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又見炊煙(1 / 1)

鄧麗君的歌聲一度在大陸廣有市場。雖然年輕一代的追星族早已另趨時髦,但說起來誰都曉得從前有個鄧麗君的。她唱過大量朗朗上口的情歌,是許多中國人的流行歌曲啟蒙教師。通過三洋盒式錄音機和被不知盜錄了多少遍的劣質磁帶,她的且甜且媚的歌聲甚至傳到了窮鄉僻壤,搞得不少人心裏怪怪的作癢,仿佛也要折騰點什麼名堂才好。幾乎可以說,她的歌聲,和那個歌聲所傳達的一種生活態度,對一個時代的意識形態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直到今天,我們在歌廳裏還時常能見到一些鬢角染雪老態初現的男人,他們不懂U2,不了解布蘭妮,更不明白“Hey,Jude”是怎麼回事,但曉得唱鄧麗君。他們脹紅了頸根以及眼珠子,與年輕漂亮的小姐一道放歌,費心費力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或者謝謝你常記得我。這情形看上去不隻可笑,其實還有幾分悲涼。既說明他們從前做過鄧麗君的學生,也看得出他們對日月如梭的無奈與感慨。而且他們的模樣還很容易給人不大得體的印象,尤其與他們的身份不符--多半,他們都是些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仿佛是在一個不合適的時間不合適的地點做一件不合適的事情。他們矯情地愛呀愛呀地唱著,或許就會記起自己年輕時候的故事,並且想到此刻正枯坐在家裏滿臉皺折跟怨氣的太太,於是他們真的有點憂鬱了。

他們的歌聲是懷舊的,透露出徒然掙紮的意味。青春不再,物是人非啊。

鄧麗君的歌聲流傳久遠是有道理的。都是唱的人之常情,旋律很流暢,音域也比較窄,一般人從頭唱到尾,不會上氣不接下氣,自我感覺也就蠻好。尤其歌詞,大多平白如話,便於記憶,況且談情說愛,橫豎都令人愉快。所以鄧麗君人緣好。

王菲翻唱過鄧麗君的幾首歌,其中之一是莊奴作詞的又見炊煙,寫得漂亮:“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罩大地,想問陣陣炊煙,你要去哪裏,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詩情畫意雖然美麗,我心中隻有你。”把這兩個人唱的同一首歌作比較,一耳朵就能聽明白,為什麼王菲才被稱為天後。隻有王菲才唱出了這首歌裏的惆悵與淒惋,她能夠把握和傳達情感上的微妙差別,而鄧麗君,顯然太輕鬆了。王菲似乎有真正深刻的憂鬱,她的歌並不通俗,音樂往往另類,需要技巧,她讓自己和大眾保持了一段不遠不近的距離,以至於前麵提到的那些男人,通常都隻唱鄧麗君而不唱王菲,如果歌廳小姐提出一定要唱王菲,那他們就會覺得為難,像在給下級作報告時遇到了語言上的障礙似的。

鄧麗君和王菲是兩個不一樣的歌手,她們都有自己的天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地,隨便亂躥,就容易弄出尷尬來。

我簡直想象不出有哪個男孩子在看了《重慶森林》以後會不愛上王菲。她是那麼美麗,留著十分短的頭發,一副肩膀又寬又薄,像初生的小老虎一樣跌跌撞撞、活蹦亂跳。她到處打工掙錢.然後到處去玩。王家衛幾乎把這詮釋成唯一的不浪費時間和激情的生活方式,而能夠演繹它的,隻有王菲。

王菲的歌可以告訴人們,什麼是幸福,或者痛苦。她唱著,同時表達著。(宋可玉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