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路上按轡而行不疾不徐,曹操倒也略覺好轉;張魯時而聊些道家之言,曹操一概附和,心下卻再不敢多信。時至正午回至連營,眾將祭酒紛紛出迎。孔桂一溜煙似的竄過來,拉住韁繩讚道:“主公果真聖明,天師道治人大有學問,今日陳長史與閻先生談為政之事,我在旁邊都聽傻了!”他再能逢迎也架不住曹操時而變主意,這會兒風向又變了,他卻不知。
曹操越發不快,卻強笑下馬,果見閻圃在一旁跪著,伸手相攙:“閻先生請起。”
閻圃雖年紀不甚大,為人卻最沉鬱:“懇求魏公免去亭侯之封,在下無德無才愧不敢受。”
曹操對這個人有愛有憎——毫無疑問他是張魯心腹,但當初也是他勸阻張魯不要稱王,不可謂無功。聽說陽平關敗績時張魯打算立刻投降,閻圃卻道:“今以迫往,功必輕;不如依杜濩、樸胡相拒,然後委質,功必多。”這才耗了仨月,弄得曹操請神一般把張魯請回來;但換言之,若非他獻計讓張魯跑到巴中,杜濩、樸胡也不能這麼輕易來降。閻圃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雖為張氏而謀,也讓曹操得了好處,弄得曹操無話可說。
但無話也得找話,曹操堅決不同意他辭去侯位,耐心撫慰:“賞罰者,懲惡勸善也。你諫張公勿稱王,乃忠於社稷之舉,當彰告天下勸諭世人,使割據思順。我還希望天下多出你這樣的人呢,豈可不侯?”這話真假參半。
閻圃似乎猶豫了一下,繼而道:“公執意厚澤,在下不敢不受。但自感出力太薄,懇請闔家遷往冀州,竭盡所能效力大魏。”這便是聰明人,他乃蜀中閻氏首腦,一家遷往鄴城,比送個兒子當人質強多了。全家都到河北,其他宗族弟子如同摘心,解決了曹操顧慮。
這番話給在場其他人也提了醒,一時間張衛、張愧、楊昂、李休等文武盡皆下拜:“我等也願闔家遷魏,效力明公。”
曹操求之不得:“甚好甚好,通通賞賜宅邸。”說罷依舊裝作親近之態,拉張魯同入大營;又見帳前跪了不少人,男女老少皆有,都穿罪衣罪裙,自縛雙臂——原來是剛投至曹營的涼州舊將及家眷。
他們比張魯心結更深,當初關中之叛就跟曹操結仇了,又隨馬超抗拒多年,雖受招撫豈能心安?故身在巴山猶豫不決,不知該降曹操還是投劉備。後來仔細斟酌,曹操勢大,投劉備雖有馬超引薦,但若劉備再亡豈不又添罪過?既而聽說張魯封萬戶侯,終於禁不住誘惑都過來了。
曹操看看程銀、李堪這倆賊梟,笑道:“你等向誰請罪?”
“向魏公請罪。”
“錯!”曹操伸手指楊阜、薑敘、尹奉等,“過往之事一筆勾銷,你等該向他們請罪。”
是啊,宰了人家主子韋康,又殺了人家那麼多家眷,還不該認個錯?既來之則安之,程銀跪爬兩步向雍州諸將叩首:“大人不記小人過,兄弟給各位磕頭……你們若氣不過,可以宰我,但切莫再殺我們家眷。我們雖殺了你們家眷,懇請將心比心,饒了他們吧……”說著還掉了幾滴眼淚。老婆兒女在後麵聞聽此言更齊放悲聲,大人哭孩子鬧,個個自縛如待宰鵝鴨,鐵石心腸也瞧不下去啊。
“唉!”楊阜、薑敘相顧而談——斬盡殺絕難消此恨!但是冤冤相報何時了?我等殺馬超全家,他們又殺我等全家,如今我們再殺他們全家,這還有完嗎?況且曹操做主,想殺也殺不了,賣個人情吧。
“既已如此當尋馬超報仇。瞧在魏公麵上你也不必多言。”趙昂一甩衣袖,不再追究了。
“這便好。”曹操傳令盡數鬆綁,又見一人膀大腰圓甚是雄壯,跪伏於地不失驍勇之態,依稀麵熟,“大漢可是馬氏宿將龐令明?”
“正是某家。”龐德站了起來。
曹操一把抓住他手腕:“昔日渭水之事可還記得?”
龐德怎忘得了?當初曹操渡渭水,龐德隨馬超奇襲,險些要曹操老命;後來假意和談,龐德又隨馬超在側,幾欲趁機取曹操性命,終因許褚在旁未得下手。今日聽他舊事重提,龐德自知不免,索性把眼一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當真小覷了我。”曹操手托須髯,“孤用武一生,豈可害當世之勇士?我封你亭侯之爵,晉升立義將軍,今後隨中軍效力吧。”
龐德呆了:“你、你要升我官,還給爵位?”
