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培養中性女孩的正能量需要技巧(3 / 3)

對於女孩的這些表現,很多父母都會皺眉頭:我們的女兒怎麼像個男孩一樣?該怎樣約束她的一些不當言行,把她培養得能像個女孩樣呢?

9歲的曉雯在班裏有個外號——小喇叭。每次一下課,曉雯都是第一個衝出教室,和男孩們一起翻單杠、爬雲梯,甚至一些男孩不敢玩的器械,曉雯也通通不懼。

曉雯的表現讓爸爸媽媽感到很頭疼,一點都沒有女孩樣,長大了還不得像個小夥子啊!可是,爸爸媽媽又不知道用什麼辦法來約束她。有一次,媽媽甚至在曉雯的口袋裏裝了一枚生雞蛋,並告訴曉雯以後要做淑女,不許弄破它。結果原本活蹦亂跳的曉雯下課後隻能慢吞吞地走在同學們後麵,別人在一旁玩耍,她也不敢參加,急得不得了。

其實,用這種強製的手段來約束一個性格外向、有些男孩子氣的女孩,強迫她變成一個安靜的小淑女,並不是一個有效的辦法。這不僅不利於女孩的身心發展,也遏製和破壞了女孩童年的快樂。

有的父母就要問了?既然這個方法不行,難道就縱容女孩那樣發展下去嗎?

當然不是。對於這類活潑淘氣、不拘小節,甚至偏男孩子氣的女孩,強迫、壓製她的個性都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與其這樣勉強她,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她,給女孩提出一些合理正確的要求。

比如告訴她,女孩子要保持整潔的儀容和優雅的行為舉止,說話不能大喊大叫,要學會使用禮貌用語等。家長也可以與女孩製訂一些規定,采取一些獎懲措施來約束她的“過火”行為。如要求女孩不能大喊大叫、說髒話、摔東西。如果女孩做到了,就給她一些小小的獎勵;如果女孩沒做到,則需要接受一些小懲罰,如罰她幾天不能看動畫片等。

要讓女孩做回淑女,媽媽是最好的榜樣,是女孩的一麵鏡子。無數事實證明,母親的一言一行對女兒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如果母親說話大嗓門,那麼女兒講話也難以細聲細語;母親行為無所顧忌,像個“女漢子”,要求女兒成為優雅的淑女也難。所以要想讓你的女孩真正像個女孩,媽媽必須先做一個優雅的女人,在一言一行、一點一滴中影響女孩。

采取這些教育引導的措施,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們就會發現,原來的那個“假小子”,已經漸漸變回了一個“小淑女”。

9.遠離髒話,做一個文明優雅的女生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經過說髒話這一成長過程,而且男孩往往表現得更明顯一些。但是,當我們那個平時溫順、可愛的“小公主”張嘴給你來上幾句髒話時,你是不是會感到特別的震驚?女孩子怎麼能滿嘴髒話,這成何體統?這與你心目中想要培養出的那個大方、優雅、文明的女孩簡直相差甚遠了。

女孩之所以也會說髒話,有的是因為感到好玩、刺激;有的是想表現出自己也可以像男孩一樣,“那些男孩能說髒話、罵人,為什麼我不可以?”還有的是想表達自己的獨立性;等等。但不管出於那種原因,女孩說髒話都是一種不太文明、有失優雅的行為,家長都應及時製止。

有些女孩說髒話,家長通常都會輕描淡寫地批評幾句或嚴厲訓斥,但這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較科學的做法是適當地懲罰她,讓她明白說髒話是一件不對的事,更不是一個女孩子應該做的事,並讓女孩深刻認識到說髒話會給自己帶來不良後果,比如讓自己變得不文明、不被別人喜歡,還會失去很多好朋友,等等。

放學回家後,6歲的寧寧跑進廚房,看到媽媽還沒有把飯做好,便大聲地說了一句粗話:“奶奶的,我都餓了,怎麼飯還沒做好啊!”

媽媽感到很震驚。以前寧寧從不說髒話,今天這孩子是怎麼了?媽媽剛想發火,突然想到前不久從一本家教書上看到過類似的問題,於是決定用冷處理的方式來對待這件事。因此,媽媽並沒有理睬寧寧,而是繼續做飯。

寧寧看媽媽沒有反應,以為媽媽沒聽見,又大聲地重複了一遍剛才的話。這時候媽媽還是像剛才那樣,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於是,寧寧感到有些不自然了。她走到媽媽麵前,看著媽媽低聲說道:“媽媽,我餓了,你怎麼還沒做好飯啊?”

寧寧的語氣顯然緩和了許多。媽媽這才嚴肅地對她說:“你竟然敢對媽媽說髒話!你這是跟誰學的?”

寧寧說:“我們班裏的男同學都這樣說的,我覺得很好玩。”

媽媽說:“說髒話是一種非常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而且女孩子更不能說。你這周的零花錢取消了,作為對你說髒話的懲罰!”

