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九子鬼母的歸宿(2 / 3)

賊黨們略一躊躇,其中有幾名天生魯莽,不識輕重的悍目,妄想先下手為強,暗箭傷人,挽回頹勢,不問青紅皂白,猛地右臂一抬。一聲大喝:“休得逞強,先收拾了你們再說!”“唰唰”幾縷尖風,挾著二支鋼鏢、一支飛梭向樓簷二人身上射去。

二人紋風不動。那英俊少年微一上步,把手上提著的人向前一迎一擋,二鏢一梭都中在活擋箭牌上了。那英俊少年哈哈一聲大笑,右手長劍一晃,用劍鋒挑開那人蒙麵的黑布,上麵左臂一鬆,下麵騰的一腿,把那人跌起七八尺高,從空一落,正向箭道上一堆賊人頭上掉了下去。其中一個高大悍目,雙臂一舉,恰把掉下去的死人接住,拚命的一拏樁,才穩住身勢,低頭一看,立時大聲驚喝道:“不好了,老九被他們弄死了!”

原來從樓簷跌下去的,是六詔第九鬼遊魂普二。正是雙方動手之際,九子鬼母差他進樓喚人,被鐵笛生在樓梯下候個正著,暗地裏給他點了暈穴,擒上樓去交給何天衢捆住手足,擱在窗下候用,往窗外一看,廣場裏已經動手,慌又轉身躍出後窗,把先時高擱在崖坡上的俘虜,也運到樓內,和遊魂普二擱在一起。這當口才和何天衢、桑窈娘匆匆略說大概。等到分際,下麵葛大俠嘯聲一起,這原是預定的暗號,立囑窈娘守住窗口,鐵笛生和何天衢一人挾起一個俘虜,剛要躍出窗口,不料事有湊巧,忽見九子鬼母躍上近樓的石柱,相隔不過二三丈遠,而且九子鬼母背樓麵外,隻顧展旗發令,哪料到窗口埋伏著三人。

鐵笛生心機一轉,哪肯輕易放過這種機會。立時把俘虜一放,攔住何、桑二人,暗地掏出三支獨門“追魂子午釘”,扣在右手掌心,存心要這惡魔的死命,窺準背後骨節中間的命門穴,左右的腎俞穴、誌堂穴。還怕九子鬼母軟硬功全,難以深入,特用了十二成功勁,悄悄把窗戶推開了幾寸空隙,施展暗器中“三元聯第”的絕招,啞聲兒抖腕一放。

九子鬼母有潑天本領,也防不到自己樓上埋伏著催命鬼,發出來的還是專克鐵布衫、金鍾罩的獨門暗器。九子鬼母立在石柱上紋風不動,整個背脊都給了人,哪有不中之理,一聲怪叫,倒撞下來,連人家麵目都沒有看到,便這樣暈死過去了。

這一下,連葛大俠等都出意料之外。蛇無頭不行,九子鬼母一倒,比原定計劃還來得高妙。四人驚喜之下,一麵提防四圍賊黨們暴動。一麵留神鐵笛生、何天衢已現身樓簷,魯莽的悍目暗地放了二鏢一梭,卻把自己遊魂普二射死,被何天衢挑下麵幕跌下地來。鐵笛生趁勢也把手上俘虜的麵幕,用鐵笛挑開,赫然露出廬山真麵,下麵賊黨們一看,不是別人,正是他們百般趨奉的少土司少獅普明勝。賊黨中像黑牡丹、羅刹女等已得峨嵋玄門真傳,一看普明勝在人家手中非但四肢捆縛,而且垂頭搭腦,生氣毫無,便知給人點了穴道。

