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才能教育法”聞名於世的鈴木鎮一先生在教育女兒的時候,有著一套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
他的小女兒名字叫映子,映子是一個喜歡問為什麼的孩子。在鈴木鎮一看來,這是孩子最好的習慣。但喜歡問為什麼的孩子,也總是喜歡刨根問底。在映子還小的時候,大多問一些“鳥兒為什麼會飛,而小雞卻不能”的簡單的問題,這時鈴木鎮一的妻子就會耐心地給女兒講點簡單的科普知識。有時候,妻子暫時也不知道確切的答案,但她總是會細心地去查閱各種資料,以便給女兒最正確的解釋。鈴木鎮一和妻子在對待孩子教育這件事情上,從來都不含糊。
然而,隨著女兒的長大,她提出的問題也開始變得千奇百怪。妻子逐漸感覺到自己已經回答不了女兒的問題了。她問丈夫應該怎麼辦,鈴木鎮一思索了片刻說:“與其告訴孩子現成的答案讓她去死記硬背,不如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解答的方法。相比之下,後者更利於孩子形成勤動腦思考和探索的好習慣。”因此,在之後的日子裏,每當女兒再問為什麼的時候,夫妻兩人都盡量把女兒往自我探索的方向引導。
有一次,映子發現了一隻正在采蜜的蜜蜂,她便問爸爸:“爸爸,你說蜜蜂是從哪裏來的呢?”鈴木鎮一本想脫口而出說“是從養蜂人那裏飛過來的”,但話到嘴邊,他想起了自己和妻子的協定。於是他改口說:“寶貝,我也不知道蜜蜂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不如我們跟蹤它,一起去看看它的家在什麼地方吧。”
女兒顯得很興奮。鈴木鎮一便帶著映子跟著蜜蜂走了整整一天,終於在將近黃昏的時候,他們來到了養蜂人的家。雖然已經十分疲憊了,但映子卻很高興,她體驗到的是自我探索且最終取得成功的喜悅。
【愛心課堂】
與孩子一起探索未知世界
生活中,我們因為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會在不經意間傷害孩子的內心。當孩子蹲在垃圾桶旁凝神觀察的時候、當孩子努力把這個杯子的水灌到另一個杯子裏的時候、當孩子把臥室的門開開關關十幾次的時候、當孩子穿著整潔的衣服在草地上打滾的時候……我們都在做些什麼呢?我們不是蹲下來和孩子一起探索他未知的世界,不去關心他如此熱衷打滾和搞破壞的原因是什麼,而是斷然嗬斥孩子“不要調皮!”,“不聽話,就收拾你”!
我們熱衷於千方百計地避免孩子犯錯誤,我們隻關心他從幼兒園時期就開始的每一次測試,我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我們從未考慮過孩子是否能夠承受,是否會在每次犯錯中學會成長。
我們以愛之名,剝奪了孩子的喜好,讓他變得四肢發達而頭腦簡單。如果我們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上去看孩子,你永遠也看不懂他們。我們隻有蹲下來,了解孩子的世界,才可能理解孩子的行為,從而更好地教育孩子。
要知道,那些對我們來說司空見慣的一草一木,隱藏著孩子對這個未知世界的無限好奇,我們應該與孩子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神奇,引領他們發現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