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經曆挫折洗禮的女孩才更出眾(2 / 3)

一個人的探索與冒險精神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孩子們來到這個世界上,隻有通過各種活動不斷積累各種經驗,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父母不妨也培養一下女孩的冒險精神,這樣才讓本來較弱的女孩變得更勇敢、更大膽,也更有膽識麵對未來的困難。

7歲的樂樂在與爸爸打羽毛球時,不小心把球打飛上了房頂。樂樂眨眨眼,對爸爸說:“爸爸能幫我搬一下梯子嗎?我想爬上去撿球。”

爸爸看了看房頂,說:“我可以幫你,不過你要答應我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

“爬房頂是很危險的,你一定要抓牢梯子,到了房頂也不要亂動;另外,為了你的安全,爸爸要和你一起上去。”

樂樂高興地答應了。在爸爸的幫助和保護下,樂樂順利地拿到了球,小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喜悅。

對於女孩的冒險行為,大多數家長都是阻止的。但聰明的家長卻相反。他們認為:在女孩很小時就應該鼓勵她們去冒險,這樣有利於女孩膽識和勇氣的鍛煉。如果女孩通過冒險而成功了,就會使她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自信;如果失敗了,孩子還能從中學會如何麵對失敗、應對挫折。

所以,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家長應適當鼓勵女孩玩一些帶有冒險成分的遊戲,比如蕩秋千、滑板、遊泳、騎自行車等。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嚐試坐過山車、登山、跳水等。麵對女孩的冒險活動,家長要從容對待,並不失時機地給予肯定和讚賞。當然,家長一定要事先給女孩說清楚活動的危險性和需要注意的事項,讓女孩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必要時,我們還可以和女孩一起活動、一起冒險,給她具體的指導和必要的保護。

5.別隨便給女孩貼上負能量“標簽”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十分寵愛自己的女孩,但也有一些父母,喜歡數落女孩的不是,而且一數落起來就會給女孩下結論。比如,女孩摔倒後哭了,父母看到後,就責備女孩“太愛哭”、“太軟弱”;女孩看到路邊的小蟲子感到害怕,父母就會說女孩“膽小怕事”、“一隻蟲子有什麼可怕的”;女孩考試偶爾不及格,父母就非常失望,認為女孩“腦子笨”,並批評女孩是“笨蛋”、“不是讀書的材料”;等等。你們這樣說倒是讓自己痛快了,但卻忽略了這些負能力“標簽”給女孩帶來的消極後果。

一個孩子隨便被別人下某種結論,就像商品被貼上了某種標簽一樣,也會令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簽”內容相一致。女孩總被父母說成是“膽小”、“愛哭”、“笨孩子”,漸漸地,她也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對自己失去信心。一旦女孩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就會不自覺地放棄建立自信和追求成功的努力。長此以往,這些負能量“標簽”的預言也會成真。

晚上吃飯飯,李女士帶著女兒媛媛和同事的女兒露露一起出去玩。兩個女孩玩得很開心,李女士和同事就在一旁聊天。可不一會兒,兩個女孩就發生了衝突,而且露露還哭了起來。李女士和同事索性假裝沒看見,小孩子之間鬧矛盾,一會兒就好。可過兩分鍾時間,露露又哭了,而且哭聲還很大。李女士就想過去看看是不是媛媛欺負露露了。

剛想過去問個究竟,同事就拉住李女士說:“不要管她,露露就是愛哭,一點點小事、甚至一句話都會把她惹哭。”

一邊說一邊,同事一邊走向女兒露露,大聲問:“你怎麼又哭啦,你就是愛哭!”

李女士聽到這話,趕緊接著說:“我們露露一天天長大了,才不愛哭呢!是不是啊露露?”

露露一聽,睜著含著淚水的大眼睛有些疑惑地望著李女士,似乎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

有人說:“一句話反複說上40遍,就會變成真理。”可見是有道理的。當女孩年齡很小時,她們還不能客觀評價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都是來自於權威、父母、老師。這時,父母的評價就很容易起到貼“標簽”的作用。如果經常將“沒用”、“愛哭”、“笨”、“膽小”、“懶”等負能量字眼掛在嘴邊,就會令女孩患上心理學上所謂的“誘導性智愚症”,真以為自己就是父母所說的那種樣子,覺得再怎麼努力自己也不能變好,甚至會變得“破罐子破摔”。

因此,在女孩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千萬不要隨便給她貼上負能量的“標簽”,那樣不但會傷害她幼小脆弱的心靈,還會嚴重地影響她的健康成長。相反,父母應從各方麵去觀察,用放大鏡盡力找女孩身上的閃光點,比如“乖巧”、“溫柔”、“細心”等,然後用正能量的標簽去鼓勵她們發揚優點,這樣就會幫助她變成標簽所描述的那種人。那麼,負能量女孩也可能變成正能量女孩。

6.鼓勵失敗的女孩再堅持一次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幼兒園老師給每個小朋友一塊糖,並告訴他們:“現在吃,就隻給一塊;如果堅持一小時後再吃,就可以再獎勵一塊。”以後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凡是能堅持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於那些不能堅持的孩子。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延時效應,或延時滿足。

有些女孩個性比較柔弱,做事總是半途而廢,缺乏意誌力,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想退縮。這時,父母不要順從女孩,讓她直接承認直白,或者打擊她,認為她“很笨”、“沒用”;相反,父母應該鼓勵女孩不要放棄,再堅持一下,困難就會被克服了。

方瀟一直喜歡舞蹈,開始時因為比較胖,腰圍粗,後翻、前翻一直都做不好。每次她練習時,都會摔跤,隻好傷心地坐在地上,眼淚汪汪地看著別人優美的姿勢。這時,陪方瀟一起過來的爸爸都會親切地說:

“瀟瀟,別灰心,別怕摔跟頭,這是一個從摔跤走向成功的姿勢。從現在起,你準備摔500下,然後你就會前後滾翻了,你的姿勢也會比別人更美!”

