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好品格是助力正能量的助推器(3 / 3)

媽媽很平靜地告訴小荷:“爸爸一下班就去給你拿蛋糕了,你應該耐心等待。如果你感到無聊,可以去看一會兒電視。”

半個小時後,爸爸回來了,不僅給小荷帶回了蛋糕,還根據媽媽的“通報”,多給小荷買了一本她喜歡的課外讀物作為獎勵,鼓勵她終於能“等下去”了。

這位媽媽是在有意識地培養女兒的耐心,讓她學會等待。耐心是一種很好的品德,有耐心的女孩,凡事也總能堅持下去,也總能爭取到更多的機會。相反,缺乏耐心、不會等待的女孩,將來可能會變得心胸狹窄,想要什麼就應該馬上得到什麼,最後還容易形成自私的性格。

為了讓你的女孩不至於成長為一個自私自利、缺乏耐性的人,從現在起,我們就應注重培養她的耐心。我們要讓女孩明白,生活中不僅是遊戲、學習,很多事都需要耐心和等待。如果她覺得等待是件很無聊的事,可以鼓勵她看看書,或玩一會兒遊戲,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會讓女孩覺得等待不再那麼難熬。

在對女孩的耐心進行訓練時,我們要一點點地延長女孩的等待時間,可以從幾分鍾、十幾分鍾開始對她進行訓練。如果她耐心地等下來了,我們不僅要滿足她的要求,還要給她一些精神鼓勵,以增強她的信心。之後,我們再逐漸延長讓女孩等待的時間,並訓練她學會自覺等待,直到她慢慢變得有耐心。

當然,父母對女孩的教育也要有耐心,不能期望她在一瞬間就學會等待。因此,我們自己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先從不寵不嬌做起,“狠”下心讓女孩承受等待的“煎熬”。對女孩在等待過程中出現的哭鬧等表現,我們也要耐心地與她“對峙”,不要隨便就“屈從”於她。

9.助人為樂——幫助別人讓女孩更快樂

培養女孩助人為樂的良好品格,既是新時期人才素養的要求,也是每位家長所期望的。幫助別人戰勝困難,擺脫不幸,可以令你的女孩變得高尚而慷慨;而時常為他人著想,又會豐富女孩的生活,提升女孩的個人修養。

可惜的是,現在許多成人的心理有時顯得非常狹隘、自私,表現得過分注重結果,注重可以得到的利益,而忽視了精神及情感上的享受。而女孩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快樂,體現出自己的價值,並得到同伴的認可和友誼。女孩看到的是自己獲得快樂和友誼的過程,父母卻往往因為更加看重結果,而打擊女孩的這種積極性。這樣一來,就會讓女孩對自己原本正確的行為產生懷疑,對應該如何與人交往感到迷茫,也令她失去了在幫助別人的同時鍛煉自己能力的機會。

霏霏是個很熱心的女孩子,平時喜歡幫助別人,助人為樂,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她。剛剛轉學過來的梁薇,英語成績不太好。作為英語課代表的霏霏便主動向老師請戰,幫助梁薇。

期末考試結束後,梁薇在霏霏的幫助下,英語成績提高很快,加上她的其他成績本來也不錯,讓她一下子成為全班前五名,甚至超過了幫助她的霏霏。

在家長會上,老師特別表揚了霏霏助人為樂的行為,梁薇的媽媽也在老師的引見下,向霏霏的媽媽道謝。

回到家後,媽媽問霏霏:“你知道這次梁薇比你考得還好嗎?”

“知道啊。”霏霏興高采烈地說,“其實她很聰明,別的幾科都不錯,就是英語不好。所以,我稍微一幫她,她的英語成績就上來了。梁薇還為此很感謝我,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我們現在是好朋友了。”

媽媽看著女兒心無城府的樣子,生氣地說:“你真是個傻孩子,也不知道人家學習到底怎麼樣,就主動幫助人家。你看看,你花時間幫助別人,卻耽誤了自己的功課,結果,你的幫助對象超過了你,你又多了個競爭對手,還高興呢!以後你少瞎積極地幫助別人,管好你自己的事兒就行了!”

事例中的這位媽媽的觀點顯然是不太恰當的。女兒願意助人為樂,幫助別人,並贏得了友誼,這本來是件好事,可在媽媽眼中,卻成了“多事”。女兒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以後又怎麼會再願意主動幫助別人呢?

