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慧聽了媽媽的話,覺得自己做得是不對了,當天就打電話給送禮物的阿姨表示感謝,並為自己的失禮道歉。
後來,慧慧在媽媽的引導下,漸漸學會了換位思考,並在麵對別人的好意和幫助時,主動表示感謝。
其實,對女孩的感恩教育就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平凡的細節之中。所以,父母要通過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教育女孩學會感恩,並期許女孩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出回報。
比如,看到爸爸媽媽打掃房間時,引導女孩幫忙扔垃圾,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有好吃的東西時,引導女孩先給老人吃;教師節時,鼓勵女孩親手為老師做上一張賀卡,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之情;等等。
類似這些小事,都會讓女孩逐漸感受到別人所給予的愛,然後激發起她們的愛心,引起她們發自內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懷,進而把這些愛化入她們的思想,再把她們對父母的愛、對他人的愛用自己的行為和語言表達出來。
還可以經常帶女孩參與一些社會關愛活動,比如,支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去孤兒福利院看望孩子和老人,並在去之前讓女孩明白為什麼要做這些活動,回來後再和女孩交流感想。通過對比,讓女孩看到自己的生活是多麼幸福,也會更懂得珍惜和憐憫,並漸漸從對親人的愛轉向對社會的愛。
5.孝心——被愛的女孩更懂愛
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這種美德在一些獨生子女身上卻鮮有表現。一些家庭中的獨生女孩,表現十分令人失望,甚至令人心酸。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女孩生病了,一家人跟著忙前忙後地百般照顧;而父母身體不舒服了,女孩卻很少關心。女孩的這種表現讓父母深感無奈:為何自己那麼疼愛的女兒卻不懂得愛別人?
女孩之所以會變成這個樣子,與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我們能及早教給女孩“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她就會先請父母吃東西;如果我們能及早教給女孩“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她就會學會照顧生病的長輩。
一天,媽媽在廚房做飯,不小心被濺起來的油花燙傷了,急忙去找藥箱。這時,媽媽剛好看到10歲的女兒丁當在客廳裏看電視,便心頭一動,走到女兒麵前,說道:“丁當你看,媽媽的手都被燙傷了!”
丁當看了看媽媽的手,緊張地說:“哎呀,疼不疼啊?怎麼辦啊?”
“電視櫃的第二個抽屜裏有個小藥箱,裏麵有治燙傷的藥。”媽媽說。
丁當急忙跑過去找藥,小心翼翼地給媽媽塗抹起來。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丁當還十分關心媽媽的手的情況,並每天給媽媽上藥。
女孩是父母的“貼身小棉襖”,是未來家庭中的女主人,將要比男孩承擔更多的照顧雙方父母的責任。如果她不具備孝敬長輩的美德,那將是所有家庭成員的悲哀。
所以,從女孩很小的時候起,我們就應該培養她的孝心。不過,女孩孝順長輩的美德並不是一句兩句大道理就能夠培養出來的,也不是一朝一夕或隻通過一兩件事就能養成的,它需要靠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地積累,要在眾多的生活小事和細節中吸收“營養”,這樣才能在女孩的心中生根、發芽。
比如,吃飯時,讓女孩幫我們盛飯,吃完幫父母收拾一下碗筷;下班回家時,讓女孩為我們倒上一杯水,給我們捶捶背;當我們身體不舒服時,讓女孩幫我們拿藥;等等。讓女孩從這些生活小事入手,她的孝心也會逐漸培養出來。
另外,女孩小時候是十分善於模仿的,她的一言一行都喜歡參照大人。因此,父母平時對老人的尊重、關愛之舉,往往都能促使觀察力敏銳、情感豐富的小女孩跟著學習,從而逐漸養成孝敬長輩的美德。
6.謙虛——幫助你的女孩不斷進步
謙虛是一種高尚的品格,也是一種正能量的處世態度。它可以讓人在成績麵前找不足,在成功之後保持謹慎的態度。所以,謙虛總是能讓人“更上一層樓”。而輕易就滿足,動不動就驕傲,隻會讓人不思進取,原地踏步,甚至會倒退。
然而,有些女孩往往會因為自己家庭條件優越,自己擁有昂貴的玩具、漂亮的衣服,以及父母的嬌寵,而產生傲慢心理。而家長為了增強女孩的自信心,又會經常表揚鼓勵她,這也導致她取得一點點成就會沾沾自喜。隨著被表揚次數的增多,女孩傲慢的習氣也漸漲。當女孩完全生活在自己的“驕傲王國”中時,她就會變得自私、狹隘,缺乏繼續前進的動力。
小芙今年10歲,很喜歡畫畫,畫也畫得不錯。平時在班級的美術課上,小芙的畫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每當小芙把自己在學校畫的畫拿給媽媽看時,媽媽都會說:“小芙真夠棒的,畫得越來越好了!”
