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清晨覺醒的“晚間時間表”(1 / 2)

很多年輕人都知道良好睡眠的重要性以及睡眠不足的危害性,但仍舊沒有毅力去改變自己的“晚間時間表”:應該睡覺的時候,還在吃東西、看手機、玩遊戲;應該起床的時候,還在呼呼大睡。最後上班遲到了,上學也遲到了,而且一整天都沒有精神。

可見,如何安排自己的“晚間時間表”,將決定自己是否能夠擁有良好的睡眠,以及第二天清晨能否早起。每個人的“晚間時間”都差不多,區別在於有的人將“晚間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有的人卻安排不當,最後影響了清晨覺醒。

西醫認為,人體自帶生物鍾,什麼時間睡覺應該根據人體的生物鍾來斷定。大多數成年人體內的生物鍾,會在晚上10~11點之間出現一次低潮。也就是說,這段時間睡覺,更容易進入睡眠狀態中。所以成年人的入睡時間最好早於這個時間點一個小時左右。

人體生物鍾在早晨6點左右,會出現一次小高峰,這時是起床的最佳時間。不過,對於未成年人來說,他們的身心正處於發育階段,睡眠時間需要更久一些,入睡時間也應該提前。

人體生物鍾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根據每個人的作息時間做出相應調整,比如有的人習慣晚上11點後入睡,堅持了很多年,也沒有感覺不適,說明他已經養成晚上11點以後入睡的生物鍾。所以,具體的入睡時間應該根據每個人的年齡和作息規律來定。

前段時間,哈佛高才生李柘遠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在哈佛大學的一天日程。下麵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晚間時間表”。

6:35pm~7:20pm

晚餐時間。約不同的同學吃飯,不僅有哈佛的朋友,還有麻省理工學院、伯克利音樂學院的朋友。這是一個重要的“晚餐社交時間”,很多哈佛學子都會借此拓展自己的社交圈。

7:25pm~7:45pm

晚餐後的這段“碎片化時間”,可以自由安排,比如做作業、聽音樂、給國內晨起的家人打電話或者小眯一會兒。

7:50pm~9:50pm

高強度學習或者寫作的時間:一個人走進圖書館,一摞書、一台筆記本電腦、一副耳機、一瓶水、一些補充能量的小零食,高度專注兩個小時,絕不接受手機和其他人的幹擾。

9:50pm~10:10pm

又是一個“碎片時段”。在這二十分鍾裏,可以在圖書館鬆軟的沙發椅上躺一會兒,不做其他事情,讓身心得到完全放鬆。

10:15pm~11:45pm

一天結束前的“最後忙碌”時段。由於在國內有自己的創投公司和項目,所以每天都需要抽出一定的“辦公時間”,遠程開會、和團隊一道推進工作。

11:50pm~12: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