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鎮壓匪亂

貴州猖狂的土匪

貴州各地獲得解放之後,國民黨在貴州的統治雖然已經土崩瓦解,但當地的匪亂卻十分嚴重,貴州局勢依然嚴峻,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當貴州各族人民為獲得解放而歡欣鼓舞、努力恢複生產重建家園的時候,潛伏各地的國民黨軍隊的殘餘勢力與封建勢力、土匪、惡霸相勾結,組織發動了以顛覆人民政權為目的的土匪大暴亂,妄圖把新生的人民政權扼殺在搖籃之中。

貴州匪患持續的時間特別長,在大西南剿匪過程中,顯得最激烈也最漫長,引起了中共中央和西南局分區的高度關注。這些土匪非常猖狂,他們逆曆史潮流而動,對解放軍進行頑固抵抗和擾亂。

貴州土匪如此猖狂,是由於多方麵原因造成的,有如下一些方麵的原因:

一方麵是因為解放軍向前挺進速度比較快,未來得及站穩腳跟,就繼續向西南的其他地區進軍,沒有完全控製好局麵。

新政府對貴州的封建勢力、封建秩序和國民黨的反動保甲製度還未來得及觸動,廣大鄉村仍被其所統治,大量的封建迷信組織(如哥老會及其他會道門等)和民間槍支仍為其所掌握。

二是在西南作戰中,一些封建勢力的代表人物,乘新政權還沒有站穩,進行招兵買馬,擴充兵力,為了自己的封建利益進行頑固抵抗。

三是由於貴州山高穀深,地形複雜,交通不便,文化落後,地區貧富懸殊等因素,也給土匪的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貴州匪亂的猖獗與大量的國民黨特務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很多國民黨特務都是土匪的骨幹成員。這些土匪的後台多為封建地主,他們依靠封建關係,招兵買馬,提供槍支,以叛軍慣匪為打手,他們欺壓百姓,強買強賣,並聚眾鬧事。在土匪成分中,地主、惡霸、軍閥、政客、特務、慣匪幾乎占十分之九。

貴州的土匪有如下一些人:

自稱“貴州人民反共自救軍總司令”的曹紹華、與台灣用電報保持聯係的大特務相家華、匪“黔東南綏靖區總司令”謝世欽、匪“黔東北總指揮”史肇周、匪“第十四兵團司令官”蔡世康、匪“反共救國軍第八兵團司令”羅湘培、匪“貴州人民反共自衛救國軍第二副司令”車開榮、石殲縣的兩大封建勢力代表並稱“西吳”、“東吳”的吳登仁、吳河清……

這些土匪惡霸大多和國民黨勢力勾結在一起,成為國民黨反動統治、封建主義、法西斯主義的反動代表。可見,造成匪亂猖狂的局麵和國民黨的縱容有著很大關係,而且,國民黨還直接策劃了貴州匪亂。

早在1949年1月,國民黨貴州省政府主席穀正倫和貴州保安副司令韓文煥就秘密到南京接受反動任務,蔣介石妄圖把貴州當成抗拒共產黨的最後一塊根據地。

在蔣介石的指示下,穀、韓等匪幫和中統、軍統等特務機關勾結一起,共同策動土匪暴亂。他們對貴州當地土匪進行“反共”思想的“教育”。

穀、韓匪幫更是加強了對土匪的軍事訓練,並大量招兵買馬,從人力上為其開展所謂的“遊擊戰爭”和長期幹擾解放軍做準備。

穀、韓匪幫還開辦土匪訓練班,把貴州地主惡霸、軍閥政客、土匪特務、幫會組織中的反動分子都大量收羅、組織起來,試圖把他們培養成“反共中堅”,作為和新中國政權對抗的力量。

新生人民政權麵臨考驗

在貴州藏匿著大量的土匪和反動武裝,但當時西進大軍來勢凶猛,他們有些膽怯,並沒有太大的舉動。一些舊時的封建地主因為不太了解共產黨和解放軍的政策,也在暗中觀察和等待。

貴州解放後,表麵上看比較安定,那些土匪惡霸顯得很安靜,貴州各地人民群眾都在慶祝勝利。

可是好景不長,解放軍繼續向西挺進後,隻留小部分兵力在貴州,其餘大部有的入川作戰,有的進入雲南。當時有少數部隊在貴州負責城市接管和地方治安工作,除城市之外,廣大農村並沒有軍事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