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解放軍開創新天地(1 / 3)

六、解放軍開創新天地

朱德召開座談會奠基兵團事業

1949年12月20日,遵照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的命令,“三區”民族軍正式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軍,下轄第十三師、十四師兩師,共計1.4萬人。軍部駐伊寧,軍長列斯肯、政治委員頓星雲、副軍長馬爾果夫、副政治委員曹達諾夫、參謀長尼古拉也夫、政治部主任李惲和。

第十三師駐南疆,師長伊敏諾夫、政治委員馬洪山;第十四師駐北疆,師長依不拉音拜、政治委員胡政。

五軍轄兩個步兵師和兩個獨立騎兵團。

在特克斯騎兵一團的基礎上擴建為步兵第十三師,下轄三個步兵團;

在民族軍中線部隊及軍直的基礎上,組建了步兵第十四師,下轄三個步兵團;

以阿山騎兵團及塔城騎四團之一部為基礎組建獨立騎兵第一團;

以沙灣騎兵團為基礎組建獨立騎兵第二團。

為了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第一兵團先後從第二軍、第六軍抽調出一批優秀的政治工作幹部到第五軍的軍、師、團中負責政治工作,建立各級黨組織和政治委員製度。

這些調到第五軍做政治工作的漢族幹部,克服各種困難,排除各種幹擾,加強了第五軍黨政工作和思想工作,為促進第五軍的建設,做出了很大的成績。

第五軍各部隊通過思想教育和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的基礎知識的學習,政治覺悟提高很快,一些指戰員陸續被吸收加入中國共產黨。

到1951年,基層連隊已普遍建立了黨支部。第五軍在黨的直接領導和關懷下,進入了一個新的建設階段。

第五軍成立後,黨中央、毛主席對第五軍的廣大指戰員十分關注。

1950年國慶典禮,專門邀請第五軍組織一個參觀團,參加國慶1周年大典。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親切接見了第五軍代表團的全體成員。

之後,朱德總司令親自召集第五軍代表團成員開了一個座談會,聽取彙報,並對第五軍建設做了重要指示。

對“三區”民族軍隊的改變和改造,統一了解放軍在新疆地區的軍事領導權,而且更大的方麵是增加了解放軍在新疆的兵源,加強了新疆兵團的力量。

彭德懷、王震領導起義部隊整編

1949年10月8日,在和平起義之後,彭德懷在酒泉會見陶峙嶽。

朱德與陶峙嶽具體商定了按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規定,國民黨軍隊要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的統率下,實行統一指揮、統一製度、統一編製、統一紀律,並按此原則改編國民黨起義部隊。

10月9日,王震在第二軍黨委擴大會上做題為《關於西北形勢、解放新疆的鬥爭特點與任務》的報告。王震在報告當中,對如何進行改造起義部隊的工作做了重地要闡述。

王震說,國民黨軍隊要轉變為人民解放軍,必須經過艱苦的思想教育,走群眾路線,采取民主方法的思想鬥爭。進行革命政治工作,不但要團結士兵,而且要改造大部分軍官。

12月20日,陶峙嶽發表《為整編部隊告起義將士書》。陶峙嶽要求全體起義官兵,要依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實行整編,並指出:部隊實行合理編並;人事做公正合理的調整;政治工作製度要確實建立;勞動生產要盡量做好。

1949年12月13日,彭德懷司令員在迪化第一兵團師以上幹部和起義部隊高級將領會議上,強調人民解放軍要繼續發揮“三個隊”(即戰鬥隊、生產隊、工作隊)作用,搞好穩定社會秩序、建立各級地方政權和改造起義部隊的工作。彭德懷還指示,由第一兵團抽調幹部到起義部隊擔任各級政治領導。

根據彭德懷司令員的重要指示,由解放軍第二軍第四師負責起義部隊騎兵第八師,第五師負責起義部隊第二十七師,第六師負責起義部隊第二十五師;

第六軍第十六師負責起義部隊第二十六師,第十七師負責起義部隊騎兵第七師。

12月7日,根據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國民黨新疆警備總司令部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

20日,新疆軍區發布第二十二兵團團政治處以上幹部任命。同一天,新疆軍區司令部向西北軍區呈報第二十二兵團改編情況的報告。豎日,新疆起義部隊整編完畢,舉行了成立大會,受到了新疆人民群眾的稱讚。

第二十二兵團下轄第九軍、騎兵第七師、騎兵第八師。第九軍轄步兵第二十五師、第二十六師、第二十七師。

兵團司令部駐迪化,司令員陶峙嶽、政治委員王震(兼)、副司令員趙錫光、副政治委員饒正錫、參謀長陶晉初、政治部主任李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