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桂林耍龍燈(3 / 3)

陸老帥既如此說,商會領袖當然不好勉強,於是,便定於農曆三月初三日晚大耍龍燈。陸裕光便和韓彩鳳一道視察防務,督率部下,日夜不停地挖掘戰壕掩體,構築城防工事。韓彩鳳道:“少帥,桂林一帶並無敵人,鄧瑞征是我的弟兄,今已率部離去,何必大張旗鼓備戰,讓市民們看見掃了耍燈的興致。”

陸裕光道:“孫子雲:‘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這年頭,父子兄弟的話尚不可盲信,更何況鄧瑞征之流的話,據我觀之,鄧瑞征對老帥顯得過分殷勤,他是沈鴻英手下紅人,恐不懷好意。”

韓彩鳳搖首道:“少帥過慮了,鄧瑞征既是我的兄弟,飲過血酒,他的一番好意,少帥休得誤會了。”

陸裕光因韓彩風是陸榮廷早年部將,且年歲長於己,為人一向忠厚,作戰勇猛,也不好當麵給他難堪,隻是說道:“有備無患。”

韓彩鳳也知陸裕光謹慎細心,此次護衛老帥到桂,責任重大,加強防備,本是理所之至,也不再多說。經過3日準備,桂林四門,皆設重兵把守,城上城下都築了工事,城外的老人山、牯牛山、象鼻山街道上都派兵守衛。陸裕光又派出大批便衣偵察,深入到桂林四周鄉下,日夜探聽消息,回報之人均稱,鄧瑞征已到平樂,桂林外圍連一個沈兵的影子都沒有。經過這一番準備,陸榮廷認為桂林防備已萬無一失,遂在3日後晚上按時耍龍燈了。

卻說這桂林的龍燈,不但飲譽廣西,便是在湖南、廣東也遐邇聞名。太平時節,每逢正月十五夜的前數天,廣西各地、桂林近縣前來觀燈的人便絡繹不絕,更有遠至湖南、粵西北一帶的人,不惜乘船跋涉,赴桂觀燈。近年時值兩廣戰亂,湖南也不安寧,外省之人當然不敢冒險前來觀燈。但此番有陸老帥來桂坐鎮,表示與民同樂,因此消息傳開,四方來桂林觀燈之人,倒比太平年月更為增多。那些臨近桂林的縣份和離城稍遠的四鄉百姓,更是爭先恐後,早幾天就到桂林覓店住下,準備一飽眼福。一時間,桂林旅店人滿為患,有人竟在街前空地上搭起臨時棚子過夜。

這天入夜,桂林街道,張燈結彩,戶戶人家門前,都懸掛花樣各異的燈籠。那些燈籠用木條、竹篾或金屬製作框架,糊以紗絹,有紅慶燈、彩紗燈等等。紅慶燈呈大紅色,配有金色流蘇,美觀大方。顯示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的升平景象。彩紗燈是在不同顏色的燈籠上,以彩筆勾畫出花鳥、山水、蟲魚,再配上金色的雲朵和美麗多彩的流蘇。更多的人家,則是把燈籠做成一條色彩斑斕的鯉魚,一隻戲水的大蝦,有的做成一朵豔麗荷花,有的做成一個胖娃娃,有的做成一隻紅冠大公雞……各色各樣,應有盡有。真是五彩繽紛,蔚為大觀,熱鬧非凡。賽燈會則設於皇城之內。這桂林皇城,頗有來曆,乃是明代靖江王的內城,後來成為南明永曆帝的都城,因此桂林百姓,常以“王城”或“皇城”呼之。兩年前,孫中山大總統曾設北伐大本營於此,運籌帷幄,揮兵北伐。可惜陳炯明在廣州陰謀叛亂,迫使孫中山中止北伐,搬兵回粵。今夜龍燈盛會,皇城內外,更是不同尋常。那四個莊嚴的城門上,都一字兒掛著四隻特大的描金大紅宮燈、顯得雍容典雅。四周城牆上,又都掛著一排四角和六角形的宮燈,這些宮燈品種繁多,有花籃、龍鳳、菱角、雞心、扇麵等。圖案多為“吉祥如意”、“福壽延年”。皇城內的燈籠,真如眾星捧月,賽燈會的大台上,另掛12隻巨型宮燈,裏邊都燃著棒棰般粗的燦燦紅燭。參加賽燈會的各種龍燈,都按先後次序,前來賽台前燃蠟,然後,炮仗齊鳴,鼓樂之聲喧天動地,所有老龍、鼓蓮、牌燈、故事、滾龍、舞獅、高蹺、龍亭、香亭等等,便魚貫舞出皇城的正陽門外,那充當先導的頭行牌報鼓聲,頓時響徹大街小巷。觀燈之人,聞聽報鼓聲聲,扶老攜幼,夾道聚觀,長街十裏,金吾不禁,萬人空巷,盛況空前。便是那銀須冉冉的老者,也不得不歎道:“一生中也沒看過幾回這般熱情的龍燈哩!”

老帥陸榮廷本是個龍燈迷,雖年逾花甲,但精神矍鑠,體魄健旺。他今夜一身青衣短打,足蹬靴子,腰紮武功帶,耍著一條老龍的龍頭,威風凜凜地出現在正陽門下。那龍頭皆是上等紗絹紮製,兩隻龍角衝天而立,兩隻龍眼,放著異彩,龍口大張,口內兩排巨牙,喉嚨處燃著能上下旋轉的八根明晃晃的大紅蠟燭,顏下黃須飄飄。陸榮廷一出現在正陽門下,那頭行牌報鼓擂得更加起勁,打鼓之人還一個勁地高呼:“老帥耍大龍出來啦!老帥耍大龍出來啦!”