從這以後,寧寧再也不說髒話了。

在女孩剛剛說髒話時,如果父母覺得有趣或表現出過度緊張、氣憤的樣子,女孩可能會誤以為說髒話是一種很有趣或很特別的事,從而重複地練習與模仿。所以,此刻父母最好先讓自己保持平靜,讓她覺得髒話與其他平常的話語沒什麼差別。一旦她覺得這樣的話語不能引起別人的注意,她們自己也會覺得無趣,也就不再去故意模仿這些詞彙了。

但事後,父母一定要告訴女孩,說髒話是很不文明的行為,不值得別人注意,也不會讓別人喜歡,隻會令人討厭。如果她不想成為一個令人討厭的女孩,就要改掉說髒話的惡習,從而讓女孩明白自己究竟錯在哪裏,以後應該怎樣改正。

10.女孩不做“行事粗糙”的“女漢子”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與男孩相比,女孩做事要更細心一些。她們通常更能敏銳地感觸到別人的情緒變化;她們更能安下心來,認認真真地做事情;她們更願意從事一些細致的活動,比如跟媽媽學做針線活等……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身邊有越來越多的女孩出現了做事粗心、行事粗糙的問題,甚至成了傳說之中的“女漢子”。

行事粗糙對女孩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從長遠來看,會影響到她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試想:一個做事粗心、經常錯誤百出的女孩,哪個老板會放心地把工作交給她做呢?一個不修邊幅、缺少溫柔、硬氣得像個男孩的女孩,有幾個男孩敢追求呢?

所以,麵對自己的小淑女像個男孩一樣行事粗糙,父母們應該是煞費苦心吧?

不過,麵對這樣的女孩,父母們最好能多拿出一些耐心和寬容,慢慢想辦法,切不可瞎指揮、亂批評,更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女孩個性溫柔、做事細心的好習慣,通常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

小旭是個7歲的小姑娘,長得很文靜,可就是平時做事粗糙魯莽。剛給她買回來的新玩具,一會兒就被她摔壞了;新發的課本還沒用幾天,上麵就被她弄得髒乎乎的;寫作業也是經常丟三落四,一會兒缺個數字,一會兒缺少一個筆畫……媽媽雖然多次批評女兒的這個壞毛病,可仍然不見女兒變得仔細。

媽媽和爸爸經過認真的商量,並征得女兒的意見後,便給小旭報了一個書法興趣班,讓小旭通過學習書法鍛煉耐心。在生活上,媽媽也經常讓小旭幫她做一些細致的家務小事,比如剝豆子。此外,媽媽還給小旭買了很多漂亮的拚圖,與小旭一起比賽,看誰拚得又快又準確……

經過媽媽一段時間的努力,小旭的粗心大意的毛病真的一點點改掉了。

經常引導女孩做一些更需要耐心和細心的“細致活兒”,並及時對她的表現給予鼓勵和積極的評價,是引導女孩遠離做事粗糙、不注意小節的最好方法。所以,女孩的父母不妨在生活中多多發現,對給女兒提供一些這樣的機會來鍛煉她。

另外,如果你的朋友中有人是從事精密、細致工作的,你們不妨與他們聯係一下,帶上女孩去看看他們工作的場景。同時還要告訴女孩:在做事時,越是細節的地方,就越是考驗人的地方。隻有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個細節,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未來也更容易實現理想、獲得成功。

父母不該說增加女孩負能量的話:

1.“看看你,整天邋裏邋遢的,像個男孩子,哪裏還有女孩的樣子?”

父母課堂:女孩的確應該有女孩的樣子,過於中性化會影響她們的性格形成。但父母在培養女孩時,也要經常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有性別認識上的偏差,並隨時糾正,以免自己的語言傳遞給女孩消極的信息。

比如,經常說女孩“邋裏邋遢”,“沒有個女孩樣”,這種消極的信息就會讓女孩覺得自己不如男孩,自己要是個男孩就好了,因而也容易對自己的性別產生歧視,進而向男孩的方向靠近。

為避免女孩產生這種性別上的偏差,父母應經常強化她是“女孩”的意識,並且告訴她“媽媽覺得有個女兒真好”、“爸爸覺得女兒變得溫柔了”等,逐漸讓女孩認可並樂於接受自己的性別,這樣她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女孩的一些天性。

2.“女孩子哪有張口就罵人的?再聽見你罵人,我就打死你!”

父母課堂:平時溫柔、聽話的女孩張口就罵人,這的確是一件讓父母惱火的事,這種行為也確實會促使我們想打她。但是,如果我們真的打了她,反而就中了她的“計策”——孩子達到了他們的報複目的。她會在內心裏說:你雖然把我打疼了,但你生氣了,我感到很滿足!

女孩要有女性的美,女孩子也應該知道她是個女孩,張口罵人、說髒話這些行為,都不屬於女孩子。但要讓她改掉這個毛病,打罵是不行的,反而還可能助長她的“氣焰”,讓她覺得這是件很刺激的事兒。所以,要讓你的女孩變得溫柔、文雅,最好的辦法不是責罵她,而是引導她,讓她知道自己罵人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是不受歡迎的。這樣可能比你直接斥責她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