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的星球(3 / 3)

但從伊萬口中說出來時,羅納德覺得自己必須認真回答。

“那麼伊萬,你認為什麼是死亡呢?”

“大概就是永遠地改變了,回不來了,和以前不一樣了。”孩子頓了頓接著說,“我明白克勞德是個AI,這顆星球也是人造的。可是庭院裏的鮮花會枯萎,它們會死去,那麼它們和克勞德又有什麼不同呢?我的哥哥也會死去,就算有了替代物,那也不是原來的他了。所以我想,如果我的星星被凍住了、壓碎了,它也會死掉。而死掉就會被忘記,會不複存在,會再也回不來。”

現在輪到羅納德給出答案了——如果按照純粹的理性解釋論,他應該告訴伊萬,星球沒有死亡一說,隻有使用期限快到了的問題。而他們如果不及時對星球進行回收,它就有一定概率坍塌成一個微型黑洞,對其他星球造成擾亂,甚至可能引發重大的事故;即使不發生這樣的事,它也會報廢,然後逐漸失去維持自身生態係統運轉的能力,變成一塊廢土。

但或許,他有更好的方法去解釋這些事。

“我想想……”羅納德告訴伊萬,“下次來的時候,我會告訴你答案……不過你要提前準備好外出的行李,並且不能帶上那隻小熊。我會帶你看看,死後的星星們會去哪兒。”

8

“你瘋了,帶一個孩子去參觀星球的資源回收?”果不其然,坎貝爾在聽到羅納德的計劃後第一反應就是表示反對,然後拒絕把自己的資格證給他。

“我已經和伊萬的監護人聯係過,取得許可了。”羅納德一把拉過準備“跑路”的坎貝爾,半威脅半請求地告訴他,就算之後出事了上法庭,也不會牽連到他。

帶著勝利的微笑,羅納德在車站那裏等到了伊萬。孩子很少離開家,更不用說出來旅遊了。羅納德給他戴好安全帽,穿上雨傘一樣的防護服,帶著他坐上了邊境特快——他們會經過一團玫瑰粉色的星雲係,然後再穿過一片亂石叢生的小行星帶,最後他們會到達星星被製作出來的地方。他要帶著伊萬看看,他這顆小小的星球是如何誕生的。

“那是什麼?”伊萬指著絲線一樣搭在行星之間的太空電梯問。

“太空電梯。”羅納德如實回答,然後把窗外的景色指給伊萬看。衛星一樣繞著行星飛的是小型人造太陽,負責給星球供熱供能,維持生態係統穩定。遠處大片的金屬色光澤是宇宙垃圾處理站,它們會把廢棄的宇宙垃圾收集起來,統一進行資源再處理。然後前麵那個白色的空間站是停靠點,他們會在那裏接受一遍身份審查,之後再繼續前往目的地。

一路上,孩子都興奮不已,不斷詢問著羅納德“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時代他幾乎沒有興趣相仿的朋友,更不用提像現在這樣,可以有人陪著一起外出。把快要跑到其他車廂的伊萬抓回座位上,羅納德疲憊地歎了口氣,隨後指著舷窗外麵對伊萬說:“我們到了。”

他們抵達了這個星係的邊緣。

伊萬看到無數塔一樣聚集在一起的事物:它們如同大型的試管般,等待著細小的白色運輸帶將形成一顆行星的東西拉到這裏——當一顆行星的設計稿完成、需要再生產時,那些塔會利用引力係統將那些物質收集起來,把它們如同細胞般堆疊在一起,慢慢地、溫柔地,一點一點打印出被設計好的星星。

伴隨著悅目的、傳遍整片星河的白光,伊萬看到一顆又一顆美麗而脆弱的新星基底從那些試管中誕生。之後它們被托送著離開了那裏。下一道工序是根據不同的模板在上麵塑造不同形態的地貌,栽種上雨林、草原,再灌注上湖泊、海洋。

遠處,凍結住的廢棄星球像是一粒粒的水晶,被運入物質爐裏粉碎,在死後化為宇宙爆炸前的形態。然後它們會在此處再經曆高熱高溫,膨脹誕生出新的生命,擁有新的姿態。現在千禧年的千禧年到來,宇宙中有一百個嬰兒誕生,有一千朵鮮花盛開,有一萬處泉眼幹涸,有一億顆星辰閃爍……

孩子藍色的眼睛裏閃爍著星河,星星在他的麵前重新閃爍。羅納德則拉住伊萬的手,讓他不要太靠近玻璃,小心危險。

“你的星星確實會死,”羅納德緊緊握住那隻小小的手,告訴伊萬,“但之後,會有更多的星星誕生。”

伊萬點點頭,看著外麵的星星。然後他抓著羅納德的衣服,想著過去和未來的事情,嗚咽著哭了起來。淚滴打濕了羅納德的肩膀,接著打濕了他自己的袖子,他卻感覺自己心裏輕鬆了幾分。

羅納德把伊萬抱在懷裏,由衷地羨慕起這個會為星星哭泣的小家夥。

9

孩子最後被他的家族接走了,羅納德也按照程序簽署了廢棄條例,看著坎貝爾帶人冰凍住了那顆小王子的星球。這時羅納德才發現以前他們一起種的花盛開了,從宇宙中看去,那片地方確實像彩色的河流。

羅納德看著那顆行星被運到物質爐,化作無數閃爍的岩塊,在宇宙間閃耀著,回收、加工,最後以新的姿態誕生……

而在到達新住處一周後,伊萬收到了一個羅納德和坎貝爾親手製作的水晶球——裏麵有著一顆小小的星球,星球上還盛開著微小的玫瑰。那顆星球和伊萬丟失的一模一樣,隻是小了很多。

伊萬依舊擁有自己的星星,雖然他沒法再在上麵奔跑,但依舊可以靜靜地凝望它,看它在冬天飄落雪花。

《中國校園文學·青春號》2021年3月刊

原名《孩子的星星》

性情孤僻的十二歲少年伊萬擁有一顆自己的星球,他在控製星球的AI“克勞德”的陪伴下獨自成長。但AI失靈了,星球將被按照程序銷毀。可伊萬拒絕接受這一點。星球資源回收員該怎麼做才能讓伊萬坦然接受克勞德的“死亡”和星球的消失?

一個陪伴孩子成長的AI算不算他的親人?如何接受摯愛者的逝去?這些關於親情與死亡的話題,是每個孩子成長中必然麵臨的問題。本作將AI和私人小行星作為一個孩子的移情對象,從科幻的視角來書寫成長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