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鬱悶”這個詞比較流行,是不少年輕人的口頭禪,但是不知道“抑鬱症”也居然像“鬱悶”這麼流行。一直認為那些自稱是抑鬱症患者的家夥隻不過想趕趕時髦,裝裝偽小資,直到那天晚上看了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欄目對崔永元的訪談,才發現事情的嚴重性。當幽默的小崔、樸實的小崔、能給大家帶來如此多快樂的小崔,真摯坦誠地告訴你,他是一位嚴重的抑鬱症患者,你還能認為他是在故作嚴肅地和你開玩笑嗎?
在那期節目裏,鄰居大媽的兒子小崔一如既往地笑料頻出,一個接一個的包袱,逗得包括不少央視主持人在內的一幹觀眾笑得前仰後合。在電視機對麵,我也忍不住地笑,但心裏卻別有一番滋味。不知有細心的觀眾發現沒有,節目中的小崔,冷靜機智的背後,沒隔幾分鍾聲音便會變得微微顫抖,他的坐姿,常在某一瞬間顯露出他的緊張,作為一個有十幾年主持經驗的主持人,他自認懂得如何控製自己的情緒,所以我們表麵看到的是一個對付采訪遊刃有餘的主持人,而不是一個抑鬱症患者。事實上,真如他所言,他的確正在被抑鬱這種不良的情緒困擾著,看看他那因為長時間失眠而顯得焦慮的麵孔就知道。
我在網上看過一些人的博客,不乏有人在日記中說自己是抑鬱症患者。難怪,整天在網上連篇累牘地一個人自言自語,多少得和抑鬱沾點邊。生活裏也常遇到這樣的人,表麵上和常人無異,也說說笑笑,也打打鬧鬧,隻是在某一個瞬間,他的思想恍然飄離於世外,仿佛沉浸在另一個世界。通常,這種表現的人要被無知而魯莽的朋友取笑,在提醒之下,他會很快收起悶悶不樂的表情,但實際上,他的心仍然在遠處,仍然不快樂。
傳說中,吸血鬼是難以生存在人群之中的,他們容忍不了世人庸俗的歡快和狂躁。抑鬱症患者也有類似之處,他們竭力地想融入人群之中,卻無時無刻不感到孤單和厭倦,隻想躲到一個清靜的地方,讓幻想甚至妄想來撫慰不安的靈魂。他們明白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也勇於麵對,比如——坦率地承認自己的不良情緒,並樂觀誇張地表示自己有能力與抑鬱對抗,其實,這種虛張聲勢隻不過是更想逃避自己的一種手段而已。如果能自如地調整自己的心態,那麼那些神奇的藥片也就沒有什麼用武之地了。
舞台風格看上去很怪的庚澄慶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你快樂嗎?我很快樂……”這首當年曾流行一時的歌,到現在也許該換一些歌詞了,“你鬱悶嗎?我很鬱悶……”在被網絡和各類電子產品裹挾的21世紀,快樂不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東西,鬱悶卻如無處不在的空氣。我們開始借助各種現代的工具獨立生存,卻疏遠了心靈與心靈的溝通。如果工作壓力再小一些,如果生活重擔再輕一些,如果人與人之間再多一些信任與友愛……這些隻是美好的假設。囂張一時的SARS病毒可以被人類一舉消滅,但與抑鬱症相比,後者顯然頑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