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費舍在視頻中說道:“昨天是低效的一天,我的鬧鍾響了,幾個星期以來我第一次按下了鬧鍾並賴床了。我認為,你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情,會為當天定下基調。這就是為什麼我每天早上,都希望能高效地起個好頭。但當我按下賴床按鈕時,我便以放棄抵抗的方式開始新的一天,這就像滾雪球效應,會讓一天都變得低效而糟糕……”
約翰·費舍能夠將每天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除了堅持早起、按計劃行事以外,更重要的是他還具有自律精神。當我們每天抱怨“時間不夠用”的時候,都應該捫心自問一下:我是否存在浪費時間的行為?我是否製訂出學習計劃?我是否擁有自己的“時間使用指南”?
時間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在哈佛大學,教授和學生所推崇和應用的“時間使用指南”,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效率是時間管理的第一法則
同一個問題,有人半小時就解答出來了,有人卻要花費半天的時間,區別就在於大腦運轉的效率。如果能夠在相同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時間是不是就會“多”出許多呢?高效率就是用最少的時間,做最多的事情,隻要能提高自己的效率,就能讓時間增值。
2.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做好計劃
在每一天或者每一周開始之前,花一點時間做好計劃,否則很容易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時間管理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永遠不知道花在了哪些地方。因此,一定要提前做好計劃:你可以把每周或者每天要做的事情全部記錄下來;太大的任務可以分解成幾個較小的任務,然後給每個任務打上“時間戳”。
3.分清事情的“優先級”
時間要用在刀刃上,因此你必須分清楚,哪些事情是必須做的,哪些事情是想要去做的,根據優先級將它們進行排序。如果發生衝突,我們應該放棄優先級較低的事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每天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是必要的,如果想要參加派對,也不能影響到睡眠時間,那麼按照優先級排列,睡夠八小時排在參加派對之前。
4.享受時間管理帶來的成就感
當你圓滿完成某個任務時,內心通常會有滿滿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激勵你繼續努力,珍惜時間,永不浪費。當然,每個人對成就感的理解不同,有人認為“掌控時間”是一種成就感;有人認為“節省時間”是一種成就感;也有人會因為“不浪費時間”而產生成就感。無論怎樣理解,成就感都會成為時間管理的巨大動力。
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你熱愛生命嗎?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構成生命的材料。”
如果不懂珍惜時間,我們的生命也將變得雜亂無章,許多時間也會浪費在瑣碎的小事之上;相反,珍惜每分每秒的時間,做好時間管理,才能讓一切井井有條。
哈佛大學的“時間使用指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擁有相同的時間,隻不過每個人對時間的態度不同——是躺在床上等待生活的暴擊,還是早起創造人生的奇跡,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