方瀟聽到爸爸的鼓勵後,又堅強地站起來,咬緊牙關繼續練習。雖然還在不斷摔跤,但她知道:失敗越多,就意味著離成功越近了!果然,在苦練了十幾天後,她不僅練會了前後滾翻,還能倒地軟翻了!

預見失敗,並享受失敗,孩子就不會被失敗絆倒,而且能透過失敗看到成功,透過黑暗看到光明。任何努力,都需要有動力的支持,需要一種光明目標的指引。所以,在女孩遭受失敗時,父母要不斷給予她鼓勵和支持,讓她再堅持一次,孩子也會在麵臨失敗時調整對失敗的態度。

京劇《沙家浜》裏郭指導員有一句話:“勝利往往來自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事實也的確如此。如果一個人在遇到困難時,能夠有足夠的意誌再“堅持一下”,這種堅強的意誌足以令你的女孩取得成功。

一位英國父親是這樣描述自己幼時的經曆的:“有一次,我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一不小心,我的手指被同伴弄出了血,非常疼,我的眼淚就快掉下來了。但是,我在心裏告誡自己:一定要堅持住!最後,我忍住了眼淚,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和小朋友們玩,因為我知道,一旦我的眼淚掉下來,同伴們就會認為我是懦夫,以後再也不會和我一起玩了。現在,我也告訴我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一定要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你就是強者!”

所以,當我們的女孩遭遇困難時,也鼓勵你的女孩再堅持一下。而當她在不斷的努力中做出一些比較勇敢的事情時,別忘了給她鼓勵和真心的讚賞,讓她感受到勇敢與堅強的力量,體會到堅強的意誌帶給她的成功的喜悅。

7.堅強的女孩應懂得自我控製

被家長寵壞的女孩大多脾氣不好,遇到一點困難,她的情緒就會在一瞬間失控。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的任何一個決定和行為,都多多少少受到情緒的影響。如果女孩無法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那麼她的情緒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心情也會因此而變差,再也無法專心地處理問題。

過於受寵的女孩,大多情緒外露。對於這樣的女孩,父母要理智地對待她們的情緒表達。比如,看到她發脾氣時,我們不要也跟著生氣,否則會引發她更大的怒氣;看到她哭鬧時,我們也不要忙著去安慰她,否則也會放大她悲傷的情緒。

事實上,堅強的女孩應該在父母的教育下,學會如何控製自己的情緒。畢竟長大後走向社會,不可能事事都按照我們的想象發展,遇到挫折困難是難免的。如果動不動就大發脾氣,怨天尤人,這樣的女孩又怎麼能輕易成功呢?

要培養有自製力、有耐心的女孩,父母必須能沉得住氣。有些父母隻讓孩子等自己,自己卻不肯等孩子,這就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得不到尊重,從而不願意接受父母的要求。

圓圓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到公園裏去玩。”媽媽說:“等一會兒,媽媽把這篇文章寫完就走。”“不行,我現在就想去。”“圓圓,這篇文章很重要,媽媽必須先寫完。你先看會兒書,媽媽一會兒帶你去,好嗎?”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媽媽寫完文章來叫圓圓:“圓圓,我們走吧。”可圓圓卻抬起頭,模仿媽媽的口氣說:“不行,這個故事我剛看了一半。”

此時,這位媽媽很有耐心地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等起了女兒。最後,等女兒讀完那個故事後,兩人才高高興興地出門。

耐心也是一種抵抗挫折的能力。在麵對挫折時,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有耐心的女孩,也更容易讓自己平心靜氣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相反,一遇到挫折就情緒失控,不知所措,哪裏還能有信心和勇氣與挫折對抗呢?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有女孩的矜持與穩重,所以從小就應教她學會表達和處理的自己情緒,而不是遇到點不順心的事兒就變成“情緒炸彈”。

比如,當她高興時可以大笑,但不能因此要求別人也與她一起笑;當她發怒時,可以生氣,但不能哭鬧罵人,也不能隨便扔東西;當她難過時,可以哭泣,但不能因此覺得別人都欠她的;……我們還可以告訴女孩,適當地表達情緒會讓別人更容易明白她到底怎麼了,這也有助於他人改正錯誤,或者給予她明確的幫助。

另外,父母也要將自己處理壞清晰的過程“展示”給女孩,讓她看到我們是如何趕走壞情緒的。比如,在工作不順心時,我們回到家裏不是大發雷霆,而是安靜地看看書、聽聽音樂,讓自己放鬆下來,然後再尋找解決困難的方法。這樣,就讓女孩在潛移默化之中學會了調節情緒的方法。以後她在遇到困難或不順心時,也不會無理取鬧、大哭大鬧了,從而逐漸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