漸漸地,小芙產生了傲慢之心,對別的同學的畫經常指手畫腳,甚至不屑一顧,認為隻有自己的畫才是最好的。有一次,小芙的畫沒有得到老師和媽媽的表揚,她竟然一氣之下把畫撕得粉碎。之後,小芙再也不認真畫畫了。
當女孩習慣了讚美、表揚之聲後,她便漸漸產生妄自尊大、瞧不起別人的驕傲心理,進而不知“謙虛”為何物。在這種情況下,女孩也很難再承受打擊和挫折,受到一點批評就會心存怨恨,甚至自暴自棄,難以再繼續提升自己,也難以再獲得大的進步。
在教育女孩的過程中,表揚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起到促進、激勵她繼續努力的作用。但表揚過度也會產生副作用,讓女孩高估自己的能力,從而滋長傲慢心理。所以,即使你的女孩表現很優秀、很出色,我們在表揚她時也要慎重。當她有了好的表現,或取得一定成績時,我們隻要用真誠的語言對她加以肯定就行了。如果一定要表揚,也盡量做到恰如其分,言之有物,絕不過度誇耀或令表揚脫離實際。否則,女孩就可能變得驕傲自大,飄飄然起來。
此外,我們最好不要當眾表揚女孩,也不要經常表揚她的外貌或穿著。在別人表揚她時,要表示感謝,必要時還要向對方表示:女孩並沒有他們所說的那樣優秀,她還需要繼續努力。同時,我們在表揚女孩時也要告訴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的過程中,還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虛心向別人求教,這樣才能不斷超越自己、超越他人,取得更大的進步,讓自己不斷成長。
7.節儉——女孩一生應具備的好品格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節儉的美德已漸漸被人們所忘卻。但是,我們仍然要提醒女孩的父母們,養成節儉的好品格,對你的小公主一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樣,節儉的反麵就是攀比虛榮。而攀比虛榮帶給女孩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讓她們更關注自己的穿衣打扮、外貌儀表等。當一個女孩太在意這些外在的東西時,問題就可能變得比較嚴重了。
剛剛10歲的欣欣每個周末都吵著要媽媽帶她去逛商場。媽媽覺得很奇怪,就問她為什麼總想去商場。欣欣告訴媽媽說:“我們班的蕾蕾已經被大家評為‘班花’了,因為她總是穿新衣服去上學。我也想當‘班花’。”
媽媽聽了欣欣的話,感到很吃驚:孩子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愛攀比了?
現在很多家庭中都隻有一個孩子。麵對需要自己更多嗬護、更多疼愛的獨生女兒,父母幾乎都是傾其所有,努力滿足女兒的一切物質需求。然而,這不僅沒有讓我們的女孩變得更懂事,反而令節儉的品格在這些小公主身上漸行漸遠,助長了她們的攀比虛榮之心。當女孩丟失了節儉的品格,將心思更多地花在攀比之上,自然也就難以將全部精力都用在學習和提高自身修養方麵了。
有句老話叫“成由勤儉破由奢”。即使到了現在很富裕的時候,這個樸素的真理仍然不過時。父母對女孩真正的愛,不是讓她擁有更好的物質享受,而是從小為她打下一生受益的基礎。一個懂得節儉的女孩,才不會有更多的心思去與別人攀比,將身心投入到學習和事業當中;而且,節儉還可以培養女孩堅強的意誌和戰勝困難的精神,成為她的人生的巨大財富。
要讓女孩從小學會節儉,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節儉行為感染、影響女孩。比如,將洗衣服的水留下來衝廁所,愛惜家中的物品、小心存放暫時不用的東西,等等。同時,父母還要幫助你的女孩學會有計劃地消費。要讓女孩懂得,即使有錢,也隻有真正需要的東西才可以買,而不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無論你的女孩年齡大小,也無論自己的經濟條件如何,在給女孩零花錢方麵,父母都一定有所節製,將錢的數額控製在女孩有能力支配的範圍之內。通常孩子零花錢的數額並沒有定數,父母可以按照她的日常消費來預算。這些開支主要包括買零食、餐費、車費、購買學習用品的費用等。另外,也可以再給她一些額外的錢,但要鼓勵她將這些多餘的錢存起來,這樣才能為女孩自覺的存儲行為創造可能性,還能培養她的理財能力。
8.耐心——能忍耐的女孩更容易成功
寵愛、嬌慣,讓我們的女孩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且使她變得缺乏耐心。看看現在的一些女孩,根本無法安靜地坐下來做些事情,不能安心地將作業做完,與朋友玩遊戲也缺乏耐性,甚至根本沒有耐性聽從父母的教誨……
而女孩缺乏耐心的最主要表現,就是她不能容忍自己的要求不被馬上滿足,結果因此而發脾氣,或者表現得格外焦躁不安。這些表現,可能才是最令家長們頭疼的問題吧?
在小荷9歲生日的前一天,媽媽答應給她買一家很有名的蛋糕店的生日蛋糕給她過生日。在生日這天,媽媽讓爸爸下班後把蛋糕拿回來。誰知小荷放學回來後,爸爸還沒有將蛋糕拿回來。
小荷有些失望,不停地向媽媽抱怨蛋糕店的工作效率差,最後竟然埋怨起媽媽來:“媽媽,我早晨就跟您說過了,您為什麼不提前拿回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