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步趕不上,明天步步趕不上(1 / 1)

哈佛圖書館裏有這樣一句名言:“You must run fast if you even don''''t take a pace.”翻譯成中文就是“今天不走,明天要跑”。這是最典型的哈佛人的時間觀。

對於任何人來說,時間都是終身供給的,又是轉瞬即逝的,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時間充裕,而有的人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呢?因為每個人的時間觀念不同,時間管理的能力也不一樣。隻有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才是真正地擁有時間。

你看看時鍾的指針,它一秒一秒地轉動,時間一點一點地離你而去。如果你不在意時間,不去關注,一天一天的時間、一年一年的時間,就那樣“悄無聲息”地流走了。

一個人的能力提升和知識積累也是如此,一點一點,一天一天……大家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奮力前行,誰都不想落於人後,因為大家都知道:今天一步趕不上,明天步步趕不上!

在哈佛大學,學生都將“終身學習”“每天都進步一點點”作為自己的目標,這也和哈佛學生的時間觀念緊密相關。學習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能夠珍惜每一天的時間,獲得一點點的進步,長期積累下去也會學有所成。

同時,你必須給自己一點“危機感”,要知道每時每刻都有人奮力前行,你稍有鬆懈,就會被遠遠地甩在身後,那時即便你使出全身解數,也不一定能夠追趕上別人了。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畢業於哈佛大學,他曾經說過:“珍惜今日,你將擁有兩倍的明日。”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也曾說過:“時間的大鍾隻刻著兩個字,那就是——現在!”

因此,你應該把目光放在今天,放在現在,放在此時此刻。這也是哈佛人對時間所持有的態度——昨天已經變成回憶,明天還沒有到來,我們所擁有的隻有今天、隻有現在!

從今天出發,不斷積累和進步,這樣才能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在很多人心目中,哈佛都是殿堂般的高等學府,能夠進入哈佛的學生無疑是優秀的人才。中國每年也有不少學生進入哈佛學習,其中有一位很特別的女生,她的名字叫朱成。

她為人十分低調,名氣並不高,但是她的頭銜和榮耀閃閃發光。她是哈佛建校370年以來第一位擔任哈佛研究生協會主席的中國人。

她從小就是一個勇於超越自我的人。小時候,她的身體虛弱,跑步的時候總是倒數幾名。母親安慰她說:“隻要努力追趕前一個學生,就是成功。”

母親的激勵立竿見影,以後每次跑步的時候,她都朝著一個目標努力追趕,不斷進步。

這樣的“追趕”策略還被她運用到學習上。定下目標之後,她就努力“追趕”,學習成績不斷提升,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大,畢業後又順利考上哈佛大學,並獲得了獎學金。

在進入哈佛學習的第二年,她便拿到了教育碩士學位,成績全是A,還被哈佛文理研究生院聘任為全職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她也沒有放棄學習,一年後又被教育研究生院錄取,成為一名博士生。由於有哈佛的教學經驗,個人綜合素質也很強,她最終成為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學生會主席,並且獲得了傑出工作獎——該學院對學生的最高獎勵。

雖然朱成的成功之路難以複製,不過年輕人可以借鑒她的“追趕”策略,在不斷“追趕”目標的過程中,不斷超越自我,不斷獲得進步。

哈佛前任校長魯登斯坦曾說:“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需要不斷地、隨時隨地地、快速高效地學習。過去,一個人全部知識的80%是在學校獲得的,其餘20%則依靠在工作階段的學習獲得;而現在完全相反,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不過占20%,而80%的知識都需要你在漫長的一生中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獲得。那種依靠在學校時學習到的知識就可以應付一切且受用終身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

一個人想要不斷進步,就要不斷學習,但學習不僅僅發生在學校裏,還應該當成一種“終身事業”。這也是哈佛大學希望學生能夠堅守的行為習慣——在人生中的每時每刻都不忘學習。

中國台灣的一名著名作家曾給21歲的兒子寫過這樣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在很多年輕人看來,時間是不可捉摸的。但隻要你把握今天,在此刻努力,你的步伐將變得沉著而穩定。當你成長得足夠強大時,就更有能力去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而不是被時間追趕,被迫謀生。如果現在你還在猶豫彷徨,請記住哈佛圖書館裏的那句箴言:“今天不走,明天要跑!”今天的努力可能會讓你汗流浹背,但明天的喝彩聲一定響徹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