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二天,陶峙嶽派劉孟純告知鄧力群,已決定派國民黨中將司令曾震五代表陶峙嶽和河西警備司令部,於20日由迪化出發,赴蘭州與彭德懷將軍談判。
1949年9月17日,陶峙嶽、包爾漢複電張治中,表明起義決心。9月18日,陶峙嶽、劉孟純交給鄧力群一份《新疆問題和平解決意見書》,要求轉報中央。
鄧力群不解地看著他們,說道:“這個意見書是不是新疆和平轉變的前提條件。”
陶峙嶽、劉孟純說笑著說:“該文件不是新疆實現轉變的前提條件,而是實現轉變後,他們對今後解決新疆問題所提的意見,何者采納,何者不采納,悉由中央決定。”同時,肯定而明確地說:“這次轉變是無條件的。”
曾震五在9月20日就動身去了蘭州,到達蘭州後,彭德懷熱情接見了曾震五。對他的到來,彭德懷表示欣喜和安慰,總是笑嗬嗬的樣子,一點都沒有司令員的大架子,仿佛完全把曾震五當成了自己人對待。
在來蘭州之前,曾震五就聽說彭德懷司令員是一個血氣方剛的人,但卻平易近人,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所有的一切都讓曾震五很感動,也讓他覺得投向人民民主陣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增強了他對進行和平起義的決心和信心,他相信每個愛國的國民黨將領都會同意這個偉大的行動。
於是,曾震五轉達了陶峙嶽對彭德懷司令員的問候,會談在很友好的氣氛中進行。彭德懷代表中共中央提出四點意見,如下:
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1949年冬必須結束西北解放戰爭,以便明年進入和平建設,新疆不能例外。
二、事實證明,過去國民黨在新疆采取所謂的和平政策既是做不到,也是不願做的。
三、國民黨軍隊、政府腐敗透頂,如無人民解放軍援助,靠自我轉變是不可能的。從實際意義上講,國民黨軍隊不是什麼轉變,而是徹底改造。因為國民黨不是某些錯誤的問題,而徹頭徹尾的反動,不徹底改變其性質是不行的。
四、國民黨在新疆的所有軍隊,必須按人民解放軍製度進行整編。
會談結束了,曾震五帶著彭德懷的四點意見和囑托,馬上趕到了迪化市,而在那裏,陶峙嶽已經焦急地等待他多時了。
和平起義的火焰仿佛就要在陶峙嶽的心中熊熊燃燒,所以他此刻顯得很激動,很想知道會談的結果怎麼樣。他想有了解放軍的大力支持,他就可以大膽地進行和平起義的行動了。
曾震五回來後,首先轉達了彭德懷司令員對他的問候和囑托,並把會談的具體內容向陶峙嶽作了全麵彙報。
聽後,陶峙嶽激動和興奮地對曾震五說:“現在,新疆和平起義已經萬事具備,隻剩下通電昭告於天下了。”
和彭德懷會談後,他們就開始和平起義的計劃了。
新疆駐軍宣布起義
在西北戰場上,隨著綏遠的解放,新疆問題到了揭蓋子的時候了。
早在1949年9月21日,各黨派代表在北平召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毛澤東在日理萬機的空隙,仍然致電張治中,希望能他繼續給新疆的陶峙嶽和包爾漢等人及河西的老部下做工作。
電文如下:
文白先生:
前次先生致陶峙嶽電,我在電尾加了幾句話,要陶與中共聯絡員鄧力群妥為接洽。鄧力群已由伊寧於15日至迪化與陶、包見了麵,談得還好。關於周、黃(指第120軍軍長周嘉斌、第91軍軍長黃祖勳)兩軍,自向甘涼肅退後,現至何地不明。已電彭德懷同誌注意與該兩軍聯絡,不采殲滅方針而取改編方針,未知能如所期否?要緊的,除由迪化派代表去蘭州談判外,周、黃自己應迅速主動派代表去前線認真談判,表示誠意。因我軍已由蘭州青海分兩路向張掖疾進,而周、黃自天水西撤後,沿途派人談判均未表示誠意,一麵談,一麵跑(大概是懼殲,圖至河西集中保全),使我前線將士有些不耐煩。(兄給周嘉斌信已送達周部,但未知周本人看到否?)現在先生如有電給周,可由鄧力群交陶峙嶽轉去。
敬問日安!
毛澤東
9月21日
9月22日,張治中接到毛澤東的電報後,立即發電報給陶峙嶽和包爾漢,囑咐陶峙嶽立即派人與彭德懷副總司令接洽宣布起義。
張治中要求陶峙嶽以自己的名義電示在河西的周嘉斌、黃祖勳兩軍接受陶峙嶽的命令,直接派人與解放軍前線將領接洽,以表示自己的誠意。
電文如下:
迪化陶副長官峙嶽兄並轉包主席爾漢兄:
九月十七日兩電均悉。兄等態度正確,措置適當,至為欣慰。毛主席閱電亦表嘉許。但不悉馬、葉、羅等已否離迪?又兄與黃、周兩軍已否取得聯絡?即盼治名義電渠兩人接受兄之命令,並徑派人與解放軍前線將領接洽,表示誠意,此時殊不應再有所猶豫顧慮,自股伊成也。
又:兄能即派員與彭德懷司令員秉承毛主席指示再走赴迪問題。各情盼隨時電告。
張治中
接到張治中的電報後,陶峙嶽一麵電示周、黃兩部接受命令,一麵緊鑼密鼓地進行和平起義的最後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國防部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第八補給區司令曾震五,代表陶峙嶽,赴蘭州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見麵,就和平起義的具體事項進行商談。
曾震五到蘭州商談回來後,按著中共中央的囑托和意見,陶峙嶽等國民黨愛國將領,就和平起義的最後事項進行商定。
大部分將領都表示讚同和平起義的決定。
在曆史的關頭,在民族利益和個人利益麵前,他們毅然選擇了前者,也許正是他們的這種轉變,才給曆史留下了美好的一麵,不管是新疆人民還是新中國都會感謝他們所做出的貢獻。最後陶峙嶽代表大家草擬了起義電文。
9月25日,陶峙嶽即將擬好的起義電文交梁客潯設法發給中共中央。
但此時,新疆各地駐軍的通信都已中斷,一時難以找到電台,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梁客潯找到新疆電信局局長王叔章,要他一定要把這份電報發出去!
