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以人換馬(2 / 3)

此時馬超正領人在城外死命撞門呢,奈何城上審配、太史慈早有準備,馬超兵馬剛一衝到城下,城上木石齊下,箭矢雨下,滾燙的火油漫天淋下.若非馬超親自督促,眾西涼兵誰肯冒死去撞門.

太史慈和審配二人一主內一主外,審配專門負責對付城外的馬超兵馬,太史慈負責城內的馬岱兵馬.太史慈見馬岱兵馬折損殆盡,隻剩數百兵馬而已,令人在城上繼續攻擊城下的馬岱等人,一邊親自下城領兵向馬岱殺去.

馬岱這數百疲兵如何會是周遭嚴陣以待的趙軍的對手,隻一會功夫,或被斬殺,或被生擒,連馬岱也被生擒活捉.一解決城內戰事,太史慈便令人多多搬來障礙物將城門嚴嚴實實的堵了起來.又令兵馬嚴整以待,嚴防馬超兵馬衝進城來,太史慈親自押著馬岱上城去.

馬超在城外聽城內喊殺聲漸漸平息,便知馬岱凶多吉少,奈何手足情深,無論如何也不能不管馬岱死活,便不恤兵力,一邊令人死命撞門,一邊盡驅兵馬攻城.

太史慈上得城來時,西涼兵攻城正急,太史慈和審配一商議,便欲以手中的馬岱退敵.

審配早先為對付馬超的準備也可算的上夠充分的了,故此馬岱這三千兵馬隻這一會便全軍覆滅,隻是沒想到馬岱會讓馬超留在城外接應,馬超適時領兵衝到城下,審配差點被弄得措手不及.此時城內馬岱兵馬已被肅清,守城是綽綽有餘的了,可既然有更好的退敵之策,審配又怎麼不會加以利用呢.

城內動靜全無,馬超正憂憤欲死.忽地,城上亮起無數火把,依稀之間,馬超看見了馬岱身影.隻聞城上有人喊話道:"馬孟起,令弟馬岱在此,若要保全令弟性命,快快與我退兵!"喊話的正是太史慈.

對馬超來說,隻要馬岱還活著,比什麼都重要,可馬超其人可不是這麼容易屈服的,聞言高聲答道:"城上聽了,好好將我兄弟送出,否則我必率軍踏平洛陽!"

太史慈卻根本不吃他這一套,取過樸刀,架在馬岱頸上,高聲道:"馬超,你聽真了,我隻數三下,三下過後,再不退兵,我便一刀結果了馬岱."口中連數三聲,三聲過後,揮刀作勢欲砍.

馬超見了,連忙下令退兵,獨自駐馬在後.太史慈見了,將馬岱推給旁人,令人取過弓箭,彎弓搭箭,突地一箭朝馬超發髻射去.深夜之中,哪裏能看得真切,箭射偏稍許,直略過馬超頭頂,帶走數根頭發.馬超驚出一身冷汗來,不想太史慈箭法如此神妙,不再停留,打馬而退.太史慈示威的目的達到,見馬超遠去,也自下城去了.

次日,太史慈與審配聚在一起,商量怎麼處置馬岱.依太史慈之見,如今洛陽安如泰山,留下馬岱無用,不如殺之以絕後患.

審配搖頭道:"不可,此人乃是馬騰從子,馬超愛弟,如若殺之,馬騰必將發大兵來報此仇,如今主公在河北與袁紹大戰,一時間恐怕不能抽出身來,若馬騰真的領大軍殺來,洛陽危矣,不如留下此人,以之要挾馬家父子,等主公收拾了袁紹,那時要殺要刮,還不是將軍說了算麼!"

太史慈想了一下道:"先生說的有理,可我們留下馬岱,馬騰父子亦不會善罷甘休,恐怕也難免刀兵之禍."

審配一拍腦袋道:"將軍所言甚是,聞得劉表分兵兩路來犯,此正多事之秋,我等若能妥善退了馬超兵馬,即是幫了主公大忙了."

太史慈不解的道:"先生的意思是……"

審配道:"主公大業正值緊要關頭,此時絕對不能惹怒馬家父子,我們不如以手中馬岱與之講和,隻要能為主公贏得時間,等平定河北之後,再對付馬家父子不遲."

太史慈道:"妙,先生之意甚妙!"

審配道:"將軍不妨遣人與馬超講和,至於馬岱麼,自然不能就此輕易放了,將軍盡可提一些苛刻的條件來交換馬岱,馬超自然不會輕易同意,那我們就慢慢的跟他談,最好談到主公平了袁紹為止."說到這裏,審配和太史慈同時哈哈大笑起來.

此次出兵,不僅折了許多兵馬,連馬岱也陷了,馬超真是悔恨欲死.回營之後,苦思營救馬岱之法,可想來想去,根本想不出什麼辦法來.在帳中走來走去,一夜不得安睡,馬玩二人勸都不敢勸.

事情到了這等地步,馬超隻得求助於其父馬騰,正修書準備遣人回報馬騰呢,人報洛陽有人來見.馬超當下傳令升帳,帳外數百虎狼之兵手執刀斧林立兩旁,傳使者進帳.

太史慈的人有恃而來,根本不把這陣仗放在眼中,昂然而入,見到馬超,長揖不拜,奉上太史慈書信,默立一旁相候,連話也不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