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力挽狂瀾(3 / 3)

麵對嚴重的形勢,剛結束與沈鴻英作戰的李宗仁非常冷靜。他認為,滇軍雖眾,但滇、桂、黔3省邊區,多屬崇山峻嶺,道路崎嶇,數萬大軍俱發並進,是不可能的。三路軍中,第二路軍龍雲部首先入桂,並在李部有計劃地退出南寧時,占領了南寧,但後繼之軍不到,龍部反成了孤軍。這樣,李宗仁等可以從容部署作戰計劃,各個擊破來犯的滇軍。

龍雲占領南寧後,前鋒於3月底又越過昆侖關,占領高田,進逼賓陽,企圖消滅伍廷部。龍雲部駐紮昆侖關,守攻自如,十分有利。李宗仁強烈意識到,對龍雲一戰,關係重大,隻能勝不能敗,勝了是給唐繼堯一個下馬威,使他不敢輕易前進,敗了則滇軍蜂擁入桂,桂軍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於是,他與白崇禧、黃紹竑反複討論戰略戰術,作了細致周密的安排。

5月16日,李宗仁命部隊向昆侖關進攻。為了保證昆侖關一戰的勝利,開始李宗仁便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將帥臨陣,士兵精神百倍,作戰時奮不顧身。但昆侖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眾莫入之勢。李宗仁指揮部隊,血戰一晝夜,損兵折將,不能奏效。這時,李宗仁發現負責左翼進攻的範石生部還未參加戰鬥,於是,他從陣地調兩個縱隊向左翼延伸,改打滇軍。全軍將士拚力衝殺,龍部不能支持,死傷二千餘人,終於攻下了號稱天險的昆侖關。但李宗仁毫不放鬆,命令部隊跟蹤追擊,龍雲軍複於八塘憑險頑抗。李宗仁率部隊與滇軍奮戰一晝夜,再度擊破八塘的防守。八塘一破,李宗仁以破竹之勢,相繼攻下七塘、五塘,龍雲部躲進南寧。

南寧城牆堅實,李宗仁部沒有重炮,一時難以攻克,李遂下令先將南寧圍個水泄不通,打算以斷糧斷水來逼迫龍雲就範。正值此時,範石生方乘著四人綠呢大轎跚跚而至。原來他的部隊個個是“煙腔”,行動太慢。範部到達不久,黃紹竑部也自梧州趕到南寧。李宗仁正為良好的形勢有些得意時,忽接柳州告急電,唐繼堯的滇軍第一路由貴州入廣西,已兵臨柳州城下。柳州是南寧的第一道門戶,柳州一失,則立呈唇亡齒寒之勢;南寧被困之敵不但可減輕壓力,而李部還將處於被滇軍前後夾擊殲滅的危險。這是一個不堪設想的後果。形勢的驟變,反使李宗仁頭腦冷靜,他立即調兵遣將,重新布置,將圍城之責交給範石生,自己率大隊人馬星夜趕往柳州增援。精明的龍雲,見李宗仁調大隊人馬撤圍,知軍情有變,判斷唐繼堯軍已進入廣西,認為有機可乘。於是他懸重賞組織敢死隊,打算出城突擊,創造奇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下子有千餘人報名參加。龍雲見敢死隊士氣高昂,當晚便實行突圍。圍城的範石生軍措手不及,被龍部衝得七零八落,暈頭轉向,倉皇後退幾十裏。

剛出南寧城不遠的李宗仁聞訊,速調俞作柏領兵折回救援,給敢死隊以重創,嚇得滇軍蜷縮在城內,不敢輕舉妄動。為徹底消滅龍軍,李宗仁決定在八塘紮營,一麵指揮圍困南寧戰事,一麵策劃援柳部署。李宗仁為吸引龍軍出城野戰,將圍城的東北萬部隊撤去,惑他出甕。無奈龍雲上次吃了虧,學起乖來,幹脆閉守不出,一則等待唐繼堯的增援,二則蓄力以收內外夾擊之效。其實此時柳州的戰事已十分激烈,唐繼堯軍步步逼近,柳州守將李石愚在前線陣亡,形勢岌岌可危,幸黃紹竑、白崇禧率部分別從梧州、桂林趕往柳州前線,血戰了一日,打死打傷滇軍二千餘人,才使柳州得以解救。柳州一役,唐繼堯主力受到致命打擊,膽戰心寒,率餘部退至慶遠。李宗仁接到白崇禧的捷報,興奮異常,命大部追擊,唐部潰不成軍,於6月退回雲南。

為使南寧城龍雲部早日投降,李宗仁將唐部俘虜數百人送入南寧城,告知滇軍在柳州的慘敗。龍雲不信,李又命將俘虜中的兩名旅長送入城中,龍雲才相信。此時,南寧城也已糧絕彈盡,且疫病流行,龍雲知道繼續孤守,意味著滅亡,於1925年7月7日夜間,渡河向左江逃竄。李宗仁派俞作柏率部追擊。隻因俞行動遲緩,耽擱時日,讓龍雲突然逃回雲南。

經過討沈拒唐兩次險惡的戰役,李宗仁以少擊眾,全殲沈鴻英部,挫敗唐繼堯東進之師,終於1925年7月統一了廣西。還在7月1日,廣州大元師府正式改組為國民政府時,廣西遂納入國民政府的領導之下。因李宗仁統一廣西有功,受到政府的讚賞,並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被選為候補中央監察委員。

按廣東政府的要求,廣西的軍、政、財、教等諸方麵在李宗仁的積極整頓下,走上了軌道,與陸榮廷統治廣西時相比,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氣象,為廣州國民政府早日北伐提供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