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工程設計方案的選擇、優化與決策6(2 / 3)

這一潛在的決策機製並不是要求、也不可能做到讓工程所有相關利益方都參與到工程設計決策中,事實上直接參與工程設計決策的仍隻是業主與設計師,其他相關利益者對決策的影響都是間接地通過業主和設計師將在決策過程中將其他利益相關者對工程的價值主張融入到決策判斷準則中。因此,這一種“融入”就顯得相關重要。如果設計師或業主在設計決策中忽視了或者沒有重視這種“融入”,則其他利益相關者必然會以其他的方式介入設計決策。這種“介入”必然會影響工程的實施,可能需要重新提出方案甚至否決工程。顯然,這是業主和設計師都不願意看到的事。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工程活動是將各種不同類型的資源轉換成社會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場所的經濟過程,而資源的稀缺性意味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將工程設計的直接用戶利益與社會總體目標相統一。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盡管工程相關的利益各方對工程的理解都非常廣泛,但是如果把社會公眾和生活環境這些受設計影響的因素作為廣義的“業主”的話,那麼能夠為“公眾利益”提供服務的設計決策機製就會形成,而機製的關鍵是業主和設計師在決策中將其他無法直接參與決策的利益相關者的價值訴求納入到決策判斷的準則——目的與條件中。現在的問題是,如何來實現這樣的機製?

在資源與環境問題尚未引起普遍關注的時候,工程設計的主導思想是以直接的業主為中心,滿足人的當前需求為目的,以產品是否順利在市場上實現經濟價值作為評價設計成敗的標準。然而,隨著資源與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建設性破壞”這一極具時代色彩的詞彙出現了,這意味著宏觀領域的問題對於微觀的設計領域影響已經顯得極其重要。宏觀領域的資源與環境效益與工程全壽命周期各個階段,包括規劃、設計、投資、采購、施工、維護和運行使用等,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於是全壽命周期費用理論被提了出來。而工程設計及其決策是工程全壽周期轉換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它對於全壽命周期費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於是,基於全壽命周期費用理論的評價方法——LCA(LifeCycleAssessment)在設計決策中得到應用。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廣泛傳播,綠色建築和低碳建築概念的產生,LCA的方法也正在建築材料、工程技術乃至整個設計領域尋找新的專業結合點,誕生了許多新穎的設計思念和術語,如“從搖籃到墳墓”分析(CradletoGraveAnalysis)、生態平衡(Ecobalance)、生態麵分析(EcoprofileAnalysis)、為環境而設計(DesignforEnvironment)、工程生態學(IndustrialEcology)、生態設計(Ecodesign)等。

可以說,實現設計決策潛在機製的有效路徑是采用壽命周期評價方法。在這個意義上,工程設計決策不僅是表明一個方案的確定,而且更能體現為微觀與宏觀相協調的一個過程,並使得工程設計決策的合目的性走向工程全壽命期過程合理性,契合了工程建設作為一種社會生產活動而存在的意義。

3.設計決策方法

設計方案決策過程通常有兩種情形:一個是從整體式的,即對提出的多個設計方案進行最終效益的一次性預期評價,並做出判斷和選擇;另一個是分階段式的,從設計開始到最後的每一階段都進行評價和選擇,通過積累性的評價來獲得合目的性和條件的設計方案。無論哪種情形,顯然決策的結果總是選擇更有優勢的方案。如果一個方案在各項指標都比另一個方案有著絕對優勢,這樣決策很容易。但是,絕對優勢是有條件或者是有範圍限製的,在一定條件下或一定範圍內有絕對優勢,超越了限定的條件或範圍,優勢可能就不複存在了。特別是,工程設計多元價值指標之間的衝突和設計潛在的決策機製決定了在實踐中幾乎很難找到“絕對優勢”的設計方案,這是設計決策麵臨的困境。解決設計決策困境的方法還得從經濟學中尋找。

在經濟學中,“絕對優勢”這一術語用來衡量兩個具有相同性能產品之間的投入與產出關係,產出相同而投入生產要素較少的產品生產者在生產這類物品上具有絕對優勢。西方古典經濟學代表人物亞當·斯密在其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絕對成本說(TheoryofAbsoluteCost),又稱為絕對優勢理論(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該理論的基本精神是各國按成本的絕對優勢或絕對利益進行分工生產產品並交換,將會使各國的資源、勞動和資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物質財富,並使各國從貿易中獲益。絕對成本說解決了具有不同優勢的國家之間的分工和交換的合理性。但是,這隻是國際貿易中的一種特例。如果一個國家在各方麵都處於絕對優勢,而另一個國家在各方麵則都處於絕對劣勢,那麼它們之間應該怎麼樣?斯密的理論對此無法做出回答。

斯密之後的古典經濟學另一位代表人物大衛·李嘉圖在其著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出了比較成本學說(TheoryofComparativeCost),後人稱為比較優勢理論(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對上述問題做了完美的解釋。比較成本學說認為,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並不限於生產技術的絕對差別,隻要各國之間存在著生產技術上的相對差別,就會出現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的相對差別,從而使各國在不同的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使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成為可能,進而獲得比較利益。例如,假設A國投入1個勞動力,能生產衣服3件,或者電子產品6件,而B國同樣投入1個勞動力,能生產衣服2件或者電子產品3件。可見,無論製衣與電子加工B國的效率都趕不上A國,但這決不意味著在國際競爭中,B國的製衣、電子行業均會被A國同行擠掉。計算一下就可發現,在A國要多生產1件衣服,必須放棄2件電子產品,而在B國多生產1件衣服,隻需放棄3/2件電子產品。也就是說,A國生產衣服的機會成本要比B國高,生產電子產品則相反。對A國最有利的戰略不是憑技術優勢將B國的所有行業擠掉,而是集中生產自己機會成本低的產品,而將機會成本高的產品交給B國去生產,然後交換自己所需的產品,都能獲得貿易利益。可見,在經濟學中,“比較優勢”這一術語的含義就是生產機會成本較低的產品在生產中具有比較優勢。

從發展曆程看,比較優勢理論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研究領域上由一般貿易理論發展成為產業分析和決策的工具,在方法上從靜態、單因素、一方、單對象、變動適應的比較擴展到動態、多因素、多方、多對象、主要創造的比較。比較優勢原理也成為設計決策的主要方法,被設計決策者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應用到設計決策中。下麵通過例子來說明這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