這一來把全場賊黨鎮得鴉雀無聲,麵麵廝看。眼看早已死定的獅王普輅,兀自高擱在柴架上;生死難明的九子鬼母,又躺在箭道;不死不活的少獅普明勝,又落在人家掌握之中,局麵已是一敗塗地,有輸無贏。如果依仗眼前人多勢眾,一不做,二不休,再同人家硬拚一下,旁的不說,普氏唯一無二的根苗少獅普明勝,定先劍下喪生,有死無活。何況大家已經聲明,九子鬼母中了“追魂子午針”,沒有他們獨門解藥,難以救活。語氣之間,似乎借此要挾,並非真要九子鬼母性命。賊黨們有這一線希望越發受製,真個不敢亂動了。

其實鐵笛生嫉惡如仇,好容易除掉一個惡魔,哪肯用自己獨門解藥解救。無非兵不厭詐,借此使賊黨們投鼠忌器,不敢亂動罷了。可是對於掌握中的普明勝卻另有處置。

鐵笛生一看賊黨業已氣餒受製,已到了最後的一步,立在簷口大聲喝道:“你們如果依仗人多勢眾,還想胡鬧,那也不妨試一試,我先把你們少主結束了再說。”喝罷,鐵笛一舉,便要向普明勝當頭劈下。

下麵賊黨們齊聲大喊:“且慢動手!有話可以商量!”

鐵笛生微微一笑,用鐵笛向四圍一指道:“既然你們服輸,先叫他們擲下手上武器,我們自有公正辦法。”

賊黨無法,尤其黑牡丹、羅刹女二人,氣得柳眉倒豎,麵皮鐵青。羅刹女小蠻靴一跺,咬牙點頭道:“好,聽你的。”縱聲一躍,拾起地上的三角旗,向四圍一展,嘴上咭咭呱呱說了一陣蠻音苗語,屋上屋下圍著廣場的無數匪黨,轟雷般怒吼起來,經箭道上一群悍目大聲呼喝了一陣,才無可奈何的把手上弓箭、匣弩、鏢梭,一個個擲向廣場。這原是苗蠻服輸的慣例,算是放棄了爭鬥。可是黑牡丹、羅刹女和箭道上一堆賊黨悍目,卻依然佩刀帶劍保護著九子鬼母的屍身。

這當口葛大俠、桑苧翁、無住禪師、獨杖僧已知大功告成,無所顧忌,一齊向樓前箭道上走去,剛一邁步,忽聽得斷壁口外,一陣馬蹄奔驟之聲,由遠而近,霎時已到斷岩壁外。蹄聲一停,卻不見有人進來,隻聽得壁外苗匪鼓噪了一陣,奔進二個悍目,飛一般跑到樓前,向賊黨們不知說了甚麼,羅刹女把手上令旗交與黑牡丹,立時跟著二個悍目往外疾走,恰好和葛大俠等擦身而過。

羅刹女略一停步,娥眉微挑,星眸帶煞,匆匆說道:“諸位少待,此刻外麵有幾位英雄帶人到來,恐怕他們不明道理,又起爭執,特地出去阻止他們。”說罷,不等葛大俠等探問,帶著二個悍目飛一般趕出斷壁口外去了。

葛大俠朝著羅刹女背影微笑,來的正是飛天狐這寶貨。不過羅刹女這一出去,難免不另生詭計。

桑苧翁道:“這孩子在這賊窩裏生長,全然不知自己的根源,倒教我無法可施。看來在她身心上,還得用一番心力。不是一言半語便能收效的了。”

獨杖僧說道:“她姿容體態,同她母親一般無二,當然毫無疑義。但是此刻不必說破,免得匪黨們起疑,生出別的枝節。便是她本人也茫無頭緒,不會相信。依我想,還是先找尋她的母親,才是正當辦法。”

桑苧翁點頭歎息,一麵走一麵不斷的回頭看那斷壁口外的動靜,許久不見羅刹女回身進來。本來斷壁出口處,密層層塞滿了標槍手、弓箭手,此刻卻變成疏疏的一排,望去不過十幾名苗匪,似乎都跟著羅刹女溜出去了。葛大俠唯恐苗匪們安排毒計,遲則生變,立刻止住獨杖僧等三人,立在中間箭道上,遙向樓簷上的鐵笛生打了幾次手式。