多少人觀看過桂林的龍燈,但卻沒有多少人能夠親眼看到作為兩廣最高統治者的陸榮廷親自參加耍龍燈。一時間,人山人海,萬頭攢動,歡呼聲、鑼鼓聲、炮仗聲彙成的聲浪震動九霄。桂林耍龍燈的習俗,好事者們最喜歡用成串成串的炮仗襲擊舞龍者,尤其是耍大龍龍頭的人,更是首當其衝。不管你是誰,尊者也罷,卑者也罷,隻要你舉著龍燈耍了起來,那密密麻麻響得不分點的炮仗便沒完沒了地向你襲來,濃烈的火藥硝煙便將你裹了起來,耍龍者的技巧、體力、膽略一齊經受著最嚴峻的考驗,他又是在血火之中闖過來的人,槍林彈雨尚且不使他眨眼,這龍燈中的硝煙火藥,怎在話下。今晚他親自出場耍龍,雖是興之所至,但更重要的乃是出於收攬人心,讓這繁華都市的百姓親自看看他陸榮廷如何愛民,能與民同樂,而又雄心過人,體魄超人。這是一種恩威並重的表演,它將使人感到,要收拾廣西殘局,重建兩廣政權更是非陸莫屬!硝煙遍地,鑼聲、鼓聲、炮仗聲、喝彩聲震天撼地。陸榮廷感到熱血沸騰,他像每次率隊衝鋒拚搏一般,精神抖擻地發出“嗨”地一聲吆喝,兩條腿拉成弓箭步,跟著一前一後,一左一右,一招一式地把那威武龐大的龍頭舞得活龍活現。耍這條老龍的,全是陸榮廷的一班精壯衛士,他們見老帥一聲吆喝,也跟著“嗨”的一聲,隨著陸榮廷的招式起舞。長街之中,竟然變成怒海狂濤,凶龍搗海,電閃雷鳴,巨龍升天,海浪排空,蛟龍戲水……

正當城內的燈最熱鬧到極點的時候,城外驟然響起密集的槍炮聲,鄧瑞征指揮部隊已撲向桂林的四座城門。原來,為了迷惑陸榮廷、陸裕光和韓彩鳳等人,鄧瑞征讓出桂林城後,便假裝擴張回平樂、八步,一路之上,大搖大擺,或造飯,或宿營,皆向百姓說要回平樂、八步去。走了兩天之後,鄧瑞征突然將部隊拉進深山,日夜兼程返回桂林,天黑不久,所部便進逼將軍橋,鄧瑞征將攻城指揮部設於將軍橋的赤土堡。沈軍突然出現在桂林四門外,陸裕光聞報先是一驚,轉而便鎮靜下來,因為已有準備,即著人通報陸榮廷和韓彩鳳,請韓彩鳳在城內維持秩序,他則登城指揮反擊。沈軍來勢凶猛,加上地形熟悉,鄧瑞征又率督戰隊親臨城下督戰,攻勢淩厲。東門的沈軍,偷渡漓水,攻占象鼻山,直臨城下,竟架起雲梯爬城。陸裕光親臨東門,帶著衛隊,和守城軍士用密集火力,射擊爬城的沈軍,那些剛爬到半城的沈軍,皆被紛紛擊倒,無一個生還。

再說城內此時正是龍燈熱鬧非凡之時,無論是老帥陸榮廷還是一般市民百姓,誰也不會想到沈軍突然襲來,加上無休無止瘋狂炸響的炮仗聲和令人興奮如狂的鑼鼓聲,人們對於城外正在進行的激烈交火,竟充耳不聞。及待陸榮廷得報,鄧瑞征的部隊已將桂林四下包圍,正在猛烈發起攻城時,陸榮廷鎮靜如常,隻是對陸裕光派來的人說道:“告訴裕光,我在這裏耍龍,叫他在城上和鄧瑞征也好好耍一耍吧!”

那些觀燈的百姓,大約也有些感到異常,正在驚慌騷動之際,卻看見老帥陸榮廷從容鎮定地仍在耍龍,便以為太平無事,興致盎然地繼續觀賞龍燈。突然間,城內槍聲大作,有人高呼大叫:“不好了,沈軍打進桂林城啦!”

原來,在城內鳴槍呼叫的乃是鄧瑞征事前留下來的便衣隊,鄧瑞征令其潛伏城內,待到龍燈遊行之夜,聽到城外槍響,便在城內騷擾,製造混亂,裏應外合。他們這一開槍呼叫不打緊,對於觀燈的百姓直如頭上炸響晴天霹靂,霎時之間,大街小巷,亂成一片,人流奔湧,不分東西南北,互相衝撞,互相踐踏,慘叫聲、呼救聲、咒罵聲替代了剛才響著的鑼鼓炮仗聲。在呼號哭喊聲中,又夾雜著跑步聲、槍炮聲、馬蹄聲、喝叱聲。混亂之中,裝飾華美的各色龍燈被踐踏拋棄了,城中一片漆黑,母親在撕心裂肺地呼喚失散的兒女,被踏倒踩傷的人倒在街頭呻吟。那些四鄉進城觀燈的人則彷徨歧路無所歸宿,在大街小巷中流竄。匪徒們則趁機搶劫財物,殺人越貨,縱火燒房……

城上城下,陸、沈兩軍正在殘酷戰鬥,拚命撕殺。傾刻間,便把一座繁華秀麗的桂林城,弄成一個地獄般的恐怖世界!多少年後,當人們談起甲子年桂林的龍燈時,餘悸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