於是,王叔章連夜守在發報機旁,反複呼叫,終於尋到了張家口解放軍的某部電台。
因該電報是發給毛澤東、朱德的起義通電,該部電台欣然接收,並立即轉發到北平。
國民黨新疆駐軍於9月25日宣布起義,由陶峙嶽總司令領銜,各師旅長連名給毛澤東主席和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來電,表示和廣州政府斷絕關係,接受和平改編命令。
起義通電如下:
毛主席、朱總司令、彭副總司令,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並請轉人民解放軍各野戰軍司令員、副司令員、政委,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大會諸代表鈞鑒:
我駐新將士三四年來秉承張治中將軍之領導,擁護對內和平對外親蘇之政策。自張將軍離開西北,關內局勢改觀。而張將軍複備致邊陲,責以革命大義,囑全軍將士迅速轉向人民民主陣營,是對國家有所貢獻。
峙嶽等分屬軍人,苟有利於國家人民,對個人之毀譽榮辱,早置度外。現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大會正舉行集會,舉國人民所殷切期望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誕生,新中國已步入和平建設之光明大道。
新疆為中國之一行省,駐新部隊為國家戍邊之武力,對國家獨立、自由、繁榮、昌盛之前途,自必致其熱烈之期望,深願為人民革命事業之徹底完成,盡其應盡之努力。峙嶽等謹率全軍將士鄭重宣布:自即日起,與廣州政府斷絕關係,竭誠接受毛主席之八項和平聲明與國內和平協定,全軍駐守原防,維持地方秩序,聽候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及人民解放軍總部之命令。謹此電聞,敬候指示。
新疆省警備總司令陶峙嶽,副總司令兼整編四十二師師長趙錫光,整編騎一師師長韓有文,整編七十八師師長莫我若,旅長鍾祖蔭、李祖唐、田子梅、韓榮福、郭全梁、朱鳴剛、羅汝正、劉掄才、楊廷英、馬平林同叩。
九月二十五日
通電宣告後,在新疆各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受到了各族人民的肯定和高度讚揚,同時也讓國民黨頑固勢力極為惶恐,更讓世界為之震驚。
那些受苦受難的新疆老百姓熱切盼望著新疆的真正解放,他們相信曆史總會向好的一麵發展,對新中國的未來一片憧憬。
9月26日,新疆省政府委員舉行緊急會議,包爾漢也決定與國民黨政府斷絕一切關係。
通告如下:
我們深刻了解,新疆人民的唯一的願望,是在統一獨立自由民主祖國的扶助之下,才能完成富強康樂的新新疆的建設,更進而為全國和平建設貢獻其力量。現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大會已經召開,一個統一獨立自由民主的新民主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就在目前。全國人民,都為這有史以來偉大工程的奠基而歡欣鼓舞。新疆全省人民,對於新中國的誕生,尤其感覺興奮。我們現在代表新疆省政府和全省各族同胞鄭重宣布:自即日起,和廣州反動政府斷絕關係,竭誠接受毛主席的八項和平聲明和國內和平協定,並將省政府改組為新疆省臨時人民政府。暫時維持全省政務,聽候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同時邀請留在伊寧的省委們回到迪化,共同合作。深信本省在中國共產黨和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之下,必能迅速地走上光明燦爛的和平建設大道。
新疆駐軍和新疆政府宣布和平起義後,到了9月28日,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致電嘉勉陶峙嶽、包爾漢,對他們做出的偉大抉擇和行動表示由衷的欣慰和讚美,同時,在電文中對他們今後的工作還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很好的建議。
電文如下:
陶峙嶽將軍及所屬部隊將士們、包爾漢主席及所屬政府工作人員們:
你們9月25日及26日的通電收到了。我們認為你們的立場是正確的,你們聲明脫離廣州反動殘餘政府,歸向人民民主陣營,接受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領導,聽候中央人民政府及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處置。此種態度符合全國人民願望,我們極為欣慰。希望你們團結軍政人員,維持民族團結和地方秩序,並和現在準備出關的人民解放軍合作,廢除舊製度,實行新製度,為建立新新疆而奮鬥!
毛澤東、朱德
1949年9月28日
在那些日子裏,410萬新疆各族人民互相轉告著國民黨軍和平起義的好消息,每個人的心裏都是那麼興奮,他們仿佛在慶祝一個重大的節日。
這是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大事!而當你走在美麗省會迪化的大街小巷時,你會發現,每一個人的臉上都蕩漾著微笑,而且不斷會有熱烈的歡呼聲在你的耳邊響起。
為了使新疆早日獲得解放,更為了迎接解放軍兄弟的到來,新疆各族人民做著積極的準備工作,到處籌措糧草物資。
在這個時候,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也向西北人民解放軍發出了命令:“盡快進軍新疆,早日完成保衛和建設西北邊疆的光榮使命!”
至此,新疆和平解放遂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