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卡通胡子的複盤(2 / 3)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生命,如果一條蚯蚓在某個下雨天不小心爬到了路上,我們是不是有可能把它撿起來扔進樹叢,如果我們對一條蚯蚓都能如此寬容和慷慨,為何不能寬容我們身邊那些不完美的人呢?如果我們能夠以我們的力量去幫助一條蚯蚓,為何不能以自己的長項去幫助自己的先生呢?

在想通了這一切後,我想,教育最大的任務不是教授知識,而是建構人格,是幫助被教育者建構起一個讓他們不易受傷害的人格特質和強大穩定的精神世界。

孩子有無限的可能性,如果當初胡子的父母和姐姐們了解兒童發展心理方麵的常識,胡子就不會成為卡通胡子。胡子在製造各種卡通事件中經曆了多少辛酸和痛苦,那是常人無法承受的生命分量,但願天下父母都懂得,不要這樣愛自己的孩子;但願天下妻子都懂得,不要因丈夫不完美而扼殺了他們一生的輝煌。

騎著“紅色獅子”的人們

前麵我們提到人格,人們常會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某個當下我們都會寬容地對別人或對自己這樣說,但是我們真的相信並認可他人的不完美,且不會因此讓別人感到屈辱嗎?

如果遇到了一個缺胳膊少腿的人,我們可能馬上就接納了,由於他們少了一部分身體,於是我們接納他們的行動跟我們不同,但是如果一個人的人格缺了一部分,我們會驚呼道:“他怎麼可以這樣?”“我簡直難以忍受。”“我無法再跟他過下去了!”

我們應該認可,在人的物質身體裏麵裝著的才是真正的人,所以我們隻看他的物質體(外表)是無法真正認識一個人的,那麼我真正認識、了解、理解這個人的標誌到底是什麼呢?

對物質體的識別隻能算初步認識,而了解和理解指的是對一個人內涵的認識,人格的認識。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你可以殺了我,但是不許侮辱我的人格”。我總是對這句話充滿敬意,因為人格就是我們本真的麵貌,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是由我們的長相決定的,而是由我們的人格決定的。人格就像我們將要走過一生的旅程的坐騎,將承載著我們翻山越嶺走過一生的道路。

由此看來,家長生下孩子,起碼要給這個孩子配備一匹有能力載著他走過一生的坐騎,所以在養育這匹坐騎時要非常認真地設計,看看要它具有哪些特質,比如善良、勇敢、勤勞、有同理心、有感受力、有抗挫折能力、有敬畏心、有質疑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自律的能力、有學習能力、熱愛學習和探索、有創造力、有想象力、有幽默感等。

設計好了藍圖,家長就要非常耐心地塑造孩子的這些人格特質,而這個工作依靠說教、抄寫、問答完全不能達到目的,所以家長們必須學習為孩子養育這匹坐騎的方法。

這樣,隨著我們孩子物質身體一天天長大,他們的人格也慢慢形成,到人格建造完成的那一天,這個世界上就具有了一個有著閃閃發光人格的人,這種人會使接近他的人無不獲益。

父母對孩子人格的培養,就像給孩子預備了一頭美麗的紅色獅子作為坐騎,這頭紅色獅子能使孩子完全勝任人生的任何狀況,並且能夠既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我們無法培養出人格完美的孩子,但是至少我們可以盡可能地給我們的孩子預備一頭紅色的獅子,這是做父母的對人類最大的貢獻,也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胡子的卡通說明胡子沒有一頭這樣的紅色獅子,於是他才製造了那麼多卡通故事,現在胡子已經是60多歲的人了,認識到這一點後,他開始努力學習,開始一點一滴、不厭其煩地了解那些生活基礎常識,比如,熬稀飯時米和水的比例;吃剩下的饅頭要裝進保鮮袋放進冰箱,不能晾在那裏;有事需要別人幫忙時先看看別人是否在忙;不要每5分鍾喊一次兒子;在別人的行為使他不舒服時要用友好的態度說清楚而不是發脾氣。胡子的精神令我感動,他並不因為自己已經過了大半輩子而不願意改變,他說哪怕隻能活一天他也要改變,因為他不想再讓我們那樣不舒服了,他是為了我們在改變。

如果年輕人能夠了解這一點,能夠把生活、工作、談戀愛、養孩子都作為養育自己人格的獅子的過程,這樣好人就會越來越多,壞人就會越來越少,自己也會越來越幸福,人類將會更美好。

胡子自己認可的成功

胡子在內心深處一直都不認為自己有什麼成功之處,但其實除了我們辦學校的早期,胡子一個人帶著全國各地的粉絲做了一個非常具有專業熱情、非常活躍的論壇,2007年胡子還策劃了兩部以我們的芭學園為藍本的紀錄片《小人國》和《成長的秘密》,這兩部紀錄片引來了大量媒體,使得李躍兒的芭學園被很多人喜愛,被很多幼教人士和家長追捧。可以說,沒有胡子就沒有芭學園,沒有胡子就沒有李躍兒。

我能夠創辦並管理這樣一所培養孩子人格建構的學校,都得益於胡子從我們結婚以來對我的栽培,從蜜月開始胡子就對我進行交響樂欣賞、文學欣賞、繪畫欣賞、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對比、中國傳統哲學與西方現代哲學對比等方麵的培養,也是在婚後,胡子發現,我跟他其實沒有共同語言,我是老革命家庭出身,隻知道努力工作,胡子家族算是書香門第,對文化極其敏感並且天賦深厚,加上自己努力鑽研和中央美術學院史論係的進修,使得他在我麵前簡直能當博導,胡子的眼界要比我高得多,就像研究生與一年級小學生。可悲的是,研究生看小學一年級,一眼便知其所在位置,而小學生看研究生,以為研究生連自己都不如,於是胡子開始無意識地培養我成為能夠跟他產生共鳴的人,在這一點上他兢兢業業、永無止息,於是表麵看上去我沒讀多少書,但我的文化積澱卻足夠支持我去研究探索人格建構的兒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