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完全取決於他在業餘時間是否足夠勤奮!如果你能夠每晚抽出兩個小時來閱讀書籍、學習功課、參加一些有意義的討論或者演講,那麼你就會發現自己的人生正在發生質的改變。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能將周末的時光利用起來,堅持幾年也會有巨大的進步。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年輕人的周末,又是如何度過的呢?
有人超額完成了學習任務,有人順利通過了遊戲關卡;有人從書中學到了全新的知識,有人抱著手機刷了一天短視頻;有人輕鬆地完成了所有作業,有人把作業拖到了周一早晨……如此種種,不自律的學生在周末隨意放飛自我,時間和精力都白白浪費掉了。相反,合理安排周末時光的學生,不僅精力充沛,而且成績節節高升。
經過周末的“休整”,有的學生收獲滿滿、進步明顯;有的學生卻患上了“星期一綜合征”:要麼遲到,要麼一整天都無精打采。
“星期一綜合症”原本是指上班族在星期一表現出的疲倦、胸悶、精神萎靡等症狀。後來發現,年輕的學生們在星期一上課時,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
上班族出現“星期一綜合征”,是因為周末過分消耗體力,過度放鬆自己,以致星期一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時,出現各種“不適應”的現象。
學生出現“星期一綜合征”,不外乎以下兩種情況:
1.有的學生周末要參加各種培訓班,沒有時間放鬆身心,因此精神萎靡不振。
2.周末沒有安排好時間,過度玩樂,比如看電視、玩遊戲的時間過長,將作業都留到周日晚上,結果影響了睡眠,直接打亂了生物鍾。
在哈佛大學,學生們的周末同樣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但是哈佛學子能將自己的生活、學習、社交和玩樂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雖然學生們擁有的時間很有限,但他們總能兼顧生活、學習、社交的平衡。這緣於哈佛學子的自律精神——什麼時間應該學習、什麼時間應該睡覺、什麼時間應該起床、什麼時間應該玩樂……他們都能控製到位,該做什麼的時候就會做什麼,絕不超時或拖延。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周末時光,也都要在周一踏入學校或者辦公室——除非你還是一個嬰兒,或者整天無所事事的人,不然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為什麼有人能夠安排好周末,讓自己始終保持精神抖擻的狀態,有的人卻會患上“周一綜合征”呢?
原因就在於每個的“自律”能力不同。
哈佛大學作為全球頂級學府,一直強調培養學生的自律性,因為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隻有懂得自律的人才能脫穎而出,成就王者風範。如果缺乏自律,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自然無法安排好自己的周末,最終患上“周一綜合征”。
那麼,如何才能化解“星期一綜合征”呢?以下五個方法可供參考:
1.周末科學合理安排
對周末的活動安排要科學合理,過完忙碌的一周,我們正需要好好地休息。尤其是工作日前一天晚上,千萬不能熬夜太晚,這樣能夠保證我們在次日的工作中精力充沛。工作之餘,我們能用這些時間去和朋友聚個餐、看望一下父母親戚,而不是徹底地放飛自我,否則我們就會覺得周末甚至過得比平時上班還累。
2.運動能讓人充滿活力和熱情
當我們全身心投入到運動之中時,可以讓我們暫時忘記身邊的麻煩事。你不妨在早上起來,稍微活動一下身體,出去跑跑步或者在家裏做做操,讓自己的心靈和身體真正蘇醒。在運動的過程中,我們也能釋放壓力和一些不良情緒,經常運動也能降低一些慢性病發生的概率。
3.早餐必不可少
一頓好的早餐能讓我們在上午的工作裏快速進入狀態,所以,每天都不能忽略早餐,而且要認真對待。根據醫學研究,早上吃低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是最好的。蛋白質能夠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讓人注意力集中,而低脂的食物也能減少身體的負擔。但到了中午,就大吃一頓為自己的身體打打氣吧。
4.適當休息可以放鬆身心
忙碌的工作之後,一些放鬆活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消除工作帶來的疲憊感。
我們可以坐在沙發或躺椅上,將休息的信念傳遞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這個時候,大腦什麼都不要想,可以再聽一些輕音樂,讓自己打個盹或者做做眼保健操。在身體鬆弛之後,伸個懶腰活動活動筋骨,再或者吃點小零食喝杯咖啡,將元氣打滿,精力十足。
5.周日提前入睡
充足的睡眠是工作能夠有序進行的條件,有的人習慣了在假期晚睡,或者白天比較興奮,到了晚上根本睡不著。這時,我們不妨嚐試提前35~40分鍾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冥想一下,或者洗個澡放鬆放鬆,這樣能幫助我們盡快入睡。如果你還有賴床的習慣,不如在晚上提前做好第二天的準備工作,這樣能縮短我們早上的準備時間,可以讓我們在睡醒時分緩一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