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電影——使時間的流逝變得甜美(2 / 3)

5.義氣相托,為民為國

經曆了唐代“儒”“俠”精神的交流融合,和宋代“新儒學”的普及發展,宋代之後,武俠精神發生了一次重要轉變,傳統的“俠義觀”變成了“忠義觀”。雖然仍保留著傳統的對下層人民的關懷精神,但宋儒“民胞物與”的觀念賦予了民眾強烈的道德責任感和莊嚴的曆史使命感。儒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憂國憂民”思想被武俠階層接受,這豐富了武俠精神的內容,“對國家民族忠誠”的觀念出現了。

經典電影

《阿甘正傳》劇情

天空中,一根羽毛隨風飄舞,飄過樹梢,飛向青天……最後,它落在福雷斯·甘的腳下,阿甘把它夾進自己最喜歡的書中,他正坐在薩凡納州的一個長椅上,向同坐等公車的路人滔滔不絕地訴說著自己一生的故事。

學生時代

阿甘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亞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隻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要讓兒子和其他正常人一樣生活,她常常鼓勵阿甘你和別人是一樣的,要他自強不息。而上帝也並沒有遺棄阿甘,他不僅賜予阿甘一雙疾步如飛的“飛毛腿”,還賜給了他一個單純正直、不存半點邪念的頭腦。在上學的校車裏,阿甘與金發小女孩珍妮相遇(珍妮是一個受父親“虐待”的女孩),從此,在媽媽和珍妮的愛護下,阿甘開始了他不停地奔跑的一生。

在中學時,阿甘為了躲避同學的追打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在大學裏,他被破格錄取,並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越戰時期

大學畢業後,在一名新兵的鼓動下,阿甘應征參加了越戰。在這裏,他遇到了好朋友布巴和丹中尉。在一次戰鬥中,他所在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了珍妮的囑咐(你若遇上麻煩,不要逞強,你就跑,遠遠跑開),撒腿就跑,直到跑到了一條河邊。這時,他才猛地想起自己的好朋友布巴還沒跑出來,於是他又奮不顧身地跑回去救布巴,同時還救起了許多的同伴,阿甘終於救出布巴,但是布巴中彈受了重傷,最後死了。戰爭結束後,阿甘因負傷救戰友作為英雄受到了約翰遜總統的接見。

回國之後

在一次反戰集會上,阿甘又遇見了珍妮,而珍妮已經墮落,過著放蕩的生活。阿甘一直愛著珍妮,但珍妮卻不愛他。兩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後來,他又迷上了乒乓球,而且技術練得十分精湛。阿甘作為乒乓外交的使者,到中國參加過乒乓球比賽,並為中美建交立了功。

因為堅守與布巴的承諾,阿甘成了捕蝦船船長發了大財,成了百萬富翁。後來因為母親生病而離開了捕蝦船,他做了一名園丁。阿甘時常思念珍妮,而這時的珍妮早已誤入歧途,陷於絕望之中。終於有一天,珍妮回來了,她和阿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入了阿甘的懷抱,之後又在黎明悄然離去。後來阿甘開始了他長達三年多的長跑生活。

再見珍妮

三年以後,阿甘收到珍妮的信並按照信上的地址去到了珍妮的住處,與珍妮在一起居住的還有一名與阿甘同名小男孩,珍妮告知那是他的兒子。這時的珍妮已經得了一種不治之症(實際上是艾滋病,不過由於反映的時代是20世紀70—80年代,所以那時還沒人了解艾滋病),但阿甘仍然同珍妮結婚並帶著兒子一起回到了家鄉,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

珍妮過世了,他們的兒子也到了上學的年齡。一天,阿甘送兒子上了校車,這時,從他給兒子的書中落下了那根羽毛,一陣風吹來,它又開始迎風飄舞。

含英咀華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阿甘一樣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很多時候我們都遠不及阿甘,那些不知為何而做的事情總是非常輕易地半途而廢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這樣,就像片頭和片尾中那片隨風飄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數時候,我們也許都在隨波逐流,這種飄浮沒有具體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厭倦。可是,一個騰挪一個轉身,總還是可以由自己控製的,你隻需盡力將它做得完滿,不要計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麼,你就可以越飛越高,你會發現,越往高處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並不是偶然。

經典心語

空中那片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蕩,或翱翔太空,或墜入深淵,阿甘的人生正是如此,雖然他是一個弱智兒,但他卻擁有一顆純潔而善良的心,他永遠記得的是媽媽的叮囑: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可能事先知道你將會嚐到的是什麼味道。

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沒有什麼不同,一點也沒有!