因為父母的影響,不願為別人付出,為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拒絕幫助別人,或看到同學超過自己就嫉妒、怨恨,這會讓女孩變得狹隘、自私,沒有愛心和責任心。恐怕這不是家長們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所以,父母不僅要培養女孩助人為樂的好品格,當女孩有幫助別人的行為時,還應該積極鼓勵和肯定女孩的品行,分享她在幫助別人過程中所得到的快樂,告訴女孩:“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一個同學取得這樣的進步,爸爸媽媽很為你感到驕傲。”這對女孩的自信心、成就感、榮譽感等,都是極大的鼓舞,也會讓她變得更加自信、積極、樂觀。

10.平常心——女孩需要坦然麵對成功與失敗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顆平常心,女孩也不例外。有平常心的人,才能讓生活更愉快、心態更安然。當然,有上進心自然是好的,但萬事過了度就會變質。因此,女孩有時也不能太爭強好勝,盡自己的努力,到達自己所能夠達到的高度,就可以了。

現在,絕大多數家庭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在對女孩的身體和智力發育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而對孩子的品格方麵的發展卻關注得不夠,或幹脆不知道該如何去關注,這就導致一些孩子的心態發展不平衡。

有一位媽媽這樣說自己的女兒:

我女兒佳佳從小就特別好強,從上學開始,在班級裏的成就就非常優秀,總是穩居全班的前三名之列,還常常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為此,許多人都向我投來讚賞的目光,可我卻感到有些不安。因為考第一容易,保第一並不容易。如果某次成績突然降下來,習慣了誇獎的女兒就可能承受不了。

果然,在升入四年級後的一次期中考試時,她隻考了個全班第六名。為此,她傷心地哭了一天,連飯都沒吃。這時,我意識到應該培養女兒擁有平和的心態。

於是,我輕聲開導女兒:“孩子,不要傷心,學習並不是一味看重分數和成績,以後你的路還很長,還會經曆很多挫折。媽媽希望看到一個平時努力、喜歡讀書、快樂成長的你。”

女兒雖然似懂非懂,但還是停止了哭泣。

後來,女兒似乎不太關注自己的考試成績了,每天按照自己製訂的計劃學習、寫日記,有時也玩玩遊戲,但她很快樂、很自信。雖然女兒的成績不如以前那麼優秀了,但我感到很欣慰,因為女兒的心態越來越好了。

隨著女孩的一天天成長,她所要麵對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味地鼓勵女孩要上進、要奮鬥,將來要考取名校、出人頭地,就容易忽視人格的健全;一味地強調學習,就容易忽視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樣的女孩,即使成績再好,將來也不一定能擁有美好燦爛的人生。

讓女孩擁有一顆“平常心”,並不意味著讓她“不求上進”。時刻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可以讓女孩不因得失而情緒大起大落,這樣反而更容易達成目標。所以,作為女孩的父母,應從小就培養女孩麵對成功與挫折時的平常心態。

通常,兩三歲的女孩還缺乏對事物對錯的辨別能力,因此父母要逐一告訴她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平時,還要多培養女孩勇敢頑強的精神,增強她抵禦挫折的能力,教她學會用冷靜的心態去看待這些挫折。若是自己女孩的缺點與不足,要對其進行批判教育,讓其逐步加以改正;若是其他同學的問題,要教育女孩保持寬容的心態,善於吸取他人的長處,容忍他人的缺點與不足。

總之,在教育女孩的過程中,家長要經常告誡自己,不要過分強求自己的女孩成為“人上人”,隻要她擁有健康的心態和快樂的生活,即使是個“人中人”,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結果。

父母不該說增加女孩負能量的話:

1.“他打了你,你怎麼不去打他?”

父母課堂:孩子在外麵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一些父母就會鼓動孩子:“他打了你,你怎麼不去打他?”這樣的父母認為,女孩太老實容易受人欺負,就得以牙還牙,反正不能吃虧!

事實上,這並不是最佳的教育方法。照這樣的邏輯引申下去:別人打你,你就打別人;別人不講理,你也不講理;別人偷了你的東西,你就去偷別人的東西……這樣的女孩,會有什麼樣的未來呢?

麵對這樣的問題,家長不妨先問清原因,公正客觀地幫女孩進行分析,在這件事上,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如果是自己家女孩的問題,在批評她的錯誤時,還要指出她在這件事中的責任;如果責任在對方,也要讓女孩學會寬容大度,不要耿耿於懷。但要告訴她:我們首先不欺負人,尤其不欺負比自己弱的人。但如果別人欺負你,你可以躲過,也可以與他講道理。這些都行不通時,再還手抵抗,總之不要讓自己受到傷害。因為對來自外界的侵犯,予以回擊也是很有必要的。

2.“養那些貓貓狗狗的幹什麼?髒死了!”

父母課堂:善良和愛心,是一個人優秀的品質,也是女孩的天性。一個有愛心的人,可以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溫暖,同時也能讓自己的心靈充實、純潔。

人們發現,幼年時期飼養過小動物的女孩,感情比較細膩,心地也比較善良;相反,從小沒有接觸過小動物的女孩感情比較冷漠,與他人發生衝突時也更容易衝動易怒,出口傷人,並且會欺負弱小的同學。

所以,我們建議父母鼓勵自己的女孩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飼養一些小動物,比如金魚、小鳥、小烏龜等,讓女孩自己給它們喂食,培養女孩的愛心。至於處理穢物,開始時父母可以先代女孩來做,當女孩大些有能力清理時,就讓她們自己動手處理。千萬別認為“養那些貓貓狗狗的髒死了”,它們恰恰是培養你的女孩愛心、善良的最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