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抗戰建國的這個偉大的時代,必須加強民主以徹底動員廣大民眾來參加抗戰建國的偉業,這是沒有人能夠否認的了,而且就三民主義的共和國說,也應該向著為全體人民(少數的漢奸當然除外)謀福利的民主政治加緊努力。所以中山先生曾說:“今日我們主張民權,是要把政權放在人民掌握之中,……中國自革命以後,成立民權政體,凡事都是應該由人民作主的,所以現在的政治又可叫做民主政治。”(見《民權主義》第五講)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更本此意旨,作進一步的解釋:“國民黨之民權主義,於間接民權之外,複行直接民權:即為國民者,不但有選舉權,且兼有創製、複決、罷免諸權也。……近世各國,所謂民權製度,往往為資產階級所專有,適成為壓迫平民之工具。若國民黨之民權主義,則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者所得而私有也。”國民參政會議長蔣介石先生在該會第三屆大會的閉幕詞中,對中國的民主政治也有幾句很重要的話:“總理倡導三民主義,其民權主義的最終目的,就是民主政治。一國人民如果不能關切他們自身的幸福,管理他們自己共同的事務,就是說,如果人民不能積極參加政治的話,他們就不能造成強固的國家,所以世界上最有力最鞏固的政治,一定是建築在民意之上,一定以人民之利害為利害,人民的視聽為視聽。總理的民權理想,是造成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家,古今中外,理無二致。”中國政治的途徑既然是“要把政權放在人民掌握之中”,既然是“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者所得而私有”,既然要“一國人民”“關切他們自身的幸福,管理他們自己共同的事務”,那末我們中國所應加緊努力的民主,應該是大眾的民主而不是少數的民主,是很顯明的應有的傾向。關於這一點,蘇聯的民主有很豐富的內容供我們的借鏡。
為抗戰,為建國,民主政治既然是我們應走的道路,全國同胞今後所應共同努力的是對於民主內容的正確認識,對於阻礙民主開展的種種因素努力掃除,對於民主的推進加緊奮鬥。我懷著這種種的熱烈的希望,很誠懇地把這書的譯本貢獻給全國的同胞。
韜奮記於全民抗戰社
二十八,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