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越早獨立的女孩越充滿正能量(1 / 3)

法國著名思想家蒙田說過:“對一個人來說,世界上最偉大的事就是如何保持自我。”對於女孩來說,這句話同樣適用。隻有具有獨立意識的女孩,才能抵製得住各種“捷徑”的誘惑,不依賴他人,不放棄個人努力。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如此,這就需要我們從小就有意識地培養她們的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女孩自幼就擁有獨立的想法和做法。隻有這樣的女孩,身上才充滿了正能量,才更具有生存能力,遇到困難能夠獨當一麵,從而開創屬於自己的未來。

1.家長現在多操心,女孩將來多受罪

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孩將來能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能夠自己照顧自己,自己養活自己。然而,現在不少家長都將教育的重心傾向於知識教育和智力培養,凡是需要女孩動手、出力、操心的事,都舍不得讓她去做,爸爸媽媽全部承擔。

可是,你們現在對她過多的操心,卻讓我們的女孩逐漸喪失了獲得獨立的機會。久而久之,女孩就會養成懶惰、依賴等壞習慣,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缺少主動性,就連本該自己做的事情也不願去做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女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將來,她總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去尋找自己的一片天空。如果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將來她怎麼能應付得了屬於自己的生活呢?

一位媽媽很痛心地講起她女兒的事:女兒小時候,她對女兒特別嬌慣,覺得女兒就應該被寵著、慣著,所以在家什麼都不用女兒做,上中學、上大學,到最後結婚,全家人都把她當成是公主一般寵愛著。

然而結婚後,公婆卻不像父母那樣寵著她了。結婚剛剛一個月,女兒就哭哭啼啼地給媽媽打電話,說公婆和老公都抱怨她什麼都不會做,還說她是個嬌小姐,隻會吃閑飯。媽媽沒辦法,隻能安慰女兒,但她很清楚,如果當時他們不那麼嬌慣女兒,女兒現在也不會麵臨這樣的難題。結果不到一年,女兒就離婚了,這讓媽媽感到十分後悔。

美國教育學家羅伯特博士提出了現代幼兒教育的十大目標,其中的第一條就是獨立,可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多麼重要。父母應該知道,女孩總有一天是要獨立的。一位母親在培養自己女兒的獨立性時,非常嚴格,從來不遷就她。當朋友問她為什麼對女兒那麼“狠”時,她說:“我之所以不遷就孩子,是因為我想到的不是孩子現在可憐不可憐,而是孩子的將來。她不可能不離開父母獨自闖蕩。如果我們把女兒養在溫室裏,她就會變得嬌弱不堪,經不起任何風雨。等她想自己獨立生活時,她會更可憐。”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女孩過上舒適安逸的生活,還要培養她各方麵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轉變觀念,不要認為讓女孩獨立就是不夠愛她,相反,這恰恰是對她未來負責的表現。

對於女孩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不要包辦代替。美國家庭的做法是:嬰兒從一開始就單獨睡覺;女孩能夠捧奶瓶了,就讓她自己捧奶瓶喝奶;讓女孩在有圍欄的床上自己玩耍;把女孩放在便椅上,讓她自己大小便;女孩學步時,讓她自己扶著學步車走路。長大後,一切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完成,同時還必須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成人以後,就要完全獨立,自己解決生活問題。

我們應該認識到,孩子無論做什麼事都有一個規律,即從不會到會,從做不好到做得好。因此,不要求全責備,也不要看到女孩做不好就去代替她,這就剝奪了女孩鍛煉自己的機會。如果家長能對女孩多家鼓勵,那麼女孩就會漸漸感到“我行”,也就有了自信。這種感覺非常重要,它是培養女孩獨立性的一種動力。

2.不做女孩的“拐杖”,隻做女孩的榜樣

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拐杖”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隻是在不同時期、不同方麵,有著不同程度的體現。在女孩剛出生後的一段時期內,幾乎所有事情都是家長來做,家長也充當著全麵“拐杖”的作用。但隨著女孩一天天長大,家長就應該漸漸弱化自己的“拐杖”作用,一點點放手,給女孩更大的空間和信任,讓女孩逐漸從依賴變得獨立。

事實上,女孩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欲望。比如,剛剛學會用筷子時,她總要自己吃飯,拒絕媽媽的幫助;想穿自己喜歡的衣服,不喜歡媽媽為自己挑選的衣服;等等。這些都是女孩渴望獨立所表現出來的需求。

然而,一多家長總是擔心女孩年紀小,做事做不好,擔心她們遇到挫折,對她們充滿不信任。於是,什麼事情都為她想到了、做完了,讓女兒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結果呢?女兒因此失去了鍛煉自己獨立生活能力的機會和條件。

每天放學時,李然的媽媽都要去學校接女兒。當女兒走出校門時,媽媽忙迎上去為女兒卸下肩膀上的書包,然後再遞上水或一些吃的東西。回來的路上,李然“無物一身輕”,邊走邊吃邊玩。而媽媽則背著書包,緊跟著女兒,還要大聲叮囑著:“慢點走,別摔著,別碰著!”

一天,老師問李然:“你放學後為什麼不自己背書包回家呢?”

李然眨著眼睛說:“我想自己背,可我媽媽不讓啊!”

