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有時會過來看一下工作進度。

“嗬,比我預計的快嘛!”元好問說著,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他覺得自己仿佛已經把金國這一百二十年間的歲月擁入懷中了。

人的生活,如果不作為曆史記錄下來的話,就如同沒有存在過一般。那麼,自己的父輩、親友及其祖先——那幾千萬、幾億萬的靈魂都將失去歸宿,消失於時空中。同樣,人的尊嚴將分崩離析,文明也將消亡,變成沙漠裏的沙粒,遭受馬蹄的踐踏。

元好問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將自己生活的時代以及這個時代的文明作為文字保存下來——他把這項事業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王勉那尖細的筆端上。

此事雖然經過了宰相的批準,卻並沒有獲得撥款資助。王勉夫婦的生活開銷,全都是出自手頭拮據的元好問自己的腰包。

汴京皇城的大殿裏,大臣們連日進行著磋商,可是誰都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有的大臣提議說:不如試著改換年號來驅除災禍。最後大家達成了一致決議:“正大”這個年號不好,等過了年,就將年號改為“開興”——開興,蘊含著人們期待振興國運的願望。

在會議中,元好問提議說要製作曆代實錄的小字抄本。這時,一位監察禦史勃然變色,怒斥道:“這豈不是意味著準備放棄國都了嗎?蒙古兵還沒來到,你卻先考慮後路。真是豈有此理!”這位監察禦史其實是個不敢麵對現實的人,他不斷地把願望堆砌成一個空殼,然後自己龜縮起來,躲入其中。

宰相支支吾吾地說道:“事先設想各種情況,然後為其做好準備,這總不是什麼壞事吧。”

就這樣元好問的提議得到了批準。

“汴京城怎麼可能陷落呢?完顏重喜一定會擊退蒙古軍的!”監察禦史仍然固執己見道。他想以此維係虛幻的願望。

然而,他的願望落空了。

河中府失守。

統帥都點檢完顏重喜率領步兵十一萬、騎兵五千在陝州阻擊蒙古軍。但潼關的守衛隊長投降了蒙古,導致金軍潰敗撤退。陝州的百姓們也舍棄了房屋和城市,跟在軍隊後麵逃跑。時遇大雪,他們最終還是被蒙古軍追上了。完顏重喜投降,仍被蒙古軍斬首。其他將領或四散奔逃,或紛紛應戰,也都潰不成軍。十餘萬金軍幾乎毫無反抗之力就被消滅了。

蒙古大汗最終決定包圍金國首都汴京。曾經橫掃黑海沿岸的猛將速不台被任命為攻城統帥。

這年四月,金國改換年號僅三個月後,又再次改年號為“天興”——看來,隻能向天祈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