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的腦子是何等機敏!他一聽是校長讓胡靖安返校並傳達旨意的,便立即想到,那麼胡氏一定是蔣校長的人了。
胡靖安,字茂全,江西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二期,為人心狠手辣,又好出風頭。北伐初期,在總司令部任職。後奉蔣介石之命,在上海組織密查組,專門搜集各方情報。這是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前身。
戴笠來到胡靖安手下,開始沒有任何軍職,每天隻是自動去搜集情報,以晚生身份向胡靖安遞送,被戲稱為“編外情報員”。這段時間戴笠搜集的情報,因為不了解高層意圖,也沒活動經費和職業情報特務的經驗及眼光,情報來源麵很窄,大都是憑自己過去流浪的一段功底,搜集一些社會花邊新聞之類,毫不起眼,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有時偶爾打聽到一些較有價值的情報資料,經過胡靖安一轉遞,往往又成了胡靖安的功績。戴笠此時人微言輕,寄於胡靖安籬下,當然不會去跟胡靖安爭功。相反,他為了感激和報答胡靖安的收留,取得胡的信任,還經常跑到胡家,給胡抱孩子,做一些雜事,以取悅於胡。後來戴笠回憶說,這是他一生最窩火的時期。
當時,同與胡靖安在蔣介石身邊負責情報工作的另一個老牌特務蔡勁軍,也是黃埔二期畢業生,胡是江西贛北靖安人,蔡是廣東海南萬寧人,兩人都受到蔣的寵信,並以侍從參謀和副官的身份搜集情報,向蔣呈遞。戴笠當時半途脫離黃埔軍校,按規定應作為自動放棄軍校學籍處理,經胡靖安疏通,學籍雖得以保留,但還沒有取得六期畢業生的資格,因之每每見了蔡勁軍、胡靖安,猶如見了頂頭上司畢恭畢敬,謹言慎語。蔡見戴態度謙卑有禮,工作勤懇,人亦機警敏捷,精明能幹,也就常常給予關照。當然,蔡、胡也都從來沒有防範戴有朝一日會爬到他們頭上,成為他們的頂頭上司。
戴笠跟胡靖安掛上鉤後,除對連隊中的共產黨員暗中監視、及時彙報外,還認真地學習了戴季陶的那本反共小冊子。他對書中所宣揚的“共產主義不適合中國國情”,共產黨“害了空想病”,是一群“無政府主義的信徒”,以及反對國共合作,反對工農進行階級鬥爭,把共產黨視為“癌腫”等觀點,均能接受,而且覺得言之有理。
一天清晨,起床號像往常一樣劃破寂靜的晨霧,入伍生們像往常一樣迅速、緊張地用不到五分鍾的時間起床,整理內務,跑步到操場集合。灰蒙蒙的晨霧中,連長的臉崩得像塊鐵板。他目光犀利地掃了一眼整齊排列的學員,聲音低沉而冷峻地宣布:“共產黨陰謀暴動,在東莞成立了軍事委員會。現奉校長命令,進行清黨。凡共產黨員者,向前三步!”
操場上頓時死一般寂靜。大多數入伍生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搞蒙了。大家大眼瞪小眼地麵麵相覷,戴笠卻毫無表情。
“是共產黨員的站出來!”連長又一次命令。這時,隊列裏陸陸續續地走出了幾個早已暴露了的共產黨員。連長看了看這幾人,又掏出一張名單,點了十來個人的名字,讓他們也站出來。這些人大都是平日表現較活躍,與那幾個共產黨員關係密切的人。好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會點到他們,但戴笠心裏清楚,這都是自己平日向胡靖安彙報時提到過的一些人。他們有的確實是與共產黨員打得火熱,而有的隻是看過共產黨辦的《向導》、《中國青年》等雜誌。後來,這些青年都被帶走了,有的關進了監獄,有的被集中囚禁到了珠江中流停泊的兩艘輪船上。戴笠對他自己的第一次告密,開始還有些不安,但很快在胡靖安等人的影響下,漸漸釋然了。不久,胡靖安被蔣介石任命為入伍生部的政治部主任,並取得了軍校清黨委員會的權力。他利用職權胡作非為,凡是他平日看不慣的入伍生,就捏造莫須有的“共黨嫌疑”的罪名,把人押起來,搞得學校烏煙瘴氣。
此時,第六期入伍生第一期訓練期滿,調回到校本部進行考試。考試及格者方能繼續分科學習。這期入伍生最初共招了4400名,到分科學習時,隻剩下了一千五百多人。那兩千多人有病退的,有開小差的,有清黨後被捕的,也有考試不及格被淘汰的。戴笠總算考試及格,得以升學。與此同時,蔣介石因考慮中原作戰需要騎兵,故電令黃埔第六期增設騎兵營,戴笠等300名體魄強壯的學員便被選入。騎兵營中的戴笠,自以為比同期學員又高了一等,加之有胡靖安等人的賞識,膽子也越來越大了。他一改以往被動、謹慎的態度,主動進取,開始發揮自己那壓抑已久的演說才能,大談對局勢的看法,大談清黨的必要性,大談國共兩黨破裂的必然性,其理論依據不外乎是戴季陶的那一套。他的這些演講,倒也吸引了部分同學,更得到了清黨後被國民黨右派把持的校黨部的讚賞,不久就被推選為騎兵營的黨部執行委員。這項任命雖說無足輕重,但在戴笠的心目中,這是他實現夢想的一個階梯。
麵對如此複雜的政治形勢,蔣決定加強情報工作,隨時掌握新桂係、各方反蔣勢力的動向以及嫡係部隊各級將官的忠誠情況。在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成立密查組,派侍從副官胡靖安為組長,經胡推薦,戴笠、許忠五、成希超、東方白等為該組成員。該組任務主要是調查異己分子的活動,以加強蔣氏對嫡係第一軍及雜牌部隊的控製。表麵上以調查各級部隊的軍容風紀情況作掩護。這是蔣介石成立最早的一個準特務組織。
密查組成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戴笠很快顯示出他這方麵的特殊才能,脫穎而出。他的情報不但來得多,而且來得快,視野開闊,質量較高。戴笠搜集得最多的還是各方麵的反蔣言論和黃埔失業同學的牢騷。
當時,戴笠最大的苦惱,是由於地位不高,人微言輕,辛辛苦苦搜集到情報,卻不能及時送到蔣介石手中。以戴笠一個上尉聯絡參謀或少校副官的身份,不用說難以麵見蔣,就是蔣的官邸或辦公室也往往進不去。蔣身邊數十名侍從參謀或副官,大都是黃埔一、二、三期的老大哥,軍職也比戴高得多,每見到戴笠這個六期未畢業的打流人員,頗有些不屑一顧的神態。
不但是黃埔老大哥輕視戴笠,就是蔣介石身邊的傭仆之流,如警衛、勤務、司機、廚師、娘姨等,也常給戴笠白眼。遠遠看到戴笠,第一句話就是“小癟三又來了”。聽到這些話,戴笠雖引為奇恥大辱,但為了打開通往蔣介石身邊的大門,又不得不低聲下氣去巴結他們。經常用一些小恩小惠去進行賄賂收買,從警衛、勤務兵、司機,直到門房、廚師、娘姨等,戴笠一見麵無不點頭哈腰,極力奉承,送上一點小禮品。有時他們起哄,大敲戴笠的竹杠,戴笠常常被搞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口袋裏邊吃晚飯的銅子也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