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平時多操一點心,就能夠“把安全握在自己手中”。
[案例7] 好吃的螞蟻藥
藤藤在姑姑家玩。正巧姑姑買了一包螞蟻藥,剪開了一個口子,隨手放在了桌上。包螞蟻藥的包裝紙著實很好看,花花綠綠的,像極了小吃店裏賣的零食。藤藤想裏麵一定裝著好吃的東西,禁不住誘惑的她用手指蘸了一些津津有味的嚐了起來。不一會兒,藤藤覺得肚子有些疼痛。這時候表哥進來了,看到桌上敞開口的螞蟻藥,詢問後得知藤藤誤食了螞蟻藥,立即送藤藤去醫院。
(摘自四環遊戲小組誌願者日誌,2006年5月)
麵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怎麼做?
① 讓孩子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不安全的,不能做;什麼樣的行為是安全的,可以做。
② 也可以請家長之間分享好的方法,相互支招。發揮家長之間的力量,相互影響,實現育兒互助。
③ 提醒家長注意到身邊的這些安全隱患,提前消除。
④ 此外,還要提醒家長注意:事發後,最首要的不是指責,而是安撫。孩子受傷已經很難受了,吃一塹長一智,孩子以後就會記得,不需要再雪上加霜。隻要父母事先考慮到了這些,把危險的東西收好,平時多囑咐孩子一句,就可以避免。
比如,在四環遊戲小組的家長會上,彤彤媽就“孩子亂吃東西”的問題給大家支招:“從小我就告訴彤彤:想吃什麼都可以,但一定要先跟媽媽說。有的東西能吃,有的東西不能吃,要是吃錯了就得去醫院。我家彤彤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去醫院,所以每次吃東西都先問我,不問我絕對不往嘴裏放。現在已經養成習慣了。”彤彤媽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句囑咐,非常有效地消除了孩子誤食的隱患,讓孩子學會了自我保護。
(2)在農村
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口號的提出,農村的生活環境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如果你正身處農村,請你觀察周圍的環境:是不是泥土地越來越少了、水泥地越來越多了?是不是小平房越來越少了,二層小樓越來越多了?是不是牛羊越來越少了,拖拉機、推土機、大卡車、小汽車越來越多了……環境的變化,是農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現,但與此同時,也不可忽視地剝奪了孩子接觸大自然以及自由、安全活動的空間。
田地越來越少,農村的剩餘勞動力越來越多,年輕的夫妻選擇了離鄉打工。留下孩子在老家,交由老人照顧。然而,孩子精力充沛,老人上了年紀,隻能管到孩子吃飽穿暖,到點回家吃飯睡覺,其餘的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案例8] 爆炸事故離我們多遠?
2009年11月12日,廣西賀州市平桂管理區公會鎮爆竹作坊發生爆炸。事故中死傷的13名兒童全部為留守兒童,都是當地小學的在讀學生。事故發生的原因很快查明:當地一個村民組織原料,在另一村民家中,利用小學生在課餘時間非法加工爆竹,“工作”期間發生爆炸。公會鎮楊會村的黨支部書記告訴記者:目前全村百分之七十的青壯年都在外打工,小孩留在村上由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照顧。由於老人身體狀況和精力欠佳等原因,這些孩子大多比較自由,平時受到管束很少。
(騰訊網,2009-11-12)
麵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怎麼做?
·讓孩子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不安全的,不能做;什麼樣的行為是安全的,可以做。
·與老人溝通,提醒老人多問一句孩子去哪兒了,什麼時候回來,囑咐孩子保護好自己。
·與村委會建立聯係、勤溝通,就孩子的安全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爭取到村委會的支持,共同營造出孩子成長的安全大環境。
總之,這一群常年處於“放養”狀態中的孩子,經常由於家長疏於看護而導致發生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故。比如,從攤位上摔下、被家裏放在地上的開水壺燙傷、誤食在家裏隨意擱置的蟑螂藥、誤食可樂瓶裏裝著的潔廁靈……
因為疏於看護,我們的孩子容易發生哪些安全事故呢?從區域分布看,城市首位為車禍,農村首位為溺水;北方前三位是意外窒息、中毒、車禍;南方前三位是溺水、窒息、車禍袁安香,範豐鶴,李硯.兒童保健家長學校中安全教育的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07(4)。此外,還有摔傷、磕碰傷、動物咬傷、走失、割傷、燙傷、觸電、落入枯井等。
其實,隻要家長能提前考慮到這些,多囑咐一句,就可以讓我們的孩子避免經受這些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