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應該從淩晨四點半開始
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新的一天,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淩晨四點鍾醒來,發現旅館裏的海棠花未眠,於是開始思考人生美學,最終寫出了著名的散文《花未眠》。
在《清晨高效能》([美]達蒙·紮哈裏亞德斯著)中說了一個關於科比的故事:美國籃球巨星科比堅持在淩晨四點起床。雖然他有頂級的運動天賦,但天天早起練球、做訓練,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有記者問科比:“你為什麼會如此成功呢?”
科比反問記者:“你知道洛杉磯淩晨四點鍾是什麼樣子嗎?”
記者搖頭說:“不知道,那你告訴我,洛杉磯的淩晨四點鍾是什麼樣子?”
科比說:“滿天繁星,燈光寥落,行人很少。”
說到這裏,科比突然笑了,接著說:“其實洛杉磯每天淩晨四點鍾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中的洛杉磯的街道上。一天過去了,洛杉磯的黑暗沒有變化;兩天過去了,黑暗依舊沒有變化;十多年過去了,洛杉磯淩晨四點鍾的黑暗仍舊沒有變化,可是我變得肌肉強健了,有體能和力量,並且成為一名投籃命中率很高的運動員……”
科比的一席話讓記者動容,也讓他成為萬千球迷心中永遠的偶像。雖然科比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留下的高度自律精神、不屈不撓的進取心,化為了洛杉磯淩晨最明亮的星!
成長的經曆會告訴你:每天早起五分鍾,人生將被賦予另一種可能;每天多付出一點努力,一天不見回報,一個月不見回報,一年不見回報,但十年一定會有所回報的。
現在,我們再將目光放在淩晨四點半的哈佛大學——這所世界頂級學府,如今燈火通明,隨處可見埋頭學習的哈佛學子。他們自主學習,自己安排課餘時間去完成導師布置的作業,或者學習其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即便到了深夜,甚至是淩晨,哈佛圖書館裏仍舊座無虛席。
除了圖書館,哈佛校園裏的其他地方,比如學生餐廳、教室、實驗室,甚至是醫療室裏,全都是刻苦學習的哈佛學子。他們認真地看書、專心地做筆記、小聲地討論問題……
到底是什麼樣的動力,讓這些哈佛學子如此勤奮、如此努力呢?
這可能與哈佛的學風有關!哈佛校訓中有這樣一句話:“假如你想在畢業以後,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如魚得水,並且得到大眾的欣賞,那麼你在哈佛求學期間,就不會擁有閑暇的時間去曬太陽!”雖然不是每一位哈佛學子都會在淩晨四點半起床學習,但無論什麼時候,哈佛校園裏都能見到學生埋頭學習的身影。所以,哈佛又被稱為“不夜城”。
哈佛大學校園有49座圖書館,其中24小時開放的拉蒙特圖書館,最受學生的歡迎。因為學生可以在裏麵學習,也可以在裏麵小憩……到了早上六七點,查爾斯河對岸到處是早起的哈佛學子。他們有的在晨跑,有的匆忙趕往教室,有的抬頭仰望日出……
這時候的你,是否還躺在舒適的被窩裏,美美地睡覺呢?
很多年輕人的清晨是這樣度過的——鬧鍾響起的時候,馬上摁掉,再睡幾分鍾;當鬧鍾繼續響起時,又一次摁掉;直到非起床不可的時候,才揉著惺忪的雙眼,悻悻下床……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鬧鍾,而是你的夢想。
哈佛學子能夠早起,能夠自主學習,是因為心中有夢想。當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努力時,是心甘情願地去努力,並且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再大的困難都可以去克服。
盡管不是每一位哈佛學子都能在淩晨四點半醒來,但他們永遠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被窩裏。當鬧鍾響起的時候,他們會立刻起床,迎著朝陽追趕自己的夢想。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夢想,那就堅持早起吧!時間是一天一天過去的,夢想是一步一步實現的。隻要你能夠勇敢堅持下去,你也能夠看到淩晨四點半的海棠花與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