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培養中性女孩的正能量需要技巧(2 / 3)

此後,小沐在媽媽的指導下,漸漸也喜歡與女孩們一起玩了,並且性格也變得細膩了許多。

可見,在培養個性偏中性的女孩時,父母要善於引導,肯定她在男孩身上看到的優點,並鼓勵她學習這些優點,為己所用。但也要讓她明白自己是個女孩,應該發揮出女孩的個性特征。將這兩點結合起來,女孩的身上就會既有男孩所具有的堅強、獨立的個性,而又不會失去女孩的柔美風采,從而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女子。

父母還要注意,在鼓勵女孩學習男孩的一些優點時,一定要順其自然,不能威逼強迫,更不能走向極端,否則效果就會適得其反。另外,讓女孩向男孩學習時也要注意分寸,要以女孩的性別角色所具有的性格特征為主,然後再兼容女孩個性中的一些優秀的東西,這樣有主有輔,女孩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性格優勢。絕對不能本末倒置,否則一旦要是學過了頭,女孩就會變成一個“假小子”了。

5.父母要明確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

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說,父母對他們的成長都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而父親和母親由於性別氣質的不同,對女孩在影響力也不同。培養女孩,父母首先就要明確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發揮出他們對女孩不同的影響力。

首先,大多數女孩都會將母親作為自己的模仿對象,並可以在生活的許多細節中感受到母親所傳遞給她們的對於自我、女兒、男人以及生活的一般觀念。母親對於女孩的影響,除了給她以生活、精神上的指導與關懷外,對她的形體、言談、舉止等,也會有較大的影響。女孩溫柔、善良的天性,懂得關心、體貼他人,善解人意等特質,也都是從母親的言傳身教中獲得的。

而從父親那裏,女孩了解和體會的多是權威、力量、冒險、堅持、理性以及自尊等特質。這些抽象的概念本身很難對女孩有所啟發,但通過父親的示範,女孩就會將這些優秀的品質和人生必備的智慧,自然而然地納入到自己的思維當中,形成一個大體的框架。

男人與女人天生存在的差異,也決定了他們在家庭中所承擔的不同責任。所以,在培養女孩的過程中,父母應首先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然後運用不同的教育智慧,有的放矢地為女孩的成長助一臂之力。

笑笑是個溫柔、善良的小女孩,周圍人都很喜歡她。從很小的時候起,爸爸就帶她出去旅遊、爬山,鍛煉她的耐力和意誌力。不過,媽媽也沒有忽略了對笑笑的教育。笑笑喜歡跳舞,媽媽就給她報了舞蹈班,主要是為了培養她的耐心和氣質。平時,媽媽還引導她讀一些好的課外書,豐富她的知識素養。

在爸爸媽媽的耐心培養下,笑笑不僅具備女孩的溫柔、大方,還具有男孩的堅強、獨立,讓爸爸媽媽十分欣慰。

作為女孩最親近的人,父母需要明確自己在女孩生命中的角色。父親作為男性,應讓女孩看到責任、力量、勇敢、堅定等特質,並從父親身上學到這些優點;而作為與女孩同性的母親,則應讓女孩看到溫柔、善良、賢淑、優雅等特質,並且還要耐心教導女兒,給女兒做好榜樣,讓女兒自然而然地具備這些特質,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女孩。

相反,如果父母在家庭中不能很好地明確自己的角色,父親過於軟弱、陰柔,而母親過於強勢、霸道,尤其是在與女孩的關係處理上喪失了原本的父母角色,對女孩要麼過於溺愛,要麼過於理性,都可能導致女孩出現較為混亂的性別意識,喪失女孩天性中的一些特質,讓女孩變得過於中性。

所以,提醒家有女孩的父母們,在女孩麵前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作為父母的角色。通常來說,父親是家庭的保護傘,也是女孩走向社會的引路人,父親的示範和啟示,可以幫助女孩樹立遠大的誌向,擁有完整堅固的精神世界,這也必將影響到她今後的人生。而母親對女孩的陪伴,則會讓她心懷善意,學會體貼包容他人。在父母雙重影響下的女孩,也會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女孩。

6.爸爸要經常給女孩積極的心理暗示

在家庭當中,對於女孩來說,爸爸的話往往代表著權威,代表著真理。爸爸所說的話就像是刻在女孩心裏一樣,很難抹去。如果能夠明白這一點,想要將自己的女兒培養成一個自信、優雅、溫柔的女孩的爸爸們,你的言語就不要輕易傷害到那個敏感的小精靈,讓她對自己是女孩這件事產生內疚、自卑感。

星期天,悠悠和爸爸媽媽一起逛商場。在一家女裝專賣店的試衣鏡前,媽媽試穿了一件風衣,然後問爸爸:“你看我是不是胖了?這衣服都穿不了了……”

其實在結婚之後,尤其是生完女兒後,媽媽的確有些發福。但看著女兒像個小大人兒一樣看著爸爸,爸爸卻笑著說:“哪有,隻是拿錯了尺寸而已,換一件就好了。”

爸爸邊說著,便讓售貨員又幫媽媽換了一件。這次,媽媽再穿上果然精神多了。

望著妻子滿意的樣子,爸爸對悠悠說:“媽媽是最漂亮的媽媽,是不是啊?”

