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1 / 1)

朋友告訴我,在各種場合要學會插話,不要總一個人悶著。比如有人說到某某書暢銷,你要接過話茬兒說暢銷個啥呀,現在書的印數跟女人的年齡一樣,都是不可問不能問的;有人說現在媒體這個行當不好做,你要接過話茬兒說那是大家現在都像狗仔一樣四處捕捉芙蓉姐姐這樣的新聞人物,正兒八經的新聞哪還有人看;有人說女粉絲追星結果把自己的爹給追死了,你要接過話茬兒說,這算啥,把明星給追死那才叫本事。可我辜負了朋友的期望,每次遇到一堆無聊的人,就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王小波同學生前被拉去參加一些筆會、研討會的時候,經常無精打采,悶悶不樂。我有時候也參加這樣一些會,這樣的會通常開始時很冷清,大家都很矜持,但用不了十幾分鍾便像菜市場一樣人聲喧囂。沒辦法啊,大家都是人物,都是意見領袖,都有驚天動地的真知灼見,不說是不行的,說得少了是不行的,不把對方辯友打趴下是不行的。每當看到兩撥人馬、三撥人馬或更多人馬在會議桌上互射口水,我就忍不住犯困,如果被逼無奈也要表態,我唯一能說的話便是,“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胡嗎個同學在《部分土豆進城》中有這樣一句歌詞,“這個,我說不好。這個,我實在說不好。”在唱這首歌的時候,他的外地口音中有推托、有客氣、有幽默、有狡黠,還隱藏著一種智慧。的確,說話少的人通常更聰明一些,據說啞巴通常要比常人聰明許多,原因就是啞巴不說話。在會說話的人嘮嘮叨叨的時候,不會說話的人早想明白了這世上很多常人想不明白的事情。但這不是絕對的事情,有時候話多的人也很聰明,英國哲學家和政治思想家以賽亞·柏林就是個著名的話嘮,可話說多了總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傷害,體現在他身上,便是大多數時候隻能借助助手的筆來記錄自己的口述形成文章。

惜字如金的人很可恨,雖說沉默也是一種觀點,但多多少少,您老開個金口啊。可是隻要開口就會有被人抓住把柄的可能。如果你想搪塞的話,那麼沒什麼能比這句“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更合適的了。“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這是有史以來最柔和、最中立、最令人難以捉摸的立場了,遠比那句生硬的外交詞令“無可奉告”好用得多。無論是敵人還是朋友,無論你對事物持認同還是反對意見,用這句話完完全全可以把你藏到幕布中去,讓那些傻瓜們猜去吧。

同樣,“不知道該什麼什麼才好”,也是化解尷尬的一劑良藥。如果有機會,在談話陷入僵局,在對方逼問答案,在無法說出真話的時候,不妨說這句話。大不了加一個“真”字,“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相信此話一出,不會再有人逼迫你了。因為無言、無奈和無法是很多人的底線,再逼迫便是懸崖,是事情糟糕的一麵將要暴露的前兆。兩敗俱傷畢竟不是好的,用這樣或許帶著些不真誠的語句結束談話,未免不是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在給自己留好思考時間的同時,也給對方讓出了一條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