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一詞近些年頗受人們重視。黑格爾曾說過,存在即合理。既然格局如此受人追捧,說明格局確實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謂格局,“格”就是人格,“局”就是眼界、胸懷。老話說“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多大的鍋烙多大的餅”,其實都是在說一個人要有大格局。格局展現了一個人的精神架構和胸襟氣度,也反映出了一個人的內在精神。有大心量者,方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能成大氣候。關於這一點,其實我們智慧的老祖宗在造字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精妙的詮釋:站在山上的人眼光看得長遠,故為“仙”人;站在山穀裏的人眼界格局有限,故為“俗”人。正所謂:有什麼樣的格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格局決定結局。
作為家庭這艘輪船的掌舵者,父親的格局對家庭的發展,尤其是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有時候,父親的舉動看似是成人世界裏的一個小聰明,卻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我在去黃山遊玩的時候,有次坐車見到一位父親帶著孩子,買票時父親隻買了自己的票,售票員看孩子個頭不小,已經超過1.3米了,便說孩子也需要買票。
這位父親頓時不樂意了,說:“我家孩子才6歲,怎麼就得買票啊!誰家孩子這麼點兒就買票啊!”
我們都知道,坐車需不需要買票跟身高有關,跟年齡無關。在售票員的堅持下,孩子去量身高,果然超過了免票規定。這下這位父親無話可說,隻好補了孩子的票。但上車坐到座位上以後,父親卻忽然轉身照孩子腦袋打了一下,邊打邊說:“不是跟你說過很多次了嗎?上車時彎著點兒腰,非得充大個,這下白花錢了吧,你是不是傻啊……”孩子頓時就懵了。我想,這時候孩子心裏應該十分迷茫吧,平日裏給自己帶來無數誇讚的身高,現在怎麼就變成壞事了呢?
這位父親也許並不知道,他一次次省下票錢,就是一次次地給孩子“上課”,讓他學會如何投機取巧,如何占小便宜,如何不守規矩。並且,父親當著全車人的麵打罵孩子,也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在這種父親的教導下,孩子極有可能也會變成一個像他父親這樣的人,這不就是為了占一點兒小便宜而毀了孩子一生嗎?
俞敏洪說過,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
也許會有人說,貧窮的人受經濟限製,眼光一般不會很長遠,難道這樣家庭出身的孩子就不能有大格局了嗎?其實,格局大小,與金錢沒有必然的聯係。一個出身貧窮家庭的人、一個從小地方走出來的人,隻要引導得當,也可以成為一個有著大格局的人。
我在隨朋友去四川西昌采訪的過程中,在一個山村中采訪了一個貧困的家庭,父親靠在建築工地打零工補貼家用,女兒麵臨中考,父親希望能夠讓孩子上一個好點兒的學校,將來能走出這個小山村。但孩子的中考分數卻比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線低了一分,而這一分之差就需要額外繳納5000元的擇校費。麵對這筆巨額擇校費,母女二人的心情都十分低落,發愁如何才能湊齊這筆錢。這時父親帶回來一個更壞的消息:他沒工作了。但不同於母女二人的愁容滿麵,這位父親臉上一直是掛著笑容,並安慰她們一定會有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