羅刹女一去不回和斷壁外的情狀,鐵笛生原已起疑,經葛大俠一打手勢,便已會意。好在這時鐵笛生已暗授何天衢、窈娘三人密計,窈娘原沒有露麵,何天衢趁下麵賊黨不留神時,也早躍進窗內,同窈娘暗地照計而行。

樓簷口隻剩鐵笛生一人,雙足一點瓦麵,左臂挾住半死不活的少獅普明勝騰空而起,並不向樓上躍下,施展絕頂輕功,宛如點水蜻蜓,卻縱向近樓的一支石柱上,隻一點腳,“啾”的又飛到第二支石柱上。“唰唰唰”,一口氣飛越了五六支石柱,已到了葛大俠等立身所在,翻然飛墮。

五俠一會合,葛大俠接過俘虜,自己肩上一扛,朝樓下賊黨們一招手,大呼道:“時光不早,一忽兒雞鳴天亮,還得替你們救這位小主人的性命!你們有膽量有擔當的,快跟我們去作個了斷。”喊罷,桑苧翁懷抱雌雄劍,獨杖僧橫著虯龍杖,當先開路。無住禪師和鐵笛生一鏟一笛斷後,護持著中間葛大俠肩上的俘虜,一齊向外便闖。

這一下,賊黨們又吃了一驚,摸不清他們主意,小主人又在人家手內,一時無法可施。由黑牡丹率領著樓前一群賊黨,拔步便趕,一麵掣出三角令旗,向兩麵揮動,指揮屋上屋下的匪黨,跟在身後調出斷壁口外,預防雙方決裂、小主人救不回來時決一死戰,另外留下幾名心腹悍目,吩咐把地上九子鬼母屍身抬進樓下正屋內,嚴密保護,還希望真個從敵人手內取得本門解藥,救治這個怪傑的性命。

這一來無異空巢而出,正中了敵人圈套,而且還變起倉猝,一經被人挾製,處處走了下風。機警絕倫的羅刹女偏又一去不返,連敵人有幾人,前麵走的五人是否人數相符都沒有查點。黑牡丹雖然也是一個智勇雙全的英雌,這當口也鬧得心急如焚,方寸大亂。無怪鐵桶一般秘魔崖,一夜功夫,便冰消瓦解了。

葛大俠等五人向外一闖,明知後麵無數賊黨跟蹤而來,故意頭都不回,活似五隻餓虎,向斷壁出口衝去。出口處尚有一排標槍手守著,看到五人身後,黑牡丹當先率領了一班同黨,送客似的遠遠跟著,並沒有發令攔阻。當時情勢,眼見小主人落在大蟲口裏,確也無法攔阻,不由的向兩旁一閃,閃出中間一條路來。

六詔山秘魔崖天生峻險,像廣場盡處,崖壁中斷,形成天然的門戶,直達秘魔崖境外,共有五重。平時九子鬼母利用這種天然門戶,一道道派人扼守,到了晚上,還放來一群通靈猛獸狒狒,散布崖下森林之中,端的森嚴威武,萬想不到今夜被五位隱俠從內達外,平平安安闖過五重關口,宛如無人之境一般,一直闖到秘魔崖下通達阿迷的山道上,兀自不見一個苗匪的影子,這是出乎情理以外的。

鐵笛生一麵走,一麵說道:“今夜我們雖然替滇南除了大害,但是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恐怕還有後患。一路走來不見一人,定是羅刹女別生鬼計,把外麵的黨羽統統帶走了。這一走,定是另有巢穴,其誌恐不在小,我們還得當心呢!”

桑苧翁歎了口氣道:“我多年隱跡埋名,今夜無端同秘魔崖一群賊黨結下生死怨仇,還不是為這孽障,偏又節外生枝被她溜走。她這一走,鐵兄說得一點不錯,又不知生出多少是非來。我們春蠶作繭,自討苦吃,又不知怎樣才能結局呢!”

