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另一方麵,在香港辦報,卻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香港地理位置偏於南部,新聞采訪,和報紙推廣發行,有種種不便。由香港到中國北部中部,寄遞報紙,不但時間遲緩,而且船期並無一定。在香港出版的報紙,有時要相隔七八天,方寄到上海。在內地讀者不易看到本報,更不必說了。因此本報在香港創刊以後,屢次接到各地讀者來信,都要求本報遷移上海出版。因為上海是中國新聞事業的中心,非在上海出版,不能和全國相呼應。此外,根據這兩月的辦報經驗,覺得要辦好一個理想的報紙,非有大規模的物質設備不可。因此就不得不招募巨額資本。我們以前預算的資本總額十萬元是斷然不夠的。根據這些經驗和讀者的要求,我們重新加以考慮,方才決定將本報遷移上海,擴充範圍,增加資本總額為二百萬元,一麵進行募股,一麵呈請登記,籌備出版。但本報創辦不久,內部工作人員不夠。要在上海籌備大規模的日報,則在香港編輯發行,必難以兼顧。因此我們乃決定從八月一日起停止在香港發行,等在上海籌備好了以後,繼續出版。在籌備時期內,原有的《星期增刊》,改為《生活日報周刊》,仍暫在香港發行。這是我和朋友們創辦《生活日報》的第二個階段。
今天以後,我們要從第二個階段走入第三個階段。在這第三個階段內,我們相信我們原定的計劃,也許可以得到更進一步的具體實現。至少在上海創辦《生活日報》,編輯內容一定可以大加改善。新聞采訪,印刷技術,以及發行推銷上許多困難,可以完全克服。不過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要達到這最後近於理想的階段,這中間自然還必須經過無數難關。例如呈請內政部及中央黨部登記,是否能夠得到準許,我們現在不知道。不過我已經說過:“雖千磨萬折,曆盡艱辛,還是要盡我心力,和全國大眾,向著抗敵救亡的大目標,繼續邁進。”我們本著這樣的精神,是不會不得到最後勝利的。就是關於本報在上海出版登記這件事,隻要當局明瞭,我們是完全站在人民大眾立場說話的,我想最後我們也一定得到政府的出版準許。
至於本報移到上海以後,如何改良內容,如何推廣銷數,以及一切發展計劃,現正在研究中,將來當在《生活日報周刊》上隨時發表。現在不妨摘要奉告一切同情本報的讀者。
第一,我們希望《生活日報》成為真正“人民的報紙”。所謂“人民的報紙”當然不是倚靠大老板出錢的報紙,也不是有黨派背景的報紙。我們要做到真正的民治民有民享。什麼叫民治?言論要完全作人民的喉舌,新聞要完全作人民的耳目。乃至我們日報的資金來源,會計收支,內部組織,推廣方式,也必須做到絕對的民治。我們日報的股東姓名和認股數目要在報紙上公開發表(股東自己不願披露真姓名的,作為例外)。我們日報每天的印數銷數,也要在報紙上公開發表。什麼叫民有?我們要設法使大多數的中國人,都做《生活日報》的股東。我們希望四萬五千萬同胞都把《生活日報》看作大家的公物。希望投資本報的人要非常廣泛,甚至隻出得起一個銅子,或一角錢的,也可以投資。關於大眾的投資,我們已想好一個適當的辦法,等我們詳細的計劃好後,再行披露。什麼叫民享?就是《生活日報》要使大多數的人民,都能夠享用。因此本報的售價,要定得非常低廉,盡可能使一切識字的同胞都可以定閱一份。本報的內容要完全適合大眾的需要,而不是專供少數人的鑒賞。