“不錯。”曹操拍拍他肩膀,“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龐德沒心機,脫口而出:“我兄長已投奔劉……”
“你是你,令兄是令兄,老夫信得過你,難道你反倒信不過自己?”
“這、這……”龐德無以表達唯有跪倒磕頭——險些取他性命,他反給我官爵,這麼信任我,還隨中軍效力前途無量;還想那個棄我而去的舊主子作何?後半輩子就報效此明主吧。
曹操隻輕描淡寫道:“將軍不棄乃孤之萬幸,何須如此?”轉身而去——不用多說,他對這些魯莽漢子的心思太了解啦!
李堪趨步向前:“啟稟魏公,馬超那廝的家眷也在。”
“嗯?”曹操麵露獰笑,“領進中軍帳,孤欲親自處置,你等可帶家眷居於各營,安排去吧……張公昆仲與閻先生隨我來。”
張魯兄弟與閻圃不知他要作何,無奈跟進大帳;孔桂也想跟來,卻被曹操揮退。不多時李堪就把馬超家眷帶來了,卻隻一破衣爛衫的青年女子抱個娃兒——馬家沒人了,昔馬騰、馬休父子入京,因馬超叛亂皆被曹操處死;剩下馬超的一些遠親,在冀城又讓梁寬、趙衢宰個幹淨。三百餘口命喪黃泉,如今就剩小妾董氏,因相貌甚美馬超帶在身邊幸免於難,生個兒子起名馬秋,還不滿三歲。
曹操默然不語閉目養神,待李堪退出,帳外文武散盡才睜開眼,冷笑道:“此女窈窕風騷啊……”
董氏戰戰兢兢,恐懼地盯著這又矮又凶的老家夥,忽然見他起身走來,心中害怕一不留神,孩子已被搶去。董氏連忙跪倒:“求求您!求求您還我孩兒……”
馬秋嚇得哇哇直哭,曹操卻獰笑道:“你這女人好不識趣,此罪人之子不可留於世上,脫卻你身乃是好事。閻先生!”
“在。”閻圃顫巍巍答應一聲。
曹操滿麵春風:“我觀此女頗有姿色,你也正值壯年,孤將她送你為妾,豈不風流?”
“這……”饒是閻圃神機妙算猜不著他還有這招——堂堂天師道長老奪人小妾,豈不汙了名聲?但又不敢不要,曹操就是嫌其名聲太好要玷汙一下。閻圃心若針紮,說不出話來,隻默默點頭。
“很好。”曹操抱著孩子踱了兩步,突然不由分說往張魯懷裏一塞,“此兒交與張公處置。”
“給我?!”張魯一愣,待要再言卻見曹操已回歸帥位,直勾勾盯著自己。
大帳內鴉雀無聲,唯有董氏和孩子淒慘的哭聲,所有人都意識到曹操的殘忍。他明明說“此罪人之子不可留於世上”,又強塞到張魯懷中,豈不是要張魯親手弄死馬秋?
張魯懷抱嬰孩,好似冷水澆頭渾身冰涼——天師理當樂善重生、抱樸守真,殺此孩童情何以堪?即便修仙升天多是虛言,慈善仁義也是虛言嗎?今若殺此孩兒,三代修真何存?我天師道名聲何存?可若不殺此兒曹孟德焉能放過我?
曹操緊盯著他,眼光越來越犀利,似要噴出火!
張魯渾身戰抖,仍不能決斷,人人都捏把冷汗。他身後張衛大感不妙,二話不說搶步上前奪過嬰孩,繼而雙手舉起大頭朝下,狠狠往地上一摔……
“噢!”董氏尖叫一聲暈厥過去。
張衛躬身施禮:“此孽子死有餘辜。”
“嗯。”曹操犀利的眼神漸漸柔和,擺了擺手,“都下去吧……”
“諾。”張衛、閻圃等如逢大赦,攙著戰栗的張魯,抱著暈去的女人,拖著孩童死屍一股腦兒湧了出去。
這結果曹操並不滿意。在他看來張魯還是太愛護羽毛了,愛名聲就是有所圖,有所圖就是有野心!絕不能讓這個野心勃勃能蠱惑人心的家夥存在下去,如果萬戶侯還不能買他個逆來順受,就隻能動屠刀了。但目前還不行,要收服全體教眾,要再找機會……
正在他冥想之際,董昭與司馬懿又來求見。司馬懿一進帳便道:“涼州殘部已降,正是入蜀大好時機。主公可曾聽聞,張魯逃遁時劉備曾派黃權前去迎接,幸而我方說客早到一步,否則不堪設想!伐成都萬不可拖。”
曹操顯得很不耐煩:“現在不想談這個,你先退下。”
“諾。”司馬懿無奈而出。
曹操望著他背影,心裏想的完全是別的事——這小子似乎與子桓過從甚密,可又若即若離。
司馬懿漸漸走遠,不知是不是感覺到曹操正看自己,不禁回過頭看了一眼,抱以恭順微笑。
曹操一見越發心疑——這小子回頭的姿勢怎這樣?身子不動,頭卻轉向後看,這不是鷹視狼顧之態嗎?莫非此人真的其心不堪?嗯,想泄密之事他有摻和,即便不怨他,在兩府之間傳閑話也不是好東西,固然他兄長端雅正派、他兄弟憨厚直率,卻難保他沒什麼幸進之心,無論如何該敲打敲打……
董昭甚是恭順,見他半晌無言也不說話,直到司馬懿步出轅門再望不見,才上前施禮。
“公仁又有何事?”