阿甘看起來總是莽莽撞撞,傻裏傻氣,說起話來也是癡癡呆呆的,因而總是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和忽視。可是人生並沒有放棄他,賜給了他一雙天生的飛毛腿,並且在珍妮的鼓勵下,他勇敢地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起,他拋棄了所有的雜念,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們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越戰泥潭,跑過了乒乓球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最後跑到了人生中屬於自己的輝煌。

阿甘是一個誠實守信、重情輕財的人,雖然好友、親人、女友一個個離他而去,但他仍然帶著小阿甘堅強地活著,在常人看來,阿甘真的很笨,但他的人生是那麼的純潔無瑕,他那顆金子般的心,折射出了人性最耀眼的光芒!

那片潔白的羽毛又從阿甘的手中飛走了,他要去尋找一片新的天地,也許還會遭到風雨的襲擊,可能會再次掉入萬丈深淵,但他總是堅信,不幸的背後一定是一片蔚藍的天空,那片美麗的羽毛將永遠在阿甘心裏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飛翔。

知識徜徉

影片檔案

中文片名:阿甘正傳

英文片名:Forrest Gump

上映日期:1994年7月23日

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

主演:湯姆·漢克斯,羅賓·萊特·潘

票房:677 387 716美元

片長:142分鍾

1994年電影界誕生了很多經典之作,《陽光燦爛的日子》《活著》《東邪西毒》《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燃情歲月》《獅子王》《真實的謊言》《紅藍白》等,都是極經典的片子,時至今日還有很多人將這些影片翻來覆去地看。

一、奧斯卡輝煌

《阿甘正傳》當年和那麼多出彩的片子同場競技,卻仍然一路高歌猛進,不僅一年時間裏票房高居榜首,而且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力壓《肖申克的救贖》和《低俗小說》,壓倒性地奪得六項奧斯卡金獎,足以說明它在很多方麵都具有明顯的優勢。當年同台競技的《肖申克的救贖》和《低俗小說》因為阿甘的出現而失意各個大獎,不能不說可惜,怪隻能怪這麼多的經典好片彙聚在了一起,主角隻有一個,配角的輝煌再耀眼也敵不過發揮出色的主角。

有人說肖申克監獄裏的故事比阿甘的故事更為深刻,是的,我也承認,安迪引領著我們一同挖掘了人性的黑暗和現實的殘酷,《低俗小說》用一種別開生麵的手法讓我們沉浸在一個簡單的故事中。然而,電影不能僅僅是藝術的,不能僅僅是電影的,也不能僅僅是生活的。在我看來,《肖申克的救贖》過於藝術過於文學了,《低俗小說》過於電影過於技工了。雖然《阿甘正傳》在深刻性和文學性上不及《肖申克的救贖》,在電影的技巧性構築故事組織上不及《低俗小說》,但是它夠生活,夠綜合,夠意思,它不是電影人賣弄自己才華的工具。

看電影,有時候是一種單純的娛樂,有時候是希望能從中獲取一些生活的道理,我更偏向於後者。

《肖申克的救贖》和《阿甘正傳》同是能給我們的生活做一些指引的片子。當年肖申克和阿甘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競爭各項大獎,但是最終铩羽而歸,是因為題材的相似和阿甘的突出與順應時勢。

看完《肖申克的救贖》不會讓你感到快樂,雖然影片最後給予我們的震撼是足夠的,但是我們一方麵為安迪的20年堅守一個極其渺茫的希望感動,另一方麵卻無法從現實的黑暗和殘酷中脫離出來。甘的論調是歡快樂觀的,我們看完會歡笑、會有所思,但是不至於像肖那樣。看過一個評論,對這兩個片子概括得很好:先後連續看甘和肖,感覺像是從天上掉到了地下。所以,更多的人願意看阿甘而不是安迪。

阿甘的天堂一樣的感覺和肖的近乎地獄的感覺,阿甘的高踞票房和肖的不溫不火,阿甘的藝術商業完美結合和肖的藝術文藝氣息獨占一麵,讓奧斯卡選擇了《阿甘正傳》,這無可厚非,奧斯卡本來就不是威尼斯金獅柏林金熊,它那尊小金人造型足夠精致優美吸引眼球,卻難以扣住氣質和藝術這兩個詞,所以阿甘不是藝術的卻是精致的經典的,肖不是吸引眼球的卻足夠藝術和氣質足夠震撼人心的。一個小金人不完全代表什麼,其實任何一個獎項都不代表什麼,隻有民眾的口碑代表了一切,有人認同就已經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