝之時,聖君行仁、義、禮、樂、名、法、刑、賞八術。仁以育民,義以導民,禮以化民,樂以和民,名以正民,法以齊民,刑以威民,賞以勸民,天下因此而治,大道因此而通。”
慎到心悅誠服,拱手道:“蘇子所論,言之成理,在下歎服!”轉身退下,坐回原處。
接著上場的是田駢。田駢是彭蒙的得意門生,亦是稷下先生,善於雄辯,素有“天口駢”之稱,弟子甚眾,在稷下直追慎到。
見慎到退場,田駢趨前,抱拳問道:“蘇子既論道、德八術,齊人田駢有問。道、德八術,雖有其所利,亦有其所弊。仁者,可施博愛,亦可生偏私;義者,可慎言行,亦可生虛偽;禮者,可倡恭敬,亦可生惰慢;樂者,可和情誌,亦可生淫逸;名者,可正尊卑,亦可生矜篡;法者,可齊眾異,亦可生奸詐;刑者,可服不從,亦可生暴戾;賞者,可勸忠能,亦可生陰爭。”
“是的,”蘇秦回過禮,侃侃應道,“夏啟、商湯用八術而天下治,夏桀、商紂用八術而天下亡,原因何在?在於道統。術為道用,亦為道禦。天下有道,術得善用,可治天下;天下失道,術得濫用,可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