第二,本報的言論,必須反應全國各界人士的要求和意見,而不是站在一黨一派的立場來說話。本報可以容納各種不同甚至相反的主張,但是不能一步離開抗敵救亡的大目標。至於本報的新聞,在法律所許可的範圍內當力求迅速而正確。此外本報主要任務之一,是提高大眾文化。所以本報以後要竭力注意學術版(就是一般所謂“附刊”或“報屁股”),盡量設法介紹各種新思想新知識,以提高大眾的文化水準。
第三,本報的文字要力求大眾化,要盡可能用口語文來寫論文和新聞。現在完全用口頭文的報紙還沒有,我們要來首先作一個榜樣。我們要注意最落後的大眾。使一切初識字半通文的婦女們,孩子們,工友們,農夫們,都能看懂《生活日報》,才算達到了我們的目的。
第四,本報的形式,即不主張摹仿大報紙,而主張用中型紙或小型紙,這樣不僅攜帶,裝訂,保存,檢閱,都非常便利,而且可以撙節紙張的耗費(我們應該知道現在我國還不能供給我們所需要的報紙,一切印報的紙,都是舶來品啊!)減低報紙的售價,節省讀報的時間。此外編製方麵,打算力求統一化,係統化,以避免淩亂蕪雜的毛病。
第五,在廣告的登載及選擇上,《生活日報》也要顯出它的特色。報紙上麵登載廣告,不應該專為了報紙的營業收入,而應該同時顧到多數讀者的利益。有些廣告是含有欺騙性質的,有些廣告提倡迷信,或傷風敗俗,報紙為了廣告費的收入,加以登載,在法律和道德上,都要負重大責任。本報既然是代表民眾利益的報紙,所以對於廣告的刊登,要有他嚴格限製。凡是騙人害人的廣告,一概拒絕不登。換句話說,本報對於所登載的廣告,也和言論新聞一樣,是要向讀者負責的。
第六,我們要使《生活日報》,成為全國銷行的報紙,使中國人所到的地方,不論窮鄉僻壤,天邊海角,都看得到《生活日報》。中國是有四萬萬五千萬人民的大國。但是中國出版的日報,銷數最多的,也還不過十餘萬,還比不上歐美日本的地方報紙。這也是中國的國恥。我們隻希望有一百個中國人,看一份《生活日報》,那也就得有四五百萬份的銷數,誠然,因為中國人民大眾,教育不普及,購買力極低的緣故,許多人不能看報紙,許多人能看報紙,而買不起報紙。但是《生活日報》卻要竭力衝破這些難關,而深入到最廣大的群眾。
最後本報的目的和任務,在於促進民族解放,推廣大眾文化,而在現階段內,尤當以全力促成全國團結抗敵救亡的實現。無論遇何種困難,受何種壓迫,本報此種的目的和任務,決不有所變更。現在特在這裏重行申明。
不過我和朋友們斷不妄想在極短時期內,做到上麵這些辦報的計劃。因為在目前的中國,辦一個好日報,有許多客觀上不易克服的困難,我們隻有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做去,做到一分算一分,不消極,不灰心,最後總有一天會達到我們的大目標。而且說到最後,一個大報紙,斷不是少數人所能辦得成。一個真正“人民的報紙”,尤其需要人民大眾合力來幫助。隻要人民大眾,都讚成本報的主張,同情本報的態度,以集體的力量扶持本報,任何客觀上的困難,沒有不能克服的。因此對於一切本報的愛讀者,對於一切同情本報的人士,對於一切希望中國有一個理想報紙的人士,以及對於一切愛國的同胞們,我提出下麵的請求:
(一)把《生活日報》當作大家的公物看待,用一切可能的力量來扶持它。
(二)有錢的踴躍投資,沒有錢的出一塊錢,一角錢,一個銅子,或者不出錢都可以。關於入股的詳細辦法,我們以後再發表。
(三)聯絡各地的讀者和同情者,傳播本報的目的任務和言論主張。
(四)識字的同胞們,盡經濟可能購閱本報,並且把本報的內容,講解給不識字的同胞們聽。
(五)隨時賜給本報以批評指導。
此外關於本報的一切消息和發展計劃,隨時在《生活日報周刊》上發表,請大家注意。
敬祝本報的讀者和朋友們為民族解放前途共同奮鬥!