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有些怪異的故事。
《西遊記》裏有一段“劉全進瓜”。是說唐太宗想給地府的閻王送點禮品,那邊沒有南瓜,送個南瓜去吧。可是派誰送去呢?必須找個願意去地府生活的人。終於有個叫劉全的人,願意結束自己在陽間的生命,去地府送南瓜……
《陰陽河》這出戲有跟《西遊記》一樣的神話色彩,雖然也有“鬼”,可又不出現地府,別有一番景象。
一個來自山西代州的商人張茂深,到四川販賣綢緞,他要找家店房住下。
“喂,店主人!”他喊著。
店主人出來,替客人牽過馬匹。客人將二百兩銀子和一個包袱存到櫃上。
安排好房間,店主人跟客人閑聊:“請問客人尊姓?”
客人說:“在下姓張。”
“哦,張客人。您的大號是——?”
“草字茂深。請問店主人尊姓?”
店主人說:“我與客人同姓,我叫張小二。”
張茂深問:“府上是哪裏?”
店主人說:“我是此地人氏,開爿客店。”
“請問店主人,此地鄉風如何?”
“哦,我們此地鄉風與別的地方大不相同。”
“怎樣大不相同?”
店主人說:“我們此地做生意,要分上半天和下半天。”
張茂深覺得好奇:“什麼意思?”
“上半天做生意,跟別的地方沒有兩樣。下半天做生意,櫃台上要擺盆水。”
“擺水做什麼?”
“有人來買東西,讓他將錢丟在水盆裏頭。錢如果漂在水上,你就遇到鬼了,東西不賣給他。錢如果沉在水下,那就不是鬼,可以把東西賣給他。”
“哦,還有這樣的鄉風。”張茂深覺得挺新鮮,因為他從沒遇到過鬼,“如此我要到外麵遊玩遊玩,行不行?”
店主人說:“行是行,出了店門,一條大路朝南走。走到一個石牌坊那裏,就是陰陽界。界這邊很熱鬧,都是做買賣的。千萬不要越過石牌坊,記住了嗎?”
張茂深說:“我記住了。”
“我在這裏預備飯,客人早點回來。”
“知道了。”
張茂深出門唱道:“適才店主對我講,此地鄉風不一樣。將身來在大街上,來來往往看端詳。”
張茂深順著大路往南走,果然見到了石牌坊。石牌坊下有條河,他就在河邊青石板上坐下。
不一會兒,他看見有個挑著雙桶的女子,來河邊打水。
遠看那女子的背影,張茂深竟覺得她有點兒像自己的妻子李桂蓮。
張茂深急急向前,正好那女子轉身回頭,兩人同時愣住了。
“你可是我妻?”
“你可是我夫?”
張茂深剛想問妻子,她怎麼會來到此地的,沒想到他和妻子的距離一下子拉得很遠。
他唱:“不顧生死往前奔!”
他追了幾圈,翻了個“搶背”,急匆匆下場。我們介紹過“吊毛”和“搶背”的區別,吊毛是空翻,而搶背是肩部著地的滾翻。這個動作是表現張茂深急急行走時摔了一跤。
李桂蓮再出現時,向觀眾述說她的遭遇。中秋節的晚上,她與丈夫在家中賞月。八月十五是月神出巡的日子,李桂蓮不知自己的哪句話、哪個動作犯了月神的忌諱,月神生氣了。張茂深出外經商,沒想到妻子已被月神拿到陰曹,罰在陰陽河邊每日挑水。
“適才在河邊,看見我丈夫坐在青石板上,他怎麼來到了此處?”李桂蓮悲歎,“我與他陰陽相隔,難以見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