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課上碰到一道難題,我照例認真想,兩手托住腮幫子用勁想。也許我的手指無意中觸到了耳朵,於是忽然發現,它們在動。
動得不厲害,但確實在動,兩隻耳朵齊心合力,往前往後往前往後……地動。
開始我有些驚訝,因為此前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也沒有想過人的耳朵到底是可以動還是不可以動的問題。我重新試了試,命令自己的耳朵動。果然聽話,它們真的在動。我興奮起來,連忙問同座的劉同學:你的耳朵會動不?
劉同學是學習委員,戴一副厚眼鏡,在我看來是很博學的。但她不肯,也許是不屑回答我這種蠢問題。她頭都不掉說:做作業!
我隻好轉過背問後麵的朱林森。朱林森的作業本上一個字沒有。他幾乎天天留校。但他對我的問題即刻發生了興趣。他呲牙咧嘴,頸根都脹紅了,兩手在空中亂抓,仿佛要動員全身力量使他的耳朵動起來。但它們就是不動。根本是紋絲不動。
我於是微笑了。我的微笑使朱林森非常沮喪。他可能覺得很丟麵子,因為他一貫調皮,動轍喜歡擂別人兩拳,同學都有些怕他的。這樣的人哪裏肯服輸,他於是恨恨地說:那你動給我看。
我繼續微笑著,讓耳朵動了幾下。
哎呀呀……朱林森在安靜的教室裏發出了有如石破天驚的叫聲。
這事的結果是,下課後我們跟在老師屁股後頭進了辦公室。記得老師姓常,是很好的一個老師。常老師弄清了朱同學上課大叫的原委,臉上也疑惑起來。然後對我說:你再動一個給我看看。
當著辦公室五六個老師的麵,我又讓自己的耳朵動起來,當然動得比給朱同學看的更加賣力。本來一律板著麵孔的老師們立刻活潑起來,很愉快的樣子,議論著,跟剛看過文藝節目似的。
我還為班上同學做過好多次表演。隻是慢慢才曉得,好東西不要隨便拿出來,再有人叫我動耳朵,通常我是要討價還價的。
以後大了,從書上知道,人的耳朵先前跟動物一樣,都是會動的。動的目的是為了調整角度,提高聽力。早期的人類生存條件差,充滿了險惡,聽覺不好就有性命之虞,例如身後跳出一隻不知從何而來的大蟲。人在發展的過程中漸漸喪失了一些功能,因為那些功能不必要了,比如會動的耳朵。這與達爾文的進化論是一致的。我的耳朵會動,科學上屬於返祖現象,並不光榮的。
不會動耳朵的朱林森現在活得很好,當老板,坐奧迪車。有事無事,朱林森常喊我們幾個老同學去玩,吃飯,喝酒,吹牛。他特別喜歡買單。有回在飯桌上,吃著吃著,朱林森忽然對我叫道:想起來了,想起來了,那時候你的耳朵會動,是不是?他說得我一愣。真的,連我自己都不大記得自己的耳朵會動了。看我的看我的,朱林森繼續叫著,招呼大家都朝他看。我們於是看到朱林森把舌頭伸了出來,伸得很長,先是順時針方向轉360度,轉成根麻花一樣,隨後恢複正常狀態,再逆時針方向轉了360度。簡直叫人匪夷所思。轉完了,朱林森指著我說:怎麼樣,你能轉不,你能轉不!他很興奮,很得意,像終於報了多年前的一箭之仇。
想一想,覺得朱林森這個人有意思。我當然不能跟他比了,我不但不會轉舌頭,連耳朵,也動得遠沒有先前那般靈光了。小孩子最喜歡吹噓比如脫過臼、生過水痘一類的事情,長大後卻都換成比如衣食住行,完全不可愛了。朱林森倒是不錯,那興奮,像沒有長大似的。當然也有跟小時侯的玩伴們坐在了一起的緣故,大家彼此的記憶,都願意停留在那些純真的年代。(宋可玉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