李然媽媽則不以為然地回答:“女孩身體弱,她現在年齡又小,書包她背著太重了,會累著的。”

現在許多家長動不動就說女孩太脆弱、太嬌氣,作為家長其實更應該反思自己。事實上,一些依賴“拐杖”而生存的女孩,正是父母“培養”出來的。當女孩在生活上遇到哪怕一丁點兒困難時,家長急忙想方設法予以排除;當女孩在感情上遇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挫折時,父母總是無微不至地予以慰藉和補償;……我們似乎在向孩子傳遞這樣一種信息——無需自己克服難題,有爸爸媽媽照顧你!結果,導致女孩長大乃至成人後,無論是在行為上還是在心理上,都離不開父母這根“拐杖”。

其實,要想讓你的女孩健康、快樂地成長,父母做她的榜樣比做她的“拐杖”更有意義。尤其在培養女孩的獨立性、自立自強方麵,“身教”的作用更要大於“言傳”。與其天天耳提麵命地告訴女兒“要獨立、要勇敢”,不如自己做好榜樣,讓女孩耳濡目染,相信教育效果更為理想。

要做好女孩的榜樣,父母首先要為女孩營造一個寬鬆的家庭氛圍,明確自己在家中哪些該管、哪些不該管,不該管的便任其“自由發展”;其次是“生活中的獨立”,作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盡力自己做,並努力做好,這樣才能為女孩樹立一個正能量的榜樣。如果你自己就是個處處依賴他人,對什麼事都拿不定主意,動不動就尋求幫助的人,那也不要指望你的女孩能夠獨立自主。家長的一舉一動,以及你們的品質,都是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所以,要培養女兒獨立,就要先從你們自己的獨立自主做起。

3.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讓女孩克服依賴

在大多數父母的眼中,女孩都是柔弱的,是需要人保護的。這種強烈的意識也使得大多數父母願意無條件地為女兒做任何事,包括女兒的飲食起居、日常瑣碎事務等。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女孩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很可能因此而成長為一個事事依賴別人、沒有主見的平庸之輩——生活上依賴父母,學習上依賴老師,成家後依賴丈夫……最終將自己定位為“弱者”,失去了獨立的自我。

其實,女孩未必就樂意讓家長這樣一手操辦,有時遇到問題也不一定全都需要家長的幹預。所以,當女孩能夠自己解決問題和處理困難時,家長不要替她做。如果她請求你們的幫助了,你們也不要包辦代替,隻要在一邊指導,教給她一些方法和技巧,具體的實踐也必須鼓勵她自己去完成。這樣,女孩才能克服依賴,真正學到解決問題的能力。

軒軒在很小時,媽媽就逐漸放手,很少主動替她做什麼了。軒軒摔倒時,媽媽隻在一邊不慌不忙地說:“自己爬起來。”軒軒玩拚圖,怎麼也拚不好,媽媽就在一邊稍加指點,然後告訴她說:“媽媽可不幫你,你能拚好的。”總之,隻要是媽媽認為女兒能完成一件事時,就從不主動幫忙。

一天,軒軒放學回來對媽媽說:“媽媽,我們班要組織一次野炊活動,可費用要自己想辦法,不能向家裏要。可我能想到怎麼辦法啊?”可做媽媽的卻“狠心”地說:“這是你自己的問題,你可要自己解決。媽媽可以提個建議,就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掙錢。”後來,軒軒就和幾個同學一起賣報紙,辛苦了一個周末才掙了十幾塊錢。

漸漸地,軒軒也被調教出來了,遇到困難不會先找爸媽幫忙,而是先自己想辦法。實在解決不的才向爸媽征求幫忙。事實也證明,孩子在能力所及的範圍,是完全能自己解決很多問題的。

作為女孩的父母,在女孩小時候,我們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她獨立麵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要讓她養成依賴的習慣。一旦形成了依賴性,再想改就難了。

當然,在處理問題過程中,女孩要逐漸學會判斷、決定、行動,這些能力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鍛煉出來的。所以當女孩遇到困難時,爸爸媽媽先克服自己“一馬當先”的習慣,忙著幫她去解決,而是應分析一下,擺在女兒麵前的困難她能否自己解決。如果認為女兒可以自己解決時,就不要插手,讓她自己想辦法處理。即使女孩感到為難時,父母也最多隻給她一些適度的提示或示範,但不要代替她來解決。

需要注意的是,當女孩遇到困難解決不了時,父母一定不能為了鍛煉她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管不問、諷刺嘲笑、批評指責甚至大聲嗬斥,這樣會傷害女孩脆弱的自尊心,讓她的精神更加緊張,不僅不會緩解沮喪情緒,反而會失去解決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此時,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予女孩一些鼓勵和信任,這也是刺激女孩堅決獨立完成任務的有效方法,而且會讓女孩感到身心愉悅。

4.家長學會放手,女孩才能長大

女孩是在父母的懷抱中長大,自然也會對父母產生依賴之情。父母也是女孩最可靠的安全屏障,最有力量和辦法保護自己的女孩免受一切委屈和傷害。年幼的女孩,正是在父母的這種保護之下,逐漸建立起自信和自衛能力,並最終脫離父母的保護,成為一個具有心理防護能力、有獨立性的人。

因此,對於一個女孩來說,對父母依賴是正常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依賴應逐漸減少,女孩應呈現出越來越多的獨立性,內心有足夠的安全感支持她去探索周圍的世界,而不是時時被各種恐懼和不安全感所包圍。

然而,由於父母的過度溺愛,不少女孩在到了青春期後,仍然對父母過於依賴,對她們的成長及獨立性的培養就是不利的。這樣的女孩也會表現出許多負能量的跡象:膽小、怕事;遇事退縮,缺乏主見;總是想找別人幫忙,屈從於別人;逆來順受,沒有上進心,在困難麵前驚慌失措,經受不住挫折和打擊……這樣的女孩,在長大後也很難形成獨立、健康、自主的人格。

其實,隻要父母肯放手,鼓勵女孩自己去做事、自己做決定,女孩也會讓爸爸媽媽驚喜於她的成長。所以,要想培養女孩的獨立性,家長就要學會適當放手,信任她、尊重她,不要橫加幹涉,而女孩會在我們的信任和鼓舞中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