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雲煙縹緲天子求仙 粉黛連翩學士承寵(3 / 3)

憲宗皇帝每日與五位美人周旋著,心中十分得意,早把那班修道之士,丟在腦後。便是憲宗自己,也從不打坐修道了。終日縱情酒色,荒棄朝事。從來色欲最大,這位憲宗皇帝,自從開了這色字的戒以後,在宋氏姊妹五人以外,便常常挑選後宮美女臨幸,一時寵愛的妃嬪甚多,共有二十餘人。有立為貴嬪的,有立為昭容的,都出落得美麗輕盈;在數年之中,各宮眷共生皇子二十人,公主三十二人。內中最得寵的宮眷,除宋氏姊妹五人以外,有紀美人和郭貴妃。紀美人生子最長,名寧,當時丞相李絳,奏請立儲,憲宗便立寧為皇太子。

郭貴妃原是郭子儀的孫女,她的父親名曖,母親便是升平公主,與憲宗皇帝原是中表兄妹,以母家豪貴入宮,便立為貴妃。郭貴妃生一子一女,子名恒,後亦立為太子,女稱岐陽公主;公主生性,十分賢淑,憲宗甚是溺愛,曆命各宰相揀選朝中各公卿子弟,如有才貌清秀的,便招為駙馬。隻因憲宗鍾愛公主甚深,選婿也甚是詳慎,雖有宰相薦舉了十餘個官家子弟,送進宮去,由憲宗召見,但都不能合適。足足選了一年,最後選到太子司議郎杜悰。果然才貌清秀,憲宗十分合意,又送入內宮,令郭貴妃與岐陽公主傳見。那岐陽公主見了杜驚這副秀美的麵貌,不禁盈盈一笑;又見杜悰彬彬有禮,郭貴妃也大喜,便把岐陽公主下嫁與杜悰為妻。

這杜悰的祖父,便是杜佑;因祖父有功勳於國家,便世襲太子司議郎官職,到成婚的一日,憲宗皇帝親禦麟德殿,送公主下嫁。由西朝堂出發,再由憲宗禦延喜門,送公主登輿,大賜賓從金錢,在昌化裏建立府第,鑿龍首池為恩沼。杜氏原是世代貴族,今又尚公主,遇此大典,自然竭力鋪張,服用十分豪華。但公主生性謙抑,並不自恃尊貴,下嫁至杜家,毫無驕傲的舉動。孝奉舅姑,敬事尊長。杜家老少長幼不下數百人,公主一一以禮接待。成婚才數日,便和杜悰說道:“皇上所賜奴仆,恐未肯從命,倘有忤逆,轉難駕馭,不如奏請納還宮中,另買貧家子女,較為易製。”杜悰依了公主的話,從此閨房靜好,不聞喧噪。第二年,杜悰升任殿中少監,駙馬都尉,又外放為澧州刺史!公主隨駙馬赴任所,隻帶仆從十餘人,奴婢皆令乘驢,不準食肉。沿路州縣供張,概不領受。杜悰自持亦十分廉潔,不敢有驕侈之色。數日後,杜悰母抱病,公主晝夜侍奉,親嚐湯藥;杜母終至不起,公主泣哭盡哀。總計公主在杜家二十餘年,無一事不循法度;府中上下,人人稱揚。這原是郭貴妃平日能以禮教養兒女的好處。

郭貴妃生了這一位賢德的公主,又生了一位遂王恒,長得品貌端正,性情溫厚。當時原已立有太子名寧的,是宮中紀美人所生的,長子初封鄧王,元和四年,是由李絳奏請,立為皇太子。但憲宗皇帝甚是寵愛遂王,遂王是第三皇子,又是郭貴妃所生;郭貴妃是郭子儀的孫女,又是升平公主所生。在一班妃嬪中,再也沒有比她高貴的了。便是憲宗皇帝,也另眼相看,因此頗招妃嬪們的妒忌,大家在憲宗皇帝跟前,說了許多郭貴妃的不是,說她仗著母家的勢力,在宮中攬權植黨。恰巧皇太子寧又死了,憲宗便立遂王恒為太子。從來說的母以子貴,宮中一班妃嬪,見郭貴妃的兒子立為太子,深怕皇帝冊立郭貴妃為皇後,大家便齊心去傾軋郭貴妃。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