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父親每天去找工作,就算結果不如人意,也從來不會借此發脾氣,甚至連愁眉苦臉的時候都很少,永遠都是樂嗬嗬的。後來,在親友的幫助下,父親開始踩著家裏唯一一輛三輪車拉貨,最終攢齊了擇校費。女兒深受感動,發奮讀書,最終考上了名校,如父親所願走出了這個小山村,並且繼承了父親麵對苦難時樂觀豁達的心態,這樣的格局使她一個小地方來的姑娘在大城市混得風生水起。
與這位小山村的姑娘相比,很多出身大城市的孩子都未必有她幸運,能擁有這樣一位心胸豁達的父親,給她的人生帶來了深遠影響。與這位父親相比,那些經濟條件不錯,卻常常因為孩子一時成績不好、自己工作一時不順心而對孩子動輒打罵的父親們,難道不該反思一下:孩子不優秀,自己真的沒有責任嗎?
意大利著名導演羅伯托·貝尼尼的經典之作《美麗人生》,豆瓣網評分高達9.5分。這部影片就充分展現了一個父親的格局和擔當。
《美麗人生》講述了一位善良樂觀的猶太人愛上了一位美麗的意大利教師,兩人攜手克服了國籍和階級的重重困難走到一起,並有了一個兒子。但是幸福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二戰爆發,父子二人因為是猶太人而被送到了集中營,母親不忍與丈夫和兒子分別,毅然跟隨他們一起前往集中營。我們都知道,進入集中營,每天都要到死神那裏報到,隨時可能被死神選中帶走。
為了安撫兒子,父親向兒子撒了一個美麗的謊言。父親告訴兒子,他們在玩一個遊戲,隻有最勇敢的孩子才能勝出。這個遊戲的規則是:無論自己有多餓,都不能哭鬧,並且每天要藏起來,不讓別人發現。最先獲得1000積分的人就可以兌換一個真正的坦克作為獎品。天真好奇的兒子信以為真,並在這個遊戲中玩得樂此不疲。
最終,父親為了找妻子,慘死槍下。但兒子卻因為聽話地藏了起來而被美國士兵救下,與母親團聚。直到最後,孩子還開心地以為他贏了這場遊戲。
這位父親用自己的樂觀、堅強和智慧,保住了孩子的性命,也在孩子心裏豎立了一座最亮的燈塔,指引著孩子未來的方向。
“欲為大樹,莫與草爭”,擁有這樣的格局,即便眼下貧困,處於逆境又有何懼?父親有這樣的格局,可以為妻子提供遇事不亂的定力支持,可以為孩子提供勇往直前的動力支持,這個家庭的未來就一定會興旺發達,這個孩子的未來也將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