董昭微笑道:“主公定漢中,合肥又挫孫權,揚威天下。即便……”壓低了聲音,“即便不為天子,爵位似乎也該再升一升了。”
“我現在也不想談這個。”曹操實在累了,手臂的麻木感也越來越強,卻沒有似轟司馬懿那樣把他轟走,隻歪歪身子,“不過你既然提起,坐下慢慢說吧……仲康傳令,孤有機要之事,任何人不得進帳!”
“諾。”許褚生硬地答應一聲,將帳簾垂下,手執陰森森的鐵矛擋在了門前……
得隴望蜀
劉備平定西蜀已一年,但蜀地局勢仍不樂觀,甚至可說焦頭爛額。
想一年前兵入成都何等風光?劉備輾轉半生寄人籬下,直到那一刻他才終於有了些安全感,終於可以卸去偽裝慶賀一番。他甚至縱容部下搶奪府庫寶物;甚至搜刮百姓的錢財散發士卒;甚至賜給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每人五百斤黃金、千斤白銀、五千萬銅錢、一萬匹絹帛;甚至還想把成都周匝所有莊園桑田都分給眾將,幸而趙雲及時勸諫才算作罷。他每日舉酒豪飲縱情聲色,真有些陡然而富的暴發戶心態。
但好景不長,第一場麻煩接踵而至,劉備把成都的公私財產都搶走分給將士了,百姓開始不滿,府庫也大量虧空。富人雖蒙受損失但家有囤糧,窮人卻生無所依食不果腹。劉備意識到此非長久之計,想盡辦法終不可解,最後竟腆著臉找到了劉璋遺臣劉巴的頭上。劉巴本是曹操部下,赤壁戰敗流落入蜀,被劉璋熱情挽留,原要設法奉蜀以歸曹營,故而竭力反對迎劉備入蜀,無奈劉璋昏聵懦弱不辨忠奸,最終成都易主。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劉備非但沒追究他以往“罪過”,還親自撫慰他,要辟用他。老天爺真是跟劉巴開了玩笑,想保之人保不了,一再聘請他的卻是他視為仇敵的,他也隻有默認這可歎可笑的人生,給劉備當了西曹掾。
當劉備谘之以食貨之策,劉巴馬上建議開鑄“當百”大錢,平準市價。劉備從善如流依計施行,沒多久果然府庫充實百姓漸安。
經過此事劉備也自覺恣意而為有些過分,漸漸收斂心情勵精圖治。首先提拔諸葛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法正為揚武將軍、蜀郡太守,外統都畿內為謀主,以此二人作為統治益州的左膀右臂。任命張飛為巴西太守;為酬謝馬超協助定蜀之功,表奏其為平西將軍;任命黃忠為討虜將軍、趙雲為翊軍將軍;昔日創業元老糜竺為安漢將軍、簡雍為昭德將軍、孫乾為稟忠將軍、劉琰任固陵太守;提拔部曲魏延為牙門將軍、霍峻為梓潼太守,義子劉封為副軍中郎將。其餘陳到、馬良、伊籍、陳震、向朗、輔匡、殷觀、薛永、習禎、張存等都予以提升,就連鎮守荊州的關羽也被任命為蕩寇將軍、督荊州事。
既而劉備又開始大力籠絡蜀中士人和劉璋舊黨,除劉巴外,原任益州太守董和被委以重任,擔任掌軍中郎將,與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府事;曾激烈反對劉備入蜀的益州主簿黃權被任命為偏將軍,李嚴不戰而降拜為興業將軍;劉璋之婿費觀為裨將軍,親族吳懿為討逆將軍、來敏為典學校尉;劉備入蜀途中招攬的智士彭羕為治中、李恢為功曹,其他如孟達、張裔、費詩、秦宓、王謀、楊洪、周群、張裕、王連、嚴顏等蜀中舊臣都被授予官職,甚至連劉璋麾下權臣龐羲、三輔移民領袖射援、流亡半生的老一代名士許靖也被劉備接納封官。當然,這所有的任命和表奏都是不可能被許都朝廷承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