葛大俠笑道:“日後的事,權且放在一邊。你們看後麵追來的賊黨們,狗急跳牆,恐怕不容易打發呢!”

大家回頭一看,那座巍巍矗立的秘魔崖,在這夜色迷茫之下,已隻見一個龐大的黑影,活像雲霧迷漫之中,湧出一個猙獰的天魔。因為五位隱俠,步下如飛,這時已衝下四裏山路,隻見秘魔崖巍巍黑影之下,險仄陡峭的山道上,火燎如龍,蜿蜒而下。看情勢似乎黑牡丹率領傾巢匪黨分三路追下崖來,又像分道從捷徑兜襲,想抄在他們五人的前麵,攔住去路的模樣。

鐵笛生道:“他們在阿迷碧風寨兩處,定有不少匪黨。剛才羅刹女獨自溜走,也許奔往這兩處調動人馬。碧虱寨離這兒不遠。也許羅刹女走時,已和黑牡丹安排好計劃。想倚仗人多勢眾,兩頭猛擊,把我們圍困在秘魔崖和碧虱寨的中間,故意欲擒故縱,等救回少獅普明勝以後,再同我們決一死戰,也未可知。我們倒不能不防。”

葛大俠道:“不要緊。這兒道路,我已探查清楚。這兒前麵一片棗木林的外麵,有一座山崗,崗上便是向碧虱寨轉阿迷的要道。我們倘不過崗,從棗木林側麵有一條山徑,可通翠微山。繞出翠微山便近三鄉寨的竹園村。我們發放了手上小賊頭,從這小道轉回三鄉寨便了。好在天衢、窈娘事畢仍從進去的秘道退出來,斷無危險。我們不必等他們了。”

葛大俠等便在林外停了下來。一看來路上火把燭天,黑牡丹揮動鴛鴦鉤,帶著一批匪黨,飛一般趕上前來,相差隻有一箭之路。葛大俠等明知還有大批匪黨,分路繞到前麵高崗上攔截去了,且看她趕來怎樣應付。

這當口,突然見秘魔崖上冒起火光,直衝霄漢。霎時火勢越來越猛,一片紅光,照徹崖前崖後。可笑黑牡丹和一群賊黨,一陣風的趕到,正看清五個敵人兀自立在棗木林下,一麵趲行一麵暗暗預備交涉的辭令,萬不料背後巢穴突然起火,這一驚非同小可。

跟來的賊黨們,個個暴跳如雷,嚷成一片,鬧得黑牡丹手足失措,進退兩難,幾乎急瘋了心,明知這火起得奇怪,又中了敵人圈套,可恨那邊五個死對頭,行了這樣絕戶計,還沒事人似的,向秘魔崖指指點點,談笑自如,故意做出隔崖觀火的態度來,給自己看,有心返巢救火,無奈小主人這條性命,全仗自己設法救回,可是秘魔崖內人手不及,萬一火勢蔓延,非但鬼母洞一洞珍寶要化灰燼,生死未明的九子鬼母也要同化灰燼了。

正在急得要命,猛聽得來路上步履奔騰,一陣風跑來兩條人影,到了跟前,認出是碧虱寨的頭目,向黑牡丹說道:“奉羅刹姑娘之命,請黑姑專心對付敵人,務必想法救回小主人。敵人有甚麼話,隻管口頭答應。羅刹姑娘和吾土司飛天狐已在前麵要道口帶領多人等候敵人,隻要小主人無恙,不怕他們逃上天去。秘魔崖火起,羅刹姑娘已派沙定籌土司帶人趕往撲救,請黑姑娘放心好了!”

頭目說畢,又轉身向秘魔崖跑去。黑牡丹心裏略安,一抬頭,卻不見了棗林下的五個敵人,慌不及帶著一般匪黨飛步趕去,到了林口,匪黨們高舉鬆燎四照,哪有五人的蹤影,卻見當前一株大棗樹上,削去樹皮,用劍刻著幾行字跡,細看時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