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鳳雛初出(3 / 3)

龐統初一見張飛,便知此人性燥,和劉備談話間多以言語相激,正是要張飛如此,絲毫不懼張飛威勢,起身朗聲對劉備道:"統本疏漏之人,不勞將軍下問!"說罷,拂袖而去,不理劉備三人.

劉備見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幾乎無可挽回,深怪張飛,奈何深信司馬徽之言,把希望都寄托在臥龍、鳳雛二人身上,決不肯就此放棄.

張飛發泄了一通之後,便催促劉備離去,劉備卻不死心,準備用誠意來打動龐統,端坐不動,張飛無奈,隻得按捺性子坐下相陪.少不了一旁關羽數落他幾句,張飛對這兩個兄長卻是敬愛有加,隻好憋了一肚子氣.

龐統回到後堂,料想劉備三人也差不多離開了,便把此事放下,安心的去書房看書.也不知過了多久,仆人奉茶進來,言道劉備三人還在堂上候著.沒想到劉備竟然有如此耐心,龐統也不得不深表佩服,轉而一想,對仆人道:"等的不耐了,他們自會離去,你吩咐下去,勿使茶水有缺."轉頭又埋首書堆中去了.

依劉備的想法,若是龐統得知他三人並未就此離開,怎麼也會再出來見上一麵,到時就可施展手段挽回此人,哪想過了大半天後,還是音訊全無.看來奇才就是奇才,非一般人所能揣度.

眼看龐統是決不會再出來了,恁劉備耐性極好,也頗感不耐,張飛早已坐立不安了,連關羽也等的煩躁不已,劉備隻好攜二人就此告辭.

回去路上,關羽出言問道:"兄長對此人何其太過,依我看來,此人未必有什麼真才實學."

張飛深以為然,大聲道:"二哥說的極是,這矮子隻怕是在沽名釣譽,自抬身價而已."龐統身量不高,到張飛這粗人嘴裏自然成了矮子.

劉備如今寄人籬下,平生之誌不得伸展,苦惱不已,得司馬徽之言,謂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一來劉備認為司馬徽這等名士不會妄言,二來實在是困頓已久,隻要有一點希望劉備都不會放過.大賢當前,兄弟三人卻有不同的意見,劉備自然得說服關、張二人,斷然道:"不然,司馬德操素有識人之明,若非其有過人之處,決不會有可安天下之語."

出謀劃策的事,關、張二人都幫不上什麼忙,劉備又認定了龐統,也隻好由他了.次日,劉備一早又引著關、張二人去拜望龐統,奈何龐統料定劉備還會再來,早早就避了出去.劉備三人也不客氣的任龐統家人招待,從早到晚等了整整一天.天色漸晚,不知龐統什麼時候回來,劉備三人正欲離去,龐統卻回來了.龐統料想這個時候,劉備等人應該去了,便回家來了,哪曾想卻與劉備碰個正著.

這樣的情形,也不容龐統不招呼劉備三人進去.得便,家人便告知劉備三人已經在此等候了整整一天,任龐統如何清高自傲,也不由為之所動.一見龐統,劉備便如沒奶的孩子見著娘一般,一臉渴望期待之色,差點抱住龐統的大腿乞求起來.這可是劉備的專長,劉備可是靠這一手發家的,龐統此時年紀尚輕,哪裏架得住劉備如此攻勢,被劉備弄得有點手足無措,劉備這個樣子也不由不讓人同情,一不小心,言語間沒把持住,不經意間說出願意相助之類的話.劉備何許人也,擅長打蛇隨棍上,龐統剛一漏口風,他便俯身下拜道:"多謝先生不棄劉備卑賤,備感激不盡."

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龐統先為劉備誠意所打動,後又為其言辭所感,也就依了劉備.當晚,劉備三人便住在龐家.劉備與龐統秉燭而談,言語相得,相處甚歡,劉備為龐統才學見識所折服,龐統為劉備待人接物的氣度、抱負所動,君臣相得益彰.

自得龐統之後,劉備拜之為軍師中郎將,大小事務皆決於龐統.

數日間,兵馬完備,劉備三兄弟便和龐統一道領兵趕往江夏.聞知劉備兵到,張武、陳孫二人整軍來迎.兩軍對陣,劉備四人立於旗下,龐統見張武坐騎甚是雄駿,便對劉備道:"此必千裏馬也."不等劉備答話,張飛聞言之後,ting矛出陣,直奔張武而來,隻四五合間,一矛刺落張武,扯住馬轡,拉回本陣.陳孫見了,引兵趕來,欲替張武報仇.劉備朝關羽一點頭,關羽縱馬出陣,飛奔陳孫而來,手起刀落,斬陳孫於馬下.劉備盡驅兵馬衝殺,殺敗敵軍,平複江夏,班師回襄陽.

劉表接住,設宴替劉備慶功,席間劉備頗有得色,引見龐統.劉表頗聞龐統之名,曾數次派人去請,都被龐統設辭推脫開了,此時見龐統歸於劉備帳下,劉表心中頗不是滋味.

宴罷,劉備請歸新野,劉表允之.龐統今日在席上不僅在細察荊州眾人行止,對劉備也是一樣,見劉備稍有所成,便有沾沾自喜之意,失望不已,奈何已歸劉備,後悔不及,隻得相勸劉備道:"主公小勝賊寇,便誌得意滿,難道主公誌止於此焉?"

劉備雖然才能有限,可他有個好處,就是能從善如流,聞言便深深自責,拜謝龐統道:"軍師所言甚是,備今日有些輕浮了,日後還望軍師時刻指點."

能得到這樣的效果,龐統也滿意了,劉備此人還是可堪輔佐的.

數日後,劉備等人便返回新野去了.到新野之後,龐統大刀闊斧,去舊革新,把新野治理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日夜與劉備三人一起操練兵馬,訓練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