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言行都要正直;當國家政治黑暗時,行為要正直,說話要謙虛。”
【悟語點撥】
孔子的意思是說:“國家政治清明時,言行都要正直,政治黑暗時,行為依然要正直,但說話要注意,防止有小人暗算。”
有德者必有言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譯釋】
孔子說:“道德高尚的人一定會講道理,會講道理的人卻不一定道德高尚。仁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卻不一定是仁人。”
【悟語點撥】
道德高尚的人,一定有豐富的知識,大多能言善辯,通情達理,會講理的人,有的純屬詭辯,未必道德高尚。但仁德的人心裏誠實、無私,一定無所畏懼、敢作敢為。
君子哉若人
【原文】
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譯釋】
南宮適問孔子:“羿擅長射箭,擅長水戰,但都沒有幹到最後。禹、稷親自下田耕種各獲得天下。”孔子沒有正麵回答他,等他走了以後,孔子才稱讚道:“這個人真是君子呀!這個人真是道德崇高呀!”
【悟語點撥】
僅憑一時勇氣,意氣用事,那就會半途而廢,未必能成功。雖然開始隻做種田等小事,但若深得人心,人心所向,這樣的人隻要有才能,具備仁德的品性,早晚也會成就大事。
未有小人而仁者
【原文】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譯釋】
孔子說:“在君子中不仁的人是有的,但在小人之中卻絕對沒有仁人。”
【悟語點撥】
萬事萬物都在變,而人也在變,好人在特定的環境或條件下可能變壞;但在小人中絕對不會有好人的,因為小人的本質是壞的。所以平時我們要學會察言觀色,識別真偽,以防上當受騙。
愛之,能勿勞乎
【原文】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譯釋】
孔子說:“愛護一個人,能不讓勤勞嗎?忠於一個人,能不規勸他嗎?”
【悟語點撥】
真正愛護一個人,就應該教會他養成吃苦耐勞的習慣,讓他懂得隻有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
忠於一個人,就要對他負責,在他迷惑或出現錯誤時好言相勸,使他走上正確軌道。
為命
【原文】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裏子產潤色之。”
【譯釋】
孔子說:“鄭國製定法令文件,由裨諶起草,世叔研究後提出意見,大臣子羽加以修改,最後由子產作文字上加工潤色,很少出差錯。”
【悟語點撥】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多采納別人的正確意見,三番五次考慮成熟後再去做,這樣一般就不會出現什麼差錯。如果一意孤行,固執已見,則可能會一錯再錯。
貧而無怨難
【原文】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譯釋】
孔子說:“貧窮而無怨言就很難做到,富貴而不驕傲就比較容易。”
【悟語點撥】
貧窮潦倒的時候仍然一如既往地工作,沒有半句怨言,這樣的人確實太少了。但富貴時而不驕傲就比較容易做到。因此,“貧窮無怨,富貴不驕”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子路問成人
【原文】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
【譯釋】
子路問怎樣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完美無瑕的人,孔子說:“像臧武仲那樣有智慧,像孟公綽那樣清心寡欲,像卞莊子一樣勇敢,像冉求一樣多才多藝,再用禮樂製度約束自己的行為,就可以算是一個完美無瑕的人了。”又說:“現在的所謂完人並不是這樣,不取不義之財,危急關頭不懼生死,即使貧窮也不忘道義,也就可以算作完善的人了。”
【悟語點撥】
真正完美無瑕的人可以說是沒有,隻能相對來說,比較完美的人是有智慧、樸實、平易、講道義知禮儀的,既多才多藝,又勇敢果斷的人。
其然?豈其然乎
【原文】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
“其然?豈其然乎?”
【譯釋】
孔子向公明賈問公叔文子這個人,說:“這老先生不說、不笑、不取,是真的嗎?”公明賈對他答說:這是傳話的人傳錯了。他老人家隻是在該說話的時候才說話,人們不討厭他說的話;高興的時候才笑,人們不討厭他的笑;正當的錢財他才獲取,人們不厭惡他的獲取。
孔子說:“原來如此,真是這樣嗎?”
【悟語點撥】
看待一個人的好壞,要自己親自去觀察才行,不能道聽途說,更不能側聽片言隻語,這樣就好壞不分啦!因為傳話錯誤,而導致截然相反的結果的事例,生活中太多了。
夫如是,奚而不喪
【原文】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譯釋】
孔子談到衛靈公的昏庸無道,季康子說:“既然無道,為什麼衛國沒有衰亡呢?”孔子說:
“衛國有仲叔圉主持外交,祝主管祭祀,王孫賈統率軍隊,衛國有如此賢才,怎麼會敗亡呢?”
【悟語點撥】
古代有很多昏庸無能的君主,他們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而但為什麼國家卻沒有衰之呢?這主要是因為國君本人雖然沒有才能,但他卻善於用人,手下有一幫大臣為他出謀劃策,料理朝政。
為之也難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譯釋】
孔子說:“說起話來誇誇其談的人,要讓他付諸行動那就非常困難了。”
【悟語點撥】
說話誇誇其談的人,大多是光說不做,言行不一致的人。這種人隻會說假話大話,不能幹實事,一生隻會紙上談兵,無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