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發展帶來的好處,到了縣城之後就基本停止了。我離開我的出生地——一個偏僻的小村已經25年了,五年的時間可以讓一座城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我去年回到我的小村時,除了有幾座樓房突兀地出現在村口,以及道路鋪上了水泥之外,村子的格局、村裏人的生活與娛樂,包括他們的心態,幾乎沒什麼大的變化。雖然絕大多數家庭也有了電視機,可如果在今天仍然用有沒有電視機來衡量一個村莊的進步,實在有點說不過去。我想強調的是,城市人所擁有的公民權益、社會福利、公平競爭平台等,在農村根本看不到,向城市輸送廉價勞動力,竟然成為鄉村的最大價值體現。
知名學者秋風以美國為例,講述了鄉村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鄉村已經成了美國文明深植的樹根。美國的鄉村始終在國家生活的所有方麵發揮著關鍵作用:在美國製憲過程中,鄉村向美國憲法注入了自由、個人責任、限製權力的精神”。而在古代中國,鄉村曾經的作用,也是深遠地影響著國家政治、經濟與文化,圍繞鄉村誕生的農耕文明,幾千年來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讓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至今還殘存著一點詩意的浪漫,封建社會曆代政權交接,無不與鄉村和農民有著深層的聯係。而現代化中國的鄉村,其政治功能、經濟影響和文化根基,都處在被閹割的狀態,鄉村在萎縮。而與此同時,城市的功能又不能擔負起滿足更多人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這個重任,當在城市疲憊不堪的人們想回到鄉村休憩的時候,才發現被城市抽幹了血液的鄉村,其生存環境從內到外已經遭到了重度的破壞。
解決故鄉淪陷問題會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工程,因為今日故鄉之淪陷,實則是近二三十年來忽略鄉村生態和鄉村文化的結果。而拯救鄉村最鋒利的一把手術刀,當務之急是打破包括城鄉分割製度在內的種種權利隔閡,在法治的前提下,將鄉村自治權還給鄉村,讓每一位農村人或新農村人,都有權利參與到鄉村建設發言中去。同時,盡力讓鄉村文化的根脈重新茁壯起來,用鄉村文化魅力暫且掩蓋一下需要耐心等待治理的生態環境與政治環境問題,成為吸引熱愛鄉村的人停留下來的一大理由。
人是天生喜歡親近自然的動物,越是發達的國家,人們越是喜歡鄉村生活,因為高度物質化的城市,永遠是鄉村的敵人。重現無數名詩佳句中曾描述的中國鄉村生活,現在看來已經是不大可能的事情,而阻止鄉村繼續被侵害,卻是現在動手都已經為時已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