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縣城頭槍聲響(3 / 3)

八連僅存的14位勇土打退了敵人一次次反撲。國民黨軍守城最高指揮官、津浦路護路司令部中將副司令張績武命令軍官教導隊組織了兩次反衝鋒,也奈何不了死釘在城頭上的進攻部隊。城裏城外,擺滿了密密麻麻的屍體,一片片熱血在月光下悠悠閃亮,吱吱地滲入這塊分外旱燥、貧瘠的土地。

宿縣之敵已成崩潰之勢。

任何高超的謀略有了這樣勇猛的將士才能夠付諸實施,顯示出它的英明正確。

前天,張績武還向蔣介石表示,南徐州城堅池深,共軍已迭次受挫,南徐州可確保無慮。這會兒,他在解放軍的攻擊下亂了方寸,將指揮部移到天主教堂,向東關連射數發燃燒彈,企圖以火牆阻擊解放軍的攻勢。東關一千四百餘間民房頓時付之一炬,一片呼兒喚母的哭喊聲隨著濃煙烈火飄向夜空……

三縱的指揮部緊隨衝擊部隊進入城內。

劉昌毅發現前方敵人的一道工事有些異常,子彈一打過去就騰起一團白煙。劉昌毅仔細一看,笑了,命令給敵人一炮。

一炮炸開,頓時滿天塵霧,敵人又咳又喘,連喊:“別打了!別打了!”

原來那是個麵粉倉庫。

一大群敵人從倉庫裏湧出來投降,兩手輪換舉著,拚命擦去被麵粉嗆出的鼻涕眼淚,似從殯儀館出來的傷心之客。帽沿全部拉到後腦勺上,好像專門進行過投降訓練,動作十分規範。劉昌毅掩住口,直想笑。

最後走出來的是張績武,他的臉上抹了許多黑灰。

劉昌毅在轉戰大別山時窮怕了,打下宿縣後,見倉庫內存放著使他大開眼界的彈藥、糧食、武器和軍需用品,一時急得抓耳撓腮,不知如何發落這多得叫他眼花燎亂的萬貫家財。

張績武指揮部的電台仍與南京保持著聯絡,而宿縣城的戰況還未來得及報告。南京在問:“你們那裏怎麼樣?”

劉昌毅覺得好笑。

“你們那裏怎麼樣?請回答!”

劉昌毅靈機一動,拉來一國民黨軍指揮官回話:“就說,宿縣在我手中。”

南京又問:“你們有何困難?”

劉昌毅的眼睛一轉,催:“就說,快,還要空投物資!”

南京認真地問:“到底要什麼物資?”

“就說,什麼都要,我們都缺哩!什麼都要!吃的穿的用的,什麼都要!”

整整一個上午,國民黨的運輸機一批一批飛臨宿縣上空,辛辛苦苦地投下劉昌毅需要卻沒交待清楚的物資,連醫院用的口罩也一捆一捆的。

1948年11月16日,宿縣城裏的槍聲剛剛沉寂下來,一道從西柏坡發出的重要電文就來到了硝煙滾滾的淮海戰場。中央軍委鑒於淮海戰役規模日趨擴大,南線戰略決戰的態勢已經形成,為統籌一切,決定成立淮海戰役總前委,統一指揮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作戰,統一領導戰區支前工作和後勤保障。

從此,淮海戰場上有了一個堅強的核心,它像一顆怦怦跳動的心髒,帶動著戰爭巨人的四肢、軀幹和所有器官,在勝利之途上踏出一串串新的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