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談的第一點,是關於事業管理方麵。接著要談到的第二點,是關於職業修養方麵。這第二點的主要內容是:尋常所謂職業修養,往往隻注意於一般職員的修養(這當然是需要的),而忽略了負責人(即各級負責人,經理部科主任等)的修養;其次,尋常所謂職業修養,往往隻注意於消極的,接受的方麵,而忽略了積極的,創造的方麵。在事業的管理方麵,我們主張大家都要來參加管理(說明詳見上節);同樣地,在職業修養方麵,我們也主張大家都要注意修養。一般職員固然要誠懇,謙虛,和藹;負責人也要誠懇,謙虛,和藹;一般職員固然要時時在用心學習,時時在進步中前進;負責人也要時時在用心學習,時時在進步中前進。事業的發展是靠全體同事的共同努力,職業修養的增強是發展事業的發動力,這發動力不是隻是要從某一局部發出,是要從全部分同事發出來的。如果負責人任用私人,包庇私黨,培植私人勢力,而對於一般同事卻要求全責備,在事實上將適得其反!如果負責人態度傲慢,頤指氣使,不知道重視幹部,愛護幹部,而對於一般同事卻要求全責備,在事實上也將適得其反!我們不應該注意到偏麵的職業修養;我們應該注意到“全麵”的職業修養。我原想替這本書取名“負責人與工作者的職業修養”,意思也在要指出這個要點。

其次,事業的發展要靠人才,職業修養便是造就人才的源泉,但是尋常所謂職業修養往往隻注意到消極的,接受的方麵,而忽略了積極的,創造的方麵。其實事業上最需要的是有創造力的人才。你說什麼,他能照你所說的做去,做得很好,這固然已經是一種很大的幫助,但是有的同事能補充你的不足,能做出比你期望的更好,那是更大的幫助。你提出原則,他能很細密地替你定出很切實而具體的方案;你提出困難的問題,他能很靈敏地替你想出切實而具體的解決的辦法;這都須具有創造力才能辦得到,都不是僅僅奉行故事,不動天君,所能辦到的。這樣的積極的,創造的能力,必須從工作的實踐中學習出來的,培養出來的;服務者必須注意這樣的職業修養,負責人必須提倡鼓勵這樣的職業修養。

我在上麵曾經說過,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不能截然分離的,是彼此間有著密切的聯係。其實我們主張事業的管理應該由全體同人來參加,在參加中的工作與學習,也是職業修養中最重要的部分。“事非經過不知難”。愈有參加事業管理的機會,在實踐中愈能得到鍛煉的機會,也就是愈能鍛煉出領導的人才來,鍛煉領導的人才,不也是職業修養中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嗎?從另一方麵看,在工作實踐中能注意培養積極的,創造的能力,造成有力量的健全的分子,對於民主化的管理,當然也能有更大的貢獻:這兩方麵是有著互相影響的作用,都值得我們的注意。

我們無論參加任何事業,都離不開管理;我們要在事業上能有更大的貢獻,也都離不開職業修養。本書願以十五年來的小小經驗,貢獻給努力事業與努力進步的朋友們。

韜奮記於重慶

廿九,四,廿,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