悠悠咧著嘴,甜甜地笑著,還重重地點了點頭。

的確,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對女性評頭論足是最常見的現象,但爸爸們一定要記住:如果你經常當著女孩的麵評論的話,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辭是否過於激烈,是否會給自己的女孩造成一些負麵影響。

無可否認,在許多男性的觀念當中,女性都是弱者的代名詞。我們經常可以從一些男性的口中聽到他們這樣評價女性:

“女人真是沒用,讓我來吧!”

“你可真夠笨的!”

“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你能幹點什麼!”

……

可能你沒有意識到,當你說這些話的時候,你身邊的那個同樣是女性的小朋友,已經開始悄悄地自卑了——原來女孩這麼沒用啊!我要是個男孩就好了。她們甚至已經覺得自己的未來一片黯淡了,原來女孩子長大了什麼都不會做,那以後自己怎麼辦呢?要是變成男孩,是不是就什麼都會了呢?

這種心理暗示,也會讓她們對自己是女孩這件事感到討厭,甚至想要變成男孩。當然,她們自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會變成男孩的,但可能會在言行上刻意模仿男孩,甚至漸漸變得中性起來,丟掉許多女孩身上優秀的品質。

所以,當爸爸們忍不住要發表高見時,想一想你準備評價的女性有什麼優點,不要總看到她們身上的缺點。比如,妻子穿衣服很樸素,但很漂亮,這時不妨多誇誇妻子的漂亮;妻子的同事相貌普通,但工作能力很強,這時不妨多誇誇對方的能力……

相信在爸爸這樣用心地誇獎女性的時候,你的女兒也能夠從中吸收到正能量,從而不會因為你的評價而對自己的性別產生歧視,也不會變得盲目自卑。

7.女孩天性溫柔,教她不要太強勢

很多時候,我們都用“溫柔”來形容一個女孩。可以說,溫柔是女孩獨有的一種氣質。溫柔的女孩就像是一杯清茶一樣,給人以淡雅、舒適的感覺。

然而,有些女孩卻漸漸喪失了溫柔的天性,變得越來越中性起來,甚至比男孩顯得還強勢。且不說穿衣打扮像男孩,個性特征也越來越男性化。而女孩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多與從小受到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彤彤是個可愛的小女孩,平時爸爸媽媽對她是百依百順,幾乎滿足她的所有需求。在家人的寵愛和嬌慣下,彤彤簡直就成了一個“刁蠻公主”,稍微有點不順心的地方就大喊大叫。每當這時,媽媽都會跑過來安慰她:“乖,都是媽媽不好,媽媽道歉,寶貝不哭了。”

而且,彤彤還在周圍的小夥伴中還十分強勢,周圍的人都必須聽她的安排。如果有不聽她的,她要麼與人家打架,要麼就躺在地上哭鬧,直到達到自己的目的為止。

隨著社會的進步,女強人是越來越多了。但與此同時,一些女性也丟失了女性最珍貴的溫柔,變得獨立、強勢,甚至自稱“女漢子”,其強勢程度連男人都自愧不如。

但是,當女孩有一天成為妻子、成為媽媽後,還是需要保持溫柔的天性的。家中有一個溫柔的女主人,家庭才顯得更溫馨;孩子有個溫柔的媽媽,才更能感受到細膩的母愛。即使走向社會,個性溫柔的女孩也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喜愛。相反,一個女孩專橫強勢,或者言語囂張、行為粗魯,這樣的女孩即使再漂亮,也終究會讓人想躲得遠遠的。所以,女孩還是不要太過強勢,保持溫柔的天性為好。

通常來說,女孩都具有天性中的溫柔,而之所以會變得強勢,甚至蠻橫,多數情況下是有一個模仿的源頭。比如,女孩的媽媽本身就是個個性強勢、行為豪放的女子,為人處事大大咧咧,行為舉止不拘小節,那麼以父母為成長的榜樣的女孩,也會在言行舉止上不自覺地模仿媽媽的行為,逐漸變成一個強勢、甚至偏中性的女孩子。

另外,現在女孩的同學中也有許多中性的女孩。經常與這類女孩接觸,我們本來嬌弱溫柔的女孩也可能會模仿她們,讓自己變得比較強勢起來。

對此,我們要找到女孩變得過於強勢的源頭,並盡量幫她改正。如果是因為媽媽過於強勢,那麼作為媽媽的我們就要檢討自己,讓自己無論從外表還是從內心,都盡量保持溫柔,言談舉止要柔和,並盡量選擇一些能展現女性柔美特點的服飾裝扮自己;同時還要不斷提醒自己:我要做一位溫柔的媽媽,將溫柔的一麵展現給女兒。那麼在我們的影響下,女孩也會像我們學習,逐漸變得溫柔,更具有女性柔美的特質。

8.別縱容你的女孩不拘小節

如果一個女孩,處處盡顯如男孩一般的陽剛之氣,像男孩一樣好動、淘氣、大大咧咧,這的確是讓父母感到頭疼的一件事。如果父母順其自然,任其發展,那麼女孩勢必會變得日益失去女孩的氣質,舉止毫無優雅可言。

家長們是否發現自己的女孩會有這樣的問題:

吃東西時喜歡砸吧著嘴,喝湯也是端著碗咕嚕咕嚕;看到喜歡的菜,幹脆把筷子一扔,直接用手;在家看電視時,不是端莊賢淑地坐著看,而是很散漫、隨意地倚靠在沙發上;看完的書到處亂扔,甚至床上、廁所上也都能看到她隨手扔下的書;心情不好時,與父母說話很不溫柔、不客氣,甚至大發脾氣,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