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四十一(3 / 3)

三月,與金兵戰於永木嶺,敗績。

夏兵數千騎入金界,至永木嶺,遇金將李師林,兵敗還。

夏四月,河西將甘卜叛降蒙古。

甘卜,張掖人,姓野蒲氏,為夏國世將。見蒙古勢盛,率所部走降蒙古主,以其兵隸蒙古軍籍,仍以甘卜為千戶主之。

六月,蒙古來假道攻金。

蒙古木華黎同右都監石天應圖金陝西諸州,遣使假道。遵頊許自東勝州渡河進兵。

秋七月,金積石州蕃族來附。

積石諸蕃族見金兵屢敗,求附夏國,遵頊受之。

八月,彗星見。

出西方,兩月而滅。

九月,攻金德順城,破之,大掠神林諸堡。

積石州蕃族既叛,金使鞏州提控尼龐古三郎率兵討擊。夏兵赴援不及,遂攻德順,破之,進掠寧安寨及神林諸堡。

冬十一月,蒙古約取金延州,不果。

初,木華黎渡河取金葭州,令石天應以勁兵五千守之。天應欲乘勢定關右,發國書約夏國取延州。自移軍趨河中。已,為金兵所敗,天應死,複兵不出。

十二月,從蒙古兵攻金,敗於質孤堡。

蒙古約夏兵由河中葭州攻金陝西,至質孤與蘭州提控唐括兵戰,不勝。

嘉定十六年、夏光定十三年春正月,遣將從蒙古圍金鳳翔,不克,引眾先歸。

遵頊起步騎十萬合木華黎兵圍鳳翔,東自扶風、岐山,西連、隴,數百裏皆立營柵,攻城甚急。金行元帥府事赤盞合喜與同知臨洮府事郭蝦蟆登陴捍禦。夏首領共據胡床坐濠外,指揮自若。蝦蟆持弓矢伺一將舉肘時,一發中腋下甲不掩處。諸將大駭,知不能克,遂不告木華黎,引眾先歸。

按:夏為蒙古前驅,書“會”、書“從”,不一而足。茲書“先歸”,誌隙也。自是以後,夏不複與蒙古合,而蒙古滅夏之誌亦於是決矣。

夏四月,幽太子德任於靈州。

遵頊欲使德任率師侵金,德任諫曰:“彼兵勢尚強,不若與之約和。”遵頊笑曰:“是非爾所知也。彼失蘭州竟不能複,何強之有?”德任固諫不從,乞避太子位為僧。遵頊怒,幽之靈州,遣人代將出兵。

按:太子,國之儲副,非大罪不輕幽廢。德任見父窮兵,固諫不聽,乃乞避位,非欲以身感悟其父乎?遵頊不以為賢,反以為罪。嗚呼!秦政逐扶蘇而二世亂,隋文廢子勇而一傳亡。拓跋氏之衰,詎有異耶?

五月,大旱。

興、靈自春不雨,至於五月,三麥不登,饑民相食。遵頊點兵不能遽集。

六月,侵金隴安軍。

夏國連年用兵,金延安、慶原元帥府欲乘敝伐之,陝西行省元帥白撒以為不可,惟宜繕兵為備。會隴安節度使完顏阿鄰日與將士宴飲,不治軍事,遵頊遣萬騎攻之十餘日,掠人民五千餘、牛羊、雜畜無算。

秋七月,破金積石州,降其羌界寺族。

遵頊令親軍萬人攻積石,破之,羌界寺族多降,惟桑逋寺僧看逋、昭逋、斯沒及答那僧奔鞠等拒而不從。

八月,熒惑入輿鬼。

掩積屍氣。

誘金陰坡族叛。

陰坡族之骨鞠門等,遵頊遣人誘之叛附。金元帥夾穀瑞發兵討破之,夏兵不能救。

九月朔,日有食之。

食既,色淡無光,興慶府城外大風拔木。

冬十月,蒙古兵圍積石州,五日而解。

蒙古以鳳翔之役惡夏無禮,遣將攻積石州,四出抄掠。逾旬,聞金人圖其後,解圍去。

罷禦史中丞梁德懿。

蒙古兵雖退,國中荒羸殆甚,遵頊猶集十二監軍司兵圖金鞏州。德懿上言:“天人之道,理自相通。國家用兵十餘年,田野荒蕪,民生塗炭,雖婦人女子鹹知國勢瀕危,而在廷諸臣清歌夜宴,舌結口鉗。太子以父子之親,憂宗社之重,毅然陳大計、獻忠言,非得已也。一旦位遭廢斥,身辱幽囚。宜乎天垂變異,歲告災。臣望主上撫恤黎庶,修睦鄰邦,召還青宮,複其儲位,庶幾臣民悅服,危者得安。”遵頊惡其言直麵詰之,令致仕。德懿雖世胄,性恬,退歸後十餘年,逍遙山水而卒。

十一月,金人取會州。

金鞏州元帥田瑞與通遠節度郭蝦蟆議複會州。蝦蟆親率騎兵五百,衣皆赭,蔽州之南山而下,城上猝見,驚以為神。有舉手於懸風板者,蝦蟆射之,手與板俱貫。凡射死者數千人,兵民震恐,出降。

十二月,國主傳位於子德旺。

蒙古數遣使譙讓。遵頊懼,遜位於次子德旺,自號上皇。

按:昔唐元宗之禪位太子,假鴻名以維係人心,正國本以號召天下,實勢所不容己者。今遵頊未聞有是,徒以蒙古兵,深思委責於子。直